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607761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a(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巧用物理学史传授物理知识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物理学史进行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以及学习物理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物理学史的教育,对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学习和掌握自然科学的方法,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可以结合典型的学说、定理、定律、概念、科学技术应用和实验操作等发展史以及科学家和其贡献等为主要内容进行教育。教育中形式要多样,可以讲故事,可以看碟片,还可以让学生到阅览室查阅有关书籍或者上网浏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新知识或课堂

2、练习都可穿插讲解,也可以作专题讲座或阶段学习有关的物理学史。但是必须要明确一点,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不能削弱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在物理学史事例的讲述中,有可能的话最好以实验和假设等环节为中心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以学习自然科学方法论为重点,这就是物理学史教育的核心,应根据这个要求选择物理学史的具体内容。 如讲到力的单位时(单位是牛顿),可以介绍牛顿的生平事迹。牛顿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2 岁失去了父亲,他一生中如痴如醉的学习工作,闹了许多笑话。他们边读书边煮鸡蛋,待揭开锅盖想吃鸡蛋时发现锅里竟是一只怀表,他见到阳光下肥皂泡薄膜呈现美丽的彩色,寻思着这是怎样的一个光学道理,于是用麦秆吹起肥皂泡来,

3、一本正经地吹着吹着,邻居颇为惋惜,叹道“一位快 50 岁的挺体面的先生,竟疯成这样子,整天在吹肥皂泡!他的一生都奉献于科学研究工作,牛顿的事迹表明,科学研究并不神秘,也不奥妙,只是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主要方法,然后再经过反反复复的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还可以促进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波兰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经过长期的实验终于从矿渣中发现了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前人所未发现的),她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把这种元素命名为钋。再比如说,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的研究上有着辉煌的成就,我们都知道,宋代的学者沈括最先发

4、现了磁偏角的存在, 梦溪笔谈中记录,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一发现比西方要早 400 多年,在实用技术上,更是举不胜举,指南针地球仪、浑天仪、船闸、石拱桥、火箭、航天飞船等,结合教材内容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古代灿烂文化,当今科技尖端,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今的科技发展水平也已跻身于世界强国,神秘的外大空,已经记录了中国人的智慧,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是一次天与地的对话,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以“嫦娥奔月”的浪漫情怀和“万户飞天”的悲壮重新书写历史的日子。1999 年 11 月 20 日凌晨 6 点 30 分, “神舟”

5、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11 月 24 日平安返回。2001 年 1 月 10 日“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在轨运行七天后成功返回地面,2002 年 3 月 25 日“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再次飞向太空,2002 年 12 月 30 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又叩天外,7 天的在轨习行后成功返回地面,连续四艘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为后来的“神舟”五号的一飞冲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 年 10 月 15 日,中国人终于登临了太空,中国人在宇宙上描刻了闪耀的国徽。我们的老祖先,我们的前辈的均已取得令人骄傲的成就,我们的未来就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好科学知识,不爱我们的祖国,不为我们

6、国家发展而奋斗呢?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现代教学论发展趋势告诉我们,教学不 单纯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科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许多人面对苹果落地熟视无睹,偏偏牛顿就提出了“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后来经过大量地实验和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曾讲过:科学家的元素组成是 C3H3。C3H3 是指清醒头脑(Clear Heacl):伶俐的双手(clever.Hancls),洁净的习惯(clean.Habit),这句话说明了科学家应具备的科学素质,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在科学发现中的探索历程是很有必要而且大有好处的。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概念、定理、定律充满了辨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物理史,阐明概念和规律的形成,使学生学会用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不仅要适应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多方面的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且要教给学生现代科技所必需的系统的物理知识,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科学不仅是人类的知识体系,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而通常的科学方法都贯穿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所以说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穿插物理学史是有必要的,有好处的,也是可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