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45133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材料科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材料科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材料科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名词解释四、名词解释1. 间隙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和有序固溶体溶质原子不是占据溶剂晶格的正常结点位置,而是填入溶剂原子间的一些间隙中,这样得到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的顺序和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时,这种固溶体就叫有序固溶体有序固溶体。2. 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光滑界面和粗糙界面光滑界面:光滑界面:从原子尺度看,液固界面是光滑平整的,液、固两相被截然分开;在光学显微镜下,光滑界面有曲折的若干小平面组成,所以又称为小平面界面。粗糙界面:粗糙界面:从原子尺度看,液固界面高低不平,并存在这几个原子间距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液、固两相原子犬牙交错

2、地分布着。由于过渡层很薄,在光学显微镜下,这类界面是平直的,又称为非小平面界面。3. 变质处理和晶粒度变质处理和晶粒度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方法称为变质处理。晶粒度:晶粒度:晶粒的大小称为晶粒度,通常用晶粒的平均面积或平均直径来表示。4. 包析转变,熔晶转变,偏晶转变,合晶转变包析转变,熔晶转变,偏晶转变,合晶转变包析转变:包析转变:是由两个固相共同作用形成一个固相的恒温转变。熔晶转变:熔晶转变:是由一个固相恒温分解为一个液相和另一个固相的恒温转变。偏晶转

3、变:偏晶转变:是由一个液相 L1 分解为一个固相和另一成分的液相 L2 的恒温转变。合晶转变:合晶转变:是由两个成分不同的液相 L1 和 L2 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固相的恒温转变。5. 平衡凝固,非平衡凝固,正常凝固平衡凝固,非平衡凝固,正常凝固平衡凝固:平衡凝固:是指合金在极缓慢冷却条件下进行结晶的过程。 非平衡凝固:非平衡凝固:凝固过程中,液、固两相的成分偏离液、固相线,使凝固过程进行到一更低的温度才能完成,并且凝固后固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这种偏离平衡凝固条件下的结晶过程称为非平衡凝固。正常凝固:正常凝固:固溶体经正常凝固后整个锭子的质量浓度分布如下图所示(k01) ,这符合一般铸锭中浓度的分

4、布,因此称为正常凝固。图 正常凝固后溶质浓度在铸锭内的分布6. 铁素体,奥氏体,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铁素体,奥氏体,莱氏体,珠光体,渗碳体铁素体:铁素体:碳溶于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常用符号 F 或 表示。奥氏体:奥氏体:碳溶于 -Fe 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为面心立方结构,常用符号 A 或 表示。莱氏体:莱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共晶混合物称为莱氏体。珠光体: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渗碳体:渗碳体:铁和碳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晶格的间隙化合物。渗碳体具有很高的硬度,但塑性很差,延伸率接近于零。在钢中以片状存在或网络状存在于晶界。在莱氏体中为连续的基体,有时呈

5、鱼骨状。7滑移和孪生,滑移系和滑移带滑移和孪生,滑移系和滑移带滑移:滑移:晶体的塑性变形是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某些晶面和晶向发生滑动的结果,这种变形方式叫滑移。孪生:孪生:是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一定的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做均匀地切变的过程称为孪生。滑移系: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滑移带:滑移带:对单晶体试样进行拉伸时,当试样经适量的塑性变形后,在金相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在抛光的试样表面上出现许多相互平行的滑移线,相互靠近的一组滑移线就构成了一个滑移带。8. 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加工硬化:金属材料随着冷塑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逐渐升高,塑

6、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冷作硬化。9. 交滑移和多滑移交滑移和多滑移交滑移:交滑移:是指两个或多个滑移面共同沿着一个滑移方向的滑移。交滑移的实质是螺位错在不改变滑移方向的情况下,从一个滑移面滑到交线处,转到另一个滑移面的过程。多滑移:多滑移:由于变形时晶体转动的结果,有两组以上滑移面同时转到有利位向,使滑移可能在两个以上的滑移面上同时或交替地进行,形成 “多滑移”。10. 临界分切应力和取向因子临界分切应力和取向因子临界分切应力:临界分切应力:晶体中使滑移系开动的最小分切应力,数值大小取决于金属的晶体结构、纯度、加工状态、试验温度与加载速度,当条件一定时,各种晶体的临界分切应力各有

7、定值,而与外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方式无关。取向因子:取向因子:称为取向因子,或称施密特因子(Schmid) ,取向因子coscos越大,则分切应力越大。 11. 回复和再结晶回复和再结晶回复:回复:为了消除金属的加工硬化现象,将变形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以使其组织和性能发生变化。在加热温度较低时,原子的活动能力不大,这时金属的晶粒大小和形状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在晶内发生点缺陷的消失以及位错的迁移等变化,因此,这时金属的强度、硬度和塑性等机械性能变化不大,而只是使内应力及电阻率等性能显著降低。此阶段为回复阶段。再结晶:再结晶: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也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

8、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 12. 原子扩散,反应扩散,上坡扩散,下坡扩散,自扩散,互扩散原子扩散,反应扩散,上坡扩散,下坡扩散,自扩散,互扩散下坡扩散:下坡扩散:是指沿着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的扩散,即由高浓度向方向低浓度扩散,使浓度趋于均匀化。上坡扩散上坡扩散:是指沿着浓度升高的方向进行的扩散,即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扩散,使浓度发生两级分化。反反应应扩扩散散:通过扩散使固溶体的溶质组元浓度超过固溶体极限而形成新相的过程称为反应扩散或相变扩散。原子扩散:原子扩散:在扩散过程中基体晶格始终不变,没有新相产生,这种扩散称为原子扩散。自扩散:自扩散:自扩散就是不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它与浓度梯度无关。自扩散只发生在纯金属和均匀固溶体中。互扩散:互扩散:互扩散是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它与异类原子的浓度差有关。在扩散过程中,异类原子相对扩散,互相渗透,所以又称为“异扩散”或“化学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