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631438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1 探索勾股定理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想教学设想】 勾股定理是平面几何中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由于勾股定理能把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是数形结合的典范。它 在理论上有有重要地位,所以学好本节至关重要。本节课主要分为两大环节:一是对勾股定 理发展历史的介绍,二是引导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探索。通过介绍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对 勾股定理的研究,让学生看到数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只身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数学家共呼 吸,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同时了解中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已走在世界的前列,增强 民族自豪感,产生学好

2、数学的愿望和信心;通过探索勾股定理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 ,培 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 ,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几何合情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勾股定理的数学史,感受数学文化的辉煌,激发学习热情. 2 .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背景,并应用勾股

3、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用赵爽证法证明勾股定理 【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和推理的能力他们在小学已学习了一 些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拼接),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来解决问题的意 识和能力还不够.另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的能 力还有待加强 结合七年级学生和本节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 用-拓展巩固”的模式, 选择引导探索法。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身观察,大胆猜想,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过程。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 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

4、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媒体教学媒体】 多媒体投影、数码学习机、 数学画板软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问题情境:教室门框框的尺寸如图所示,老师现在有一块长为 3 米,宽为 2.2 米的薄木 板,能否从门框框内通过?为什么? (1)横着、竖着能否通过?(2)还可以尝试怎样过?2m1m2(3)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如何计算?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1、展示多媒体课件,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索。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勾股定理。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通过课件提出的问题引发深入的思考,全班范围内展开交流。(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二)动手操作,合作

5、探究 1. 观察图形回答下面的问题 (1)观察下图:(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中含有( )个小方格,即的面积是( )个单位面积; 你是怎样得到上面的结果?与同伴交流。图 21 图 2-2 (2)在图 22 中,正方形,中个含有多少个小方格?他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3)你能发现图 21 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 2-2 中的呢?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出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题的结论展开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得出本题的答案,小组交

6、流统一答案的情况下,去发现、 探讨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 2练习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产生于人的需要,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引出下面的环节.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蕴含勾股定理的图形,初步感受勾股定理,并不知不觉中向定理接近。3:观察图 23,并填写下表正方形 正方形 正方形面积边长图 23观察图 24,并填写下表:正方形 正方形正方形面积边长图 24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1、出示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题的结论展开讨论。2、让学生 猜测关于边长的结论,然后加以验证。3、引导学生表

7、达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 方和等于斜斜边的平方。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继续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得出本题的答案,小组交流统一答案的情况下,去 发现、探讨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三个正方形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之 间的数量关系。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以下的内容: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 a,b,斜边为 c,那么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斜边的平方。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4勾 弦股(三)数形结合,验证定理(三)数形结合,验证定理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提问:是不是所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呢。然后带领学生 运

8、用数学画板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验证的方法,然后自己自主进行若干组的验证。 操作提示: (1)作互相垂直的直线 a,b,交点为 0;分别在 a,b 上取点 A,点 B; (2)做线段 AB(c) ,OB(f),OA(d); (3)点击:测量/线段长度/点击三角形的每条边,测量三边的长; (4)点击:属性/计算/分别选择三条边作为参量/输入计算表达式,得到 c 2和 d2+ f2的 结果。 (5)任意拖动点 A 或点 B 观察直角三角形的变化,c 2与 d2+ f2的值的改变。(1)(2)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和第一个步骤相同类型的具体形象的图形,再次感知勾股

9、定理,并得出勾股定理。5(3)(4)(5)6(四)知识拓展,开阔视野(四)知识拓展,开阔视野 1、阅读材料 勾股定理是初等几何中一个基本定理,这个定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几乎所有文明 古国对此定理都有所研究 勾股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 ,在外国又称“毕达哥拉斯”定理 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着商高答周公问的一段话:“故折矩, 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意思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 3 和 4 时, 那么斜边的长等于 5” 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 ,由于勾股 定理的内容最早见于商高的话中,所以人们又把这个定理称为商高定理 毕达哥拉斯是古

