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41063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七章后现代主义地理学伴随六十年代初西方社会后工业阶段的来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思潮以其对现代主义理性的“反叛”( Revolt )和“承续”(Continuity)从众多理论对立与兼容中迅速崛起,引发了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神学等诸领域的持续论争,后现代主义理论已已对人文地理学产生影响,尤其对学科内部各种对峙的理论、观点的反思与重新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一、后现代主义地理学渊源后现代主义这一名词首先被系统地用于20世纪 60年代中期的建筑学领域。建筑师以此来定义一种与现代主义截然不同的新建筑风格与时代,突出表现为: 以大众艺术替代个人理念,以繁复多样的视觉美

2、感取代简朴单一的功能要求。但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根源由来,理论界观点不一。 文艺美学家从文学作品中追溯后现代主义词源。哲学家将后现代主义视为后现代知识状态的集中体现,根本特征在于对“元叙事”(Metanarratives)的怀疑与否定(利奥塔尔, 1979) 。社会学家认为后现代主义随后工业社会来临而兴起,是社会形态在文化领域的反映(贝尔,1973) 。而在激进主义者看来,后现代主义则是晚期资本主义即多国化资本主义的特征,表现为现代主义深度模式与历史意识的消逝(杰姆逊,1986)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等) 的产物, 它孕育于现代主

3、义母体之中,在二战之后与之分离,至20世纪 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式出现,表现出与精英文化彻底决裂的禀赋,70-80 年代期间真正震慑了思想界并更具综合性与包容性,90年代后由欧美地区扩播到亚洲地区。后现代主义思潮发展轨迹显示了一定内在逻辑,如柯勒所说:“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特有的风格,而是旨在超越现代主义所进行的一系列尝试。在某种情境中, 这意味着复活那被现代主义摈弃的风格,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它又意味着反对客体艺术或包括你自己在内的东西。”当整个思想文化领域经历着“颠覆性转折”之时,后现代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方式具有一定特殊性,两者的相互认同始于前者对后者的研究特性之一空间要素的关注,而发展

4、于后者对前者理论观念的借用与采纳。1984年美国杜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杰姆逊(Frederic Jameson)在新左评论(New Left Review)的一篇论文中,强力肯定了社会及历史变迁中空间地位的重要性,认为在 20世纪 60年代西方后现代社会中,左右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 心理活动及文化语言的是种种的空间而非时间。在其后的讲演中,他进一步强调了“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而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这一观点。 同时更多的人文地理学者开始涉足社会科学领域,从中撷取思想精髓并运用于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1983年更有一份地理学家主持的期刊问世,即 环境与规划 (D部) : 社会与空间 (Envir

5、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 其中关于后现代主义与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探讨占据了重要地位。2 二、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在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研究中,对后现代现象(Postmodern phenomenon )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与阐释成为众多学者的首要解决问题,即后现代现象在人文地理学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后现代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又意味着什么?是对象的变更还是观念的演替?亦或具有其它涵义?这些问题根源在于对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决定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因而客观上构成了后现代主义地理学存在的哲学基础。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后现代主义地理学家迪尔教授(

6、Michael Dear)认为:后现代现象极为广泛, 特别是在文学、 艺术、 建筑设计及人的思维各方面。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有三重涵义(Dear,1986 ) :第一, 后现代主义代表一种能看得见的新风格或方式(Style )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审美观中常见的死板的形式主义,赞同新旧建筑风格的混合使用即为最佳例证;第二,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旧时代“彻底决裂”的象征,代表了一个新时代(Epoch)的来临, 但这一新时期文化的特征应积累到何种程度才能算已达到“决裂” 的地步, 目前尚无定论; 第三,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反抗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理性主义的方法,是对当代哲学思 想 体 系 的 根 本 打

7、击 。 现 代 主 义 通 过 “ 元 话 语 ” ( Metadiscourse) 或 “ 元 叙 事 ”(Metanarrative)寻求普遍真理与意义,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大理论,攻击学术界对理论霸权的忍让, 它寻求一种摆脱根源化、合法化最终意图的哲学文化。据此, 迪尔认为有关后现代城市化及规划理论值得探讨,例如洛杉矶的城市解构(deconstructing Los Angeles)就是后现代地理学产生的标志。后现代主义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文化景观与地点的营造;(2)后福特主义下的经济景观; (3)关于空间与语言的哲学理论争辩;(4)地理写作与地图学的表达方式问题;(5)后

8、现代策略、 女权主义地理学对后现代主义的不满及后殖民主义问题;(6)个体建构与自我的界定; (7)自然环境论题的再评价;等等。菲勒等当代地理学家针对遍及整个思想领域的后现代主义论争,归纳了在人文地理学中后现代主义的两种普遍认识(Cloke et al.,1991) 。一种是将后现代主义视为研究的对象(object ) ,另一种则视后现代主义为研究的态度(attitude) 。 由于后现代主义对建筑、文学及其它社会文化表现形式的理论本质的关注,一些理论家自然地将20世纪晚期社会、 经济、 政治及文化领域的这一复杂现象等同于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对于大部分的地理学家,后现代主义于地理学便意味着传统

9、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对象的简单更替,即沿用结构理论或唯物论思想方法,阐释后现代状态下急遽转变的时空组织形式。菲勒列举了后现代流行文化在后现代建筑、城市及社会的种种表征及相关研究, 但同时指出这类研究并未领会后现代主义精髓。他推崇后一种认识方式,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关于整个人类世界的一种思考方式, 其出发点之一是以谦逊、折衷的态度和实际存在的材料代替试图囊括一切的大理论传统,强调无秩序性、 非连贯性、 去中心性, 同时也强调各现象、事件、 进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因此, 后现代主义地理学面临的不是地理对象的变更,而是研究态度的转变,例如在人文地理研究中对不同性别、阶层、 种族的人群差异的重视,以及

