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弈萱-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李弈萱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86177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弈萱-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李弈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李弈萱-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李弈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李弈萱-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李弈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弈萱-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李弈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弈萱-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李弈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0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 高速发展的中国 并不能独善其身, 在一些地区、 一些领域, 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经济危机下, 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 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资料显示,一项对 200 多家知名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针对 2010 年应届生的招聘 趋势较之 2009 年有明显好转, 岗位数增加幅度预计达到 15%20%。 但我国高校毕业生 , 就业人数的基数已经非常巨大,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 严峻。二、 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具体原因

2、分析(一)国家经济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社会对毕业生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毕业生供给的增长速度,而社会对毕业生需求岗位的增长往往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尽管近年我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就业率 不升反降的现象却反常出现,究其原因,主要出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问题上。虽然 经济结构调整也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但被减少的就业岗位远大于新创造的就业岗位。(二)高等教育自身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现在的大学教育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雷同、培养模式滞后、办学定位趋同化现象严重。相当多

3、的高等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几乎趋同,并不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造成了专业设置与就业需求的错位。(三)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观念陈旧,不能正确评价 由于近年公办高校扩招,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 这种低分录取的生源质量肯定不如往年。另外,不少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只 注重成绩提高,不注重能力培养。加上不少学生学习不认真 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毕业 生整体素质下滑。尽管如此,不少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市场意识仍然缺乏,期望值尽管有 所下降,但“等、要、靠”思想尤在,自主创业意识淡薄, “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观念没有完全领会, “

4、孔雀东南飞”现象依然。加上市场本身在用人制度方面的缺陷, 大学生顺利就业更是难上加难。三、 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具体对策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四维。要缓解大 学生就业压力,也须从这四方面入手,重点推进,全面突破。(一)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并维持大学生身份认同 ,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 节。 1、观念的更新既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大学生在整个就业 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 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

5、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就业期望 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 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首先,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2、 努力提升个人能力。 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 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 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共同构成大学生能 力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而注重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亦有正面影响。(二)学校:合理定位,就业为本 学校:合理定位,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此问

6、题。 1、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 业设置的调整。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专业和课程设置 与现实经济发展相匹配。一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或专业所面临的不同就业形势。二要充分考虑专业内部课程设置的差异性。 2、 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在积极引导、 充分发展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向社会学习,实现教学、实践与课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分别设计相应的学 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选修,从而有效地突破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课外活动各 自为阵的传统格局,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当务之急。 (三)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调控 政府:政策引

7、导,政府通过政策安排全面介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由大学 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双重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政策缓冲期,则为政府政策制定提 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合理决策成为我们亟待思 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1、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按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 的改革,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利用现有的资源 优势,努力整合各类就业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2、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政府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做好大学 生毕业的就业监管工作。包括统计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公布并分析每年的大学生 就业形势。 3、了解和把握

8、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促进和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与措施,但 却缺乏有效的政策执行评估与反馈机制,因而不能对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实际效果进行客 观评价和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意义上,缩小具体政策与大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距 离,是提高政策有效性并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教师评语:教师评语:本文符合论题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全文结构安排合理,思路清晰,观点 正确,能很好的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论证的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该文在写作的过程中 查阅的资料不仅充分而且与主题结合紧密。但格式欠规范,案例论证不够深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肖明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