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47719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 任迎伟,林海芬 2010-03-30 摘 要: 由于不受专利保护且对创新差异化程度的要求不高,使得引进型管理创新超越全新型创新成为主流。然而,作为一项维系组织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否引进管理创新往往取决于核心管理者或管理者团队。为此,本文尝试探索管理者的企业家导向、经验、社会资本和知识生产、认知和能力五维度对创新决策的作用机制,并分两个决策点构建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以期揭开管理创新决策“黑箱” 。 关键词: 引进型管理,创新决策模型,决策点维度 一、引言纵观全世界企业近百年来在管理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难发现,诸如丰

2、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和卡普兰提出的平衡积分卡等风靡全球的管理思想屈指可数,而更多管理创新表现为将已有的管理实践引进新的组织或领域,属于引进型创新。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组织运行问题以实现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及持续提升组织效率与绩效,而非仅追求差异化,加之管理创新不受专利保护,使得管理创新成为主流。然而,上世纪美国学者哈默提出的业务流程再造被大范围引进中国企业后,大部分企业获得的是惨败的教训。此外,面临相似情景因素的同行业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却很少采取相同的管理创新方案。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核心管理者(团队)在管理创新引进决策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性。为此,本文尝试围绕核心管理者构建管理创新引

3、进决策模型,揭示管理者在管理创新引进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决策的内在机制,即打开管理创新决策“黑箱” ,以期为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提供一定借鉴。二、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构建根据管理创新引进决策的逻辑性,管理者首先需要确定是否进行创新以及创新的领域,然后才对具体的创新方案做出决策,因此可将决策过程分为两个决策点:决策点 1 是指对是否创新和创新领域做出决策;决策点 2 则是对创新方案做出决策,即选择具体创新事件。决策对象的不同导致两者的运作机制和所受管理者因素的影响均存在明显差异。1.决策点 1:是否创新和创新领域确定。是否创新和创新领域确定是管理者创新意愿和对问题识别两者均衡的结果。没有强烈的意愿,即

4、使发现最严重的问题,管理者也会无动于衷,反之,即便拥有强烈的创新意愿,如果无法识别问题或无法对问题的重要程度作出准确的判断,依然不可能出现创新。从管理者特质出发,创新意愿取决于管理者的企业家导向,问题识别则取决于管理者的经验。(1)企业家导向维度创新意愿管理者所具有的独特的企业家导向具体表现为管理者的创新性、风险倾向性和先动性,其中创新性是指管理者支持创造性活动的意愿;风险倾向性是指管理者把大量的资源用于高风险活动的承诺与意愿;先动性指管理者在预测市场未来的变化并提前作出反应的意愿。因此,企业家导向本质上表现为管理者的内在意愿。管理创新作为一项高风险创新性系统工程,越早创新就越可能获得更多创造

5、利润的机会,意味着管理创新与企业家导向息息相关,即企业家导向越强烈意味着管理者创新意愿也越强烈。而管理者管理创新意愿越强烈,在引进、尝试和实施过程中表现的更积极,即越容易发起创新。因此,得出命题 1。P1:企业家导向越明显,管理者创新意愿越强烈,进而越倾向于做出管理创新决策。(2)经验维度问题识别。管理者在以往实践或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有助于其及时准确地识别组织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识别实质上就是对实际绩效和潜在绩效两者差异的感知。这种感知差异可能由实际绩效问题造成,也可能是对机会和环境的预期产生偏差的结果。除了部分问题可通过企业财务报表等直观数据显示出来,大部分运作或管理问题出现的初期并没有明显

6、的症状,此时,管理者的经验在识别问题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管理者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所在,还要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前者决定了管理创新的领域,后者则直接决定是否有必要发起创新。因此,得出命题 2:P2:管理者经验越丰富,对组织内外问题识别越及时和准确,进而越倾向于做出管理创新决策且越容易确定创新领域。2.决策点 2:创新方案选择。完成决策点 1 后,管理者进入决策点 2,即对具体创新方案做出决策。相比较而言,决策点 1 是前提和基础,决策点 2 则是核心或重点。创新方案的选择取决于管理者创新知识的获取、方案与所存在问题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管理者对创新方案的主观评价,其中创新知识的获取取决于管理者的社

7、会资本和知识生产,方案与问题的匹配程度取决于管理者的能力,主观评价取决于管理者的认知。(1)社会资本和知识生产维度创新知识获取。社会资本是指管理者社会网络中包含的现实或潜在的资源以及各种关系连接的综合体。社会资本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 3 个维度: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其中结构维度表示社会网络的构成和个体间连接范式,具体包括社会网络规模、异质性、结构洞和强度等,它们均与其获取创新知识的数量质量、成本、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关系。关系维度是指将网络成员连接在一起的信仰,主要表现为相互信任。认知维度是指社会网络成员共同形成的规范、理解和认识体系,使得网络中的个体能够理解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分类处