10、他们在社会时空作用过程中不同的参与经历的认同。总之, 后现代主义地理学是以反智性、反传统与反权威的眼光对地理学的彻底审视,它无意摒弃传统地理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更无意颠覆地理学研究范式,但不可否认, 它更关注传统地理学未曾尝试的方法和不曾触及的领域,并试重构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的理念框架,这不仅体现了文化理论方法对地理学的渗透,也意味着人文地理学视野的空前拓展。3 三、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研究方法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后结构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两者就哲学思想而言并无显著差异。但后现代主义不仅延续了对现代知识的连贯性、中立性与真实性论断的批评态度,更从相反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另一种可选择话语,因而被称为从对现代性

11、的反抗(resistant)走向了彻底的反叛 (reactive)。作为后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解构主义( deconstruction)等思想伴随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转变,也自然地渗入了后现代主义领域,并影响着后现代等思想的阅读方式。 其中,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与德里达的文本解构思想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较大。在后现代主义地理学中,地理学者积极地参与了相关理论的研读评论,并将这些面向话语、文本的语言学方法广泛用于对地理对象、地理过程的阐释。(一)景观的文本解读(Landscape as T ext)剑桥大学地理学家邓肯教授(James Duncan)在后现代文化地理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尤其致力于运

12、用后结构主义文论对“景观” 这一传统地理学概念的诠释,为文化地理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邓肯等综合了文学理论家与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将“文本” 的概念延伸到整个社会层面,视文化产物与社会、经济、 政治制度为可解读的象征习惯(signifying practices) 。后现代文化地理学家将世界看成一个大文本,表现在:(1)正如话语在特定的语境中有特定的含义, 社会生活要素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具有特定意义;( 2)文本一旦形成便脱离作者意图而独立存在,同样社会行为付诸实施后也会引致不可预测的结果;(3)社会事件与书面话语同样需要连续的解释与再解释;(4)文本的内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依照对文本达成的不

13、同共识可以有不同的阐释,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社会习俗。在此基础上, 景观同样被赋予了文本的诸多特征, 如内在不确定性、 不完整性、 反权威性及多样性与不可调和的社会冲突等,对景观的描述也取决于描述者的语言与知识框架,因而文本的方法可看作景观分析的形象手法。在传统文化地理学中,景观尤其人文景观是文化的反映,但很少成为文化的建构元素,因而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局限于对人类建构实体的观察与文献研究,景观的意义往往按研究目的确定与文化的生硬关系。邓肯则立足于景观的文本建构、文本解读方法及景观如何影响调节行为等若干方面, 揭示了景观在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意识形态功用,提出景观还原的重要性。邓肯将景观的文本解读置于学科

14、内核心地位,建构了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理论的对话基础。(二)发展的话语色彩(Development as Discourse )自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现代发展理论开始成为后现代怀疑与攻击的对象。这类研究大多以后结构的权力话语理论为基础,关注西方严格正统的权力机制对第三世界的渗透影响,试图以权力话语的概念重新审视那些“代表权力中心的殖民者”的发展论调。 麻省理工学院的人类学家艾斯柯巴教授(Arturo Escobar )将发展的话语比作西方理性主义历史的最后篇章,并意识到所谓发展是由西方世界发明的话语,用以勾勒或制造第三世界的状况,实际上是西方理性主义所谓“全球解放” 的主宰意识体现。艾斯柯

15、巴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对发展话语的形成过程的考察,对发展话语进入权力知识体系的方式的描述,以此说明现代发4 展理论并非肯定是真实进步的科学知识,而是一系列虚构事实的政治策略,欲以某种规范的知识实现其权力统治,结果不会减少而只会无穷加倍世界的不发达因素。当传统发展理论出现信任危机时,艾斯柯巴以其批评理论与社会运动意识的结合,宣布了后发展理论对发展理论的替代,并影响了与发展问题相关的研究领域。20世纪 90年代这一思想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后结构主义的地理文本的范围,成为后现代发展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综上所述, 解构是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尤其对反结构主义学者,解构的方法实现了对内在结构的否

16、定,突出了个体的主观意识。但由于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简单延续,后现代主义地理学旨在运用解构方法实现一种超越现代性的重构。迪尔对当代规划理论发展的解构便是一个完整的示例, 他在对规划理论的历史阶段划分中,揭示了后现代主义规划对现实的复制特征,并以功能环境、可操作不可操作、社会控制公众参与等三重标准为基本语言,重新建构了当代规划理论的叙事体系。通过对地理学理论与实践对象的解释与再解释过程,人文地理学研究从传统的单一模式走向了开放的多元对话模式( Dear,1986 ) 。四、后现代主义地理学主要研究内容在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研究中,传统的地理空间被赋予无定形具有主观色彩、并参与了社会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内容,因而地理学研究领域得以扩展,尤其表现在社会文化理论与地域空间理论的相互交融等方面。(一)地理学 -社会文化角度从后现代社会文化理论出发,重新定义人文地理学的一些概念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主题:1、社会分异(social differentiation) 。 即关注社会群体与特殊地点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分类与不平等现象的产生原因。在此理解基础上,文化并非某种“超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