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63252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街小学心理健康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街小学 3-6 年级学生心理健康调研报告德阳市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德阳分院前 言当今社会是一个日趋开放、多样化和充满竞争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些失误,使许多心理问题都表现出了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大中学生存在的许多心理问题也常常可追溯到他们的小学时代。因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既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民族的兴衰,也关系到每一个家庭未来的幸福与和谐。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小学生心理弹性,激发与强化积极的心理动力,达到维护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都来重视的问题。1、调研设计1、调研对象:3

2、-6 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2、调研地区:德阳市旌阳区北街小学3、调研时间:2013 年 10 月 25 4、调研方法:问卷调查5、调研内容: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为调查工具。该问卷共有 24 道题,分别从小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 “自我情绪体验” 、 “生活事件评定”及交友、能力等7 个方面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耐挫力、自尊心、意志力、团队信任与合作、建设性交流 5 个基本心理素质的发展状况,为进一步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详实的供参考数据。本次调研随机发放问卷 600 份,收回问卷 512 份,有效问卷 481 份,其中三年级 134份,四年级 159 份,五年级 149 份,六年级

3、 49 份。详细结果和分析如下:2、调研结果与分析就本次参加调研的大多数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发展总体还是比较健康,但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存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一块误区。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也受社会、学校的片面人才观的影响,加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存在着“重养育轻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 “智育中心论”等错误的家教观念 。一方面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在许多事情上包办代替,养成孩子依赖性强、任性固执等个性,使之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片面追求孩子智力发展,把聪明

4、、有知识、学习成绩好作为孩子的唯一目标,学校教育沿用的应试教育模式则不但忽视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培养,还由于一味追求升学率、以分数和听话论学生好坏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基本心理素质和耐挫力表一 基本心理素质表年级 基本心理素质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强 74.63% 33.33% 27.52% 51.02%一般 23.88% 40.88% 44.30% 16.33%耐挫力弱 1.49% 25.79% 28.19% 32.65%强 73.51% 77.04% 69.13% 56.12%一般 20.90% 16.40% 19.46% 29.59%意志力弱 5.60% 6.92

5、% 11.41% 14.29%强 79.48% 59.12% 46.31% 24.49%一般 19.78% 37.74% 46.98% 63.27%自尊心弱 0.75% 3.14% 6.71% 12.24%强 84.70% 70.28% 73.15% 68.37%一般 12.78% 15.41% 11.27% 15.82%团队信任与合作弱 4.48% 14.31% 11.58% 15.82%强 74.63% 60.40% 65.44% 51.02%一般 23.88% 26.88% 18.46% 24.49%建设性交流弱 1.49% 12.72% 16.27% 24.49%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

6、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促进性格品质的优化、心理能力的强化和心理动力的激发,达到维护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问题及行为问题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素质的主动发展,顺利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耐挫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耐挫力强,则可以化解挫折带来的影响,尽力克服困难,积极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完成任务,从而增进知识和才干,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个性特征;耐挫力弱,则会消极悲观,丧失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目标,对个

7、体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个性。从表一可以看出,整体上本次调研的小学生五项基本心理素质的发展令人担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逐渐变弱的趋势,尽管其中的各个因子间不可避免的有交叉象,但其数据是非常真实的。其中耐挫力是五项基本心理素质中发展弹性最差的。从五年级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强弱两级分化。2、学习动机表二 学习动机表学习动机年 级没有知识不能生存 替老师父母学习 读书后赚大钱 朋友间好玩三年级 62.69% 2.99% 34.33% 0%四年级 71.07% 0.01% 0.28% 0.00%五年级 60.96% 0.01% 36.99% 0.01%六年级 34.69% 0.00% 63.27

8、% 2.04%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个体学习的强大动力。它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的认识及信念;学习习惯等。从事学习活动,除要有学习的需要外,还要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目标。由于学习目标指引着学习的方向,可把它称为学习的诱因。学习目标同学生的需要一起,成为学习动机的重要构成因素。5 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的高级阶段,从发展心理学理论看这个阶段的学生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比刚入学的儿童发展更加稳定,已初步逐渐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但是本次调研的结果却不容乐观。表二反映出从五年级开始,学生的学习动机

9、出现较大的转变,更多是因为赚钱、与朋友玩耍而上学,想要学习知识的比例大幅下降。如果学习以赚钱为目的,是属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受外部动机影响,会直接导致孩子出现明显的受挫体验和消极情绪。2、原因分析:本次调研结果表明,认真分析中小学生基本心理素质变化的原因刻不容缓。因为只有在明确问题背后的原因才能对这些变化进行心理指导和干预,才能有效的提高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1、社会原因:社会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不良风气也在滋长。近年来“富二代” 、 “官二代” 、 “土豪”等炫富事件比比皆是,小学生缺少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2、个体原因:小学生高年级年龄

10、一般在 1113 岁,大多数属于“青春前期”阶段,在生理和心理上急剧变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加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基本心理素质弹性容易减弱。3、家庭原因:家庭教育具有启蒙性、长期性、感染性、情感性,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不少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知识,或溺爱,或棍棒,爱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相违背,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4、教育原因:虽然我国的教育在理论上越来越提出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实践中给学校和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考核却越来越重,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也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3、建议1、社会:媒体可扩大正能量的宣传力度,树立正能量榜样。加大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

11、及与社会宣传力度,提高对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正确认识,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对心理学、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视和应用,使心理学真正早日走进人们的生活,帮助每个人健康、愉快有意义的生活下去。2、学校:在重视和加强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真正实现学生“减负” 。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给个体的快乐而非压抑和痛苦。结合现实生活启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积极性,从而达到树立正确学习观、减少学生的流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适当减少对学生的约束,充分信任学生的自律性和意志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小学高年级学生正由儿童期向青春期

12、过渡,教师的权威作用伴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正不断的下降,不适度的管教更易激起学生的自我反抗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而酿成安全事件;加强班会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班会活动中注重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尤其是合理建构金钱与人生的关系;加强和家长沟通,传达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3、家庭:转变家教观念,培养健康心理。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营造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包括言语环境、心理环境和沟通环境。传递积极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行为方式,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强调孩子责任意识提高孩子自尊心水平;有效的家校共育,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四、调查结论:1.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必须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2.促使应试教育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是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本途径。3.要注重在社区开展改善家庭教育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帮助家长改变错误的家教观念,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执笔:胡恩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