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163151 上传时间:2017-08-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测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3-2014 南京市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精确量取 15mL 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5mL 量筒 10mL 量筒 20mL 量筒 胶头滴管A、 B、 C、 D、2CO 2 气体排放过多会造成地球温度升高,引起许多生态问题。1997 年联合国各成员国就如何控制 C02 等的排放量达成一项 京都议定书 。下列措施中不利于控制 C02 摊放的是 A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提高核电在电力生产中的份额B积极开发利用氢能源,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新能源C鼓励家庭购买轿车,适当限制公共交通的发展D开展绿化国土的行动,建立绿色家园 3在氯酸钾中加入下列物质加热,既能缩短反应完

2、全的时间,又能增加氧气产量的是( )A二氧化锰 B商锰酸钾 C硫酸铜 D氧化铁4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几滴水后,观察到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碘升华成紫色蒸气,反应后生成物是碘化铝。则水的作用是 ( )A氧化作用 B提供热量 C吸收热量 D催化作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多种反应物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有多种生成物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需将滴管伸入试管内C.可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并观察反应现象D.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

3、瓶7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盐酸清除铁锈8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 )A.1 个氧化碳分子:Co B.2 个碳酸根离子:2CO 32-C.3 个亚铁离子:3Fe 3+ D.4 个氢原子:2H 29、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 2008 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 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 D.计算物质世界重量10,.有两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下列方法不能区别它们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试之 B、用澄清石灰水分别试之C、用带火星

4、的木条分别试之 D、闻气味211、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 ( )A、反应中火星四射 B、有燃烧现象发生C、有大量的热放出 D、有与铁完全不同的黑色固体生成1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煤燃烧产生的烟 汽车排放的尾气 化工厂排放的废气石油燃烧产生的气体 动植物呼吸排放的气体A. B. C. D. 13下列事物在使用过程中引发的爆炸,不一定与化学反应有关的是()A气球爆炸 B爆竹爆炸 C氢气爆炸 D油库爆炸1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蔗糖的溶解 C酒和醋的酿造 D食物的腐烂1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

5、是()A二氧化碳 食盐 B红磷 高锰酸钾 C矿泉水 液态空气 D硫粉 冰水混合物16、小王在家用无水酒精配制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 10ml,他量取 7ml 无水酒精时,仰视量筒内液面最低处,读出 7ml,量取 3ml 蒸馏水时,俯视量筒内液面最低处,读出3ml,这样配制的酒精中( )A、无水酒精取多了 B、蒸馏水取多了 C、体积一定大于 10ml D、体积一定小于10ml 17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时(1 克以下用

6、游码) ,两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左盘放 11 克砝码,游码在 0.6 克处,右盘加入食盐达到平衡,则实际称取得食盐质量是( )A 12.2 克 B 11.6 克 C 11 克 D 10.4 克19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20.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装药品;加热;检查气密性;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收集气体;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 B

7、. C. D.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正确)2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试管内壁的油脂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 B、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废液缸中C、在锥形瓶中加入石灰石时,将瓶体稍微倾斜,使块状固体轻轻滑入底部D、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称量22、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

8、下可建成溜冰场23、下列各种现象不是由分子运动造成的是( )A、能闻到酒和花的香味 B、蔗糖放入水中逐渐溶解C、储存在衣箱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以致消失 D、两种液态物质混合后体积变小24.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 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 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可能是石灰水变质C.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水槽里的水红了先熄灭酒精灯 D. 电解水得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比大于 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25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MgCl 2氯化镁 BCa +2钙离子C2H2 个氢元素 DO 22 个氧原子三,填空题26.下

9、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写出获得的化学信息。(1)_(2)_(3)_(4)_27在横线上填“分子”或“原子” (1)水和酒精混合时总体积会变小,这说明 间有间隔。 4(2)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而不能分的粒子是 (3)氢气是由许多氢 聚集而成的,而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 构成的(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 28. 某暗紫色固体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B.将 点燃的 C 放入B 中,燃烧得更剧烈,并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某银白色物质 E,在空气中一般不能燃烧,一定条件下,能在 B 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0、1)判断各物质的名称:A_,B_,C_,D_,E_;(2)写出各步变化的文字表达式:_;_;_四 ,实验题29.如下图所示,有三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集气瓶中均充满空气,燃烧匙内所盛有的物质(装置一中物质为红磷:装置二中物质为木炭;装置三中分别装有红磷和木炭)均为过量,大烧杯内盛有水.当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打 开 止 水 夹请依次描述 打 开 止 水 夹后三种装置所出现的现象及其原因:(1)装置一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原因是_;(2)装置二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原因是_;(3)装置三中所出现的现象为_.3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

11、气的化学方程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氧 气 应 从 ( 填 “a”或 “b”) 端 导 入 。F5(3)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发生装置 可选用图中_(填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_(填字母)。用化学方程式或符号表达式表示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符号表达式为:NH4Cl( 固体) + Ca(OH)2(固体) NH3+ CaCl2 + H2O如果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取(填字母) 。氨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NO 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但易与氧气反应生成 NO2,则收集 NO 应选择装置。31实验室提供如图所示的仪器:(1)仪器的名称是 ,仪器的名称是 ,请你写出仪器的一种用途 。(2)实验室欲利用上述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仪器序号) ,装配制取装置时还须补充的一种用品是 ,它可以防止 。(3)写出高锰酸钾制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实验室制氧气时,装有高锰酸钾的试管的管口应 ,否则 。排水法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否则 。氧气还可以用 法收集,因为 。 (5)检验集气瓶里的气体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 32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