8、理等。类似于关系信任,认知维度通过增加管理者与其他网络成员的交流频率、深度和知识共享强度影响知识源和知识可靠性。除了社会资本,另一个获取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管理者自身知识生产。知识生产不仅包含原创性新知识的创造,同时也包含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复制和传递过程而产生的知识。一般知识生产的途径包括知识创造、知识积累、知识组合和知识交换。可见,不管是社会资本还是知识生产都是管理者获取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知识数量越大、质量越高,企业获得互补性知识和其他有价值知识的机会就越大,所获得的灵感得以创新化和价值化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得出命题 3:P3:管理者拥有的社会资本和知识生产能力越强,越容易获取创

9、新知识,因而越倾向于采纳创新。(2)个人能力维度方案与问题的匹配程度。组织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独特有机体,其所获取的创新知识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组织实践,而需经历在获取创新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探究组织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创新和问题拟定具体方案的过程。亦即,组织最终实施的创新方案并不是从外界直接获取的,而是根据组织特定环境修正后重新拟定的实践或方法。探究问题根源和结合问题拟定方案是管理创新决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决定了管理创新决策的难度和复杂性。只有方案与问题高度匹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存在的问题。而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管理者对问题诊断和方案拟定的能力,属于企业家能力范畴。根据王庆喜(2007)的观点,

10、企业家能力是一个多样化概念,包括成就动机、创新学习能力、人性特征、把握机遇能力、处事能力、领导能力和操作能力 7 个维度。这里偏重处事能力维度。也就是说,问题诊断和方案拟定需要的是管理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得出命题 4:P4:个人处理问题的能力越强,越能深入且准确把握实质问题,提出与问题高度匹配的方案,因而越倾向于采纳创新。(3)认知维度主观评价。由于客观量化评价管理创新的难度较大,在决策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主观评价。主观评价的内容包括风险感知、预期效果感知及组织能力和资源感知 3个方面。而评价的基础是管理者认知。借鉴创业认知的概念(Mitchell 等,2002) ,我们认为

11、,管理创新认知就是指管理者用以评估、判断及确定价值引进和实施新管理实践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管理者如何通过简化的心智模型对管理创新的风险、预期效果和组织能力资源做出评价。创新的预期效果决定创新的价值,风险则表示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只有两者都较高时,才能激发管理者做出创新决策。事实上,管理者对管理创新风险的感知往往偏低,对预期价值的评价则偏高,根源在于管理者的认知偏差。根据 Simon 等(2000)的观点,认知偏差往往是创业、创新等现象出现的根源。其具体表现为过度自信、控制错觉和代表性法则。这些要素导致管理者对新实践过度乐观的评估与看法,提高管理者对情境有利性、正向性和可控性感知的几率,即使管理

12、者处于高度不确定的情境下仍可看到实施新管理实践中那些正向及有利的机会,进而采取行动。不管是对风险还是对预期效果的感知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基础,即管理者对组织能力和资源的总体评价。管理创新的实现离不开组织整体能力及其所拥有的资源的支持。由于组织能力和组织资源是两个复杂且难以完全量化的概念,因此,依赖于管理者根据个人认知做出总体评价或感知,此时认知偏差同样会发生作用,导致管理者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对组织能力和资源的评价偏高。总之,由于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管理者往往偏向于降低风险感知,而同时提高对预期效果和组织能力与资源的感知。因此,提高了管理者肯定创新方案的可能性,使得大部分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表现的较为

13、积极。由此得出命题 5:P5: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导致其对风险感知偏低,对预期效果和组织能力与资源感知偏高,使其更倾向于采纳创新。根据上述分析,管理者具有的五项主要特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管理创新引进决策产生影响。其中企业家导向和经验维度分别通过影响管理者的创新意愿及其对组织内外部问题的识别而最终影响决策点 1,即是否创新和创新领域确定问题。社会资本和知识生产、个人能力及认知维度则分别通过影响管理者创新知识获取、方案与问题匹配程度及对创新的主观评价而最终影响决策点 2,即创新方案或事件的选择。三、结论本文通过建构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探索决策过程中的关键决策点及其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充分展示了管理者五

14、维因素在整个决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不仅证实了管理者在决策中的核心地位,还揭开了整个决策过程的内在逻辑性。在肯定管理者的认知、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导向等主要因素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不可否认,由此造成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也是导致很多企业盲目采取管理创新行为而不得不承担严重后果的根本原因。本研究中的管理创新引进决策模型是基于文献基础上对管理者各维度因素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尽管比相关研究更为深入,但仍缺乏实证支撑。此外,在明确影响路径的基础上,模型的完整性即管理者在管理创新决策过程中是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问题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充分展示管理者的决策机制。作 者:任迎伟 林海芬 出 处:管理世界 单 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经济类别:经营管理 库 别:中经评论子库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