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化验检查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606159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化验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化验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化验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化验检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 X 片,再摄大腿及骨盆部 X 片。注射造影剂后,再快速注入生理盐水,以冲洗静脉管腔,减少造影剂刺激,防止浅静脉炎发生。造影 X 线片常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或静脉主干不显影,远侧静脉有扩张,附近有丰富的侧支静脉,均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二)静脉压测量用盛满生理盐水的玻璃测量器连续针头,穿刺足或踝部(二)静脉压测量用盛满生理盐水的玻璃测量器连续针头,穿刺足或踝部浅静脉或手臂浅静脉,测得静脉压。浅静脉或手臂浅静脉,测得静脉压。其数值需与健侧静脉压对照。这种检查用于病变早期侧支血管建立之前,才有诊断价值。(三)血管无损伤性

2、检查法(三)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vascularnoninvasivetechnique)近年来对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法有很大进展,采用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较敏感,超声波检查对检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有价值。如采用上述两种检查法,诊断尚难明确,仍需作静脉造影。至今尚无一种无损伤检查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静脉造影。不断探索和完善无损伤检查法,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1.1.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1965年 Atkins 首先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125碘标记人体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

3、栓摄取、形成的放射射性,可从体表上进行扫描。这种试验操作简单,正确率高,特别是可以检出难以发现的较小静脉隐匿型血栓。因此这可作为筛选检查。它的缺点主要有:它的缺点主要有:不能发现陈旧性血栓,因为它不摄取125碘纤维蛋白原;不适用于检查骨盆邻近部位的静脉血栓,因为在这一区域,有较大动脉和血供丰富的组织,有含同位素尿液的膀胱,扫描时难以对比;不能鉴别下列疾病:纤维渗出液炎症,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新近手术切口,创伤,血肿,蜂窝组织炎,急性关节炎及原发性淋巴水肿。最近,上海中山医院同位素室和血管外科合作,采用99锝标记尿激酶,注入浅静脉,发现能被血栓摄取,所形成的放射性,可从体表上进行扫描,对诊断髂股

4、静脉血栓形成的正确率,高达90%以上。2.2.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1959年里村茂夫首先应用,其原理是当一束超声波对一个移动物质反射时,由于 Doppler 效应,它的频率随被测物体波移动速率而改变。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http:/ Wheeler 首先倡用,其原理是正常人深吸气时,能阻碍下肢静脉血回流,使小腿血容易增加;呼气时,静脉血重新回流,下肢血容量恢复常态。电阻抗体积描记法可以测出小腿容量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深呼吸时,小腿血容量无明显的相应改变。Kakkar 指出,这种检查可以正当正确地诊断较大静脉的血栓形成,但对小腿较小静脉的血栓形成,效果并不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