10、希腊数学家,公元前五世纪人,比商高晚出生五百多年,据说当他在 公元前 550 年左右发现这个定理时,宰杀了百头牛羊以谢神的默示后来另一位希腊数学 家欧几里德在编写几何原本时,把这个定理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 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匠心独运用了许多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不论是哪种证法,它所 蕴含的思想方法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和贡献 2、图片欣赏勾股定理数形图 1955 年希腊发行 美丽的勾股树 2002 年国际数学 的一枚纪念邮票 大会会标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介绍了解历史,图形欣赏,感受数学美,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数格子得到的勾股定理,学生可能有“特例”的印象,会出现

11、“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有此性质的疑问” 。运用几何画板的作图与测量功能,既消除了学生的困惑,更加深了对定理的理解。7(五)知识检测,练习反馈(五)知识检测,练习反馈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屏幕呈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求解。题目如下: 1练一练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是 3、 4,则斜边长是_ (2) 在ABC 中C=90,AB=25,AC=7,则 BC= _ (3)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5、12,则第三边长为_ 2如图,将长为 5.41 米的梯子 AC 斜靠在一竖直墙上,梯足距离墙底端 BC 长为 2.16 米,求梯子上端 A 到墙的底边的垂直距离 AB(精确到 0.01 米).变

12、式练习:如果梯子的顶部滑下 0.4 米,梯子的底部距离墙底端距离墙底端 BCBC 长是多少米长是多少米? ?学生活动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作出答案;小组思考交流,达成共识;全班范围内展开交流。(六)思维拓展,挑战自我(六)思维拓展,挑战自我 1、介绍对勾股定理证明,激励学生对勾股定理进行探寻。 资料: 魅力无比的定理证明 勾股定理的证明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明珠,所以它充满魅力,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证明趋之若骛,其 中有著名的数学家,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甚至 有国家总统。也许是因为勾股定理既重要又简单,更容易吸引人,才使它成百次地反复被 人炒作,反复被人论证。

13、1940 年出版过一本名为毕达哥拉斯命题的勾股定理的证明专 辑,其中收集了 367 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实际上还不止于此,有资料表明,关于勾股定理 的证明方法已有 500 余种,仅我国清末数学家华蘅芳就提供了二十多种精彩的证法。这是 任何定理无法比拟的。 在这数百种证明方法中,有的十分精彩,有的十分简洁,有的因为 证明者身份的特殊而非常著名。 【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 1876 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检验所学,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促进知识目标的达成。让学生也看到勾股定理的现实运用。ABC8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

14、议员伽菲尔德。他走着走着,突然发现附近的 一个小石凳上,有两个小孩正在聚精会神地谈论着什么,时而大声争论,时而小声探讨。 由于好奇心驱使,伽菲尔德循声向两个小孩走去,想搞清楚两个小孩到底在干什么。只见 一个小男孩正俯着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一个直角三角形。于是伽菲尔德便问他们在干什 么?那个小男孩头也不抬地说:“请问先生,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3 和 4, 那么斜边长为多少呢?”伽菲尔德答道:“是 5 呀。 ”小男孩又问道:“如果两条直角边长分别 为 5 和 7,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又是多少?”伽菲尔德不假思索地回答道:“那斜边 的平方一定等于 5 的平方加上 7 的平方。 ”

15、小男孩又说:“先生,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伽菲尔德一时语塞,无法解释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伽菲尔德不再散步,立即回家,潜心探讨小男孩给他出的难题。他经过反复思 考与演算,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并给出了简洁的证明方法. 2、鼓励学生读利用面积的方法作出证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 我们已经利用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下面我们用另外的一种方 法来说明它是正确的 (1)在一张纸上画 4 个与图 26 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把他们剪下来。 (2)用这 4 个直角三角形拼一拼,摆一摆,看看能否得到一个以斜边 c 为边长的正方形 的图案。 (3)有人利用这 4 个直角三角形拼出了图 27,你能用两种方法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 吗?a ba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又可以表示为 , 同学们能利用它说明勾股定理吗?AMNC9(七)(七)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1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3 本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与学生活动:教师与学生活动:学生谈体会,教师进行补充、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学生是否能从不同方面谈感受。(八)布置作业:(八)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