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44638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指南针筹码实战技法成本理论成本转换原理 一轮行情发展都是由成本转换开始的,又因成本转换而结束。什么是成本转换呢?形象地说, 成本转换就是筹码搬家,是指持仓筹码由一个价位向另一个价位搬运的过程;它不仅仅是股价 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持仓筹码数量的转换。股票的走势在表象上体现了股价的变化,而其内在的本质却体现了持仓成本的转换。要理解这 一点,就必须对一轮行情进行过程分析。可以说,一轮行情的跌宕起伏是与庄家的行为密不可分的。庄家行为最本质的体现是对做庄股 票持仓成本的控制。如同商品交易,从低价位买进,在高价位卖出,才会产生利润。庄家的行 为与商品交易有相同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类似;它比商品交易的低买高卖

2、有着更加丰富的内 涵,它是庄家行为和市场行为的高度体现。一轮行情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吸筹阶段、拉升阶段和派发阶段。吸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低位大量买进股票。吸筹是否充分,庄家持仓量的多少对其做盘有着 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一、持仓量决定了其利润量;筹码越多,利润实现量越大;其二、持仓量 决定了其控盘程度;吸筹筹码越多,市场筹码越少,庄家对股票的控制能力越强。同时,在吸 筹阶段也常伴随着洗盘过程,迫使上一轮行情高位套牢者不断地割肉出局,庄家才能在低位吸 筹承接。其实,庄家吸筹的过程就是一个筹码换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庄家为买方,股民为卖方。 只有在低位充分完成了筹码换手,吸筹阶段才会结束,发动上攻行

3、情的条件才趋于成熟。庄家 的吸筹区域就是其持有股票的成本区域。拉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股价脱离庄家吸筹成本区,打开利润空间。在此过程中,庄家用部分 筹码打压做盘,同时又承接抛压筹码,但其大部分筹码仍按兵不动地留在了吸筹区域,等待高 位卖出。在拉升过程中,部分股民纷纷追涨,同时部分股民获利回吐;对于做庄技巧较好的庄 家,如有大势的配合,庄家只需点上一把火,拉升工作主要由股民自行完成的;其间,庄家主 要利用控盘能力调控拉升节奏。在拉升阶段,成交异常活跃,筹码加速转手,各价位的成本分 布大小不一。派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卖出持仓筹码,实现做庄利润。股价经拉升脱离成本区达到庄家的赢利 区域,庄家高位出货的可

4、能性不断增大;随着高位换手的充分,拉升前的低位筹码被上移至高 位。而当低位筹码搬家工作完成之时,庄家出货工作也宣告完成;一轮下跌行情了随之降临。在一轮行情的流程中要充分重视二个概念:低位充分换手和高位充分换手。低位充分换手是吸 筹阶段完成的标志; 高位充分换手是派发阶段完成的标志。它们是拉升和派发的充分必要条件。 所谓充分换手就是在一定的价格区域成交高度密集,使分散在各价位上的筹码充分集中在一个主要的价格区域。总之,任何一轮情都是由高位换手到低位换手,再由低位换手到高位换手;这种成本转换的过 程不仅是利润实现的过程,也是割肉亏损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股票走势的全部历史。移动成本分布 如何有效地测定

5、现阶段持仓成本的分布状况,是进行成本分析的关键所在。这里我们特别讲解 一种独特的指标:筹码分布(CYQ)。该指标通过对股票成交换手的动态分析和研究,透视出股票成本转换的全过程,并形象地标明 股票不同时间段不同价位持仓筹码的分布量和变化情况。确切地说它不能称之为指标,因为它 没有指标那种确切性,没有指标的交叉、背离及数值信号,它却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人们展示 股票的成本分布事实,然而这种事实的展示无疑对庄家构成了威胁,却能使投资者有效地研判 股票的成本结构,并以此指导自已的实战操作。移动成本分布的移动特性在于,可以选择任意交易日作为测试成本分布的基准点,形象直观地 透视出相对于这个测试基准点股票的

6、筹码分布状况;此外,通过不断移动改变测试基准点,动 态地透视出各价位持仓量的增减变化,从而全面地透视成本转换的全过程。移动成本分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大的透视性,它可以形象而直观地显示股票的成本结构,并将 每一个阶段的持仓成本分布变化毫无保留地展示在我们的面前。成本分布形态 移动成本分布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象形性和直观性。它通过横向柱状线与股价K 线的叠加形象 直观地标明各价位的成本分布量。在日K 线图上,随着光标的移动,系统在K 线图的右侧显示 若干根水平柱状线。线条的高度表示股价,长度代表持仓成本数量在该价位的比例。也正是由于其象形性,使得移动成本分布在测定股票的持仓成本分布时会显示不同的形态特

7、 征;这些形态特征正是股票成本结构的直观反映。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和不同的实 战含义。单峰密集单峰密集是移动成本分布所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密集峰形,它表明该股票的流通筹码在某一特定 的价格区域充分集中。单峰密集对于行情的研判有三个方面的实战意义:当庄家为买方股民为卖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上攻行情的爆发; 当庄家为卖方股民为买方时,所形成的单峰密集意味着下跌行情的开始; 当庄家和股民混合买卖时,这种单峰密集将持续到趋势明朗。 正确地研判单峰密集的性质是判明行情性质的关键所在,也才会有正确的操作决策。根据股价所在的相对位置,单峰密集可分为低位单峰密集和高位单峰密集。形态特征:成本分布在某

8、一价格区域高度密集,形成一个密集峰形。在这个密集峰的上下几乎没有筹码分布。形成机理:在单峰密集区域,流通筹码实现了充分换手;上方的筹码割肉,在单峰密集区域被 承接;下方的筹码获利回吐,在单峰密集区域被消化。几乎所有的筹码在单峰密集区域实现了 成交换手。多峰密集形态特征:股票筹码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价位区域,分别形成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密集峰形;上 方的密集峰,称为上密集峰;下方的密集峰,称为下密集峰;中间的密集峰,称为中密集峰。形态种类:根据上下峰形成的时间次序不同,可分为下跌多峰和上涨多峰。1.下跌多峰:下跌多峰是股票下跌过程中,由上密集峰下行,在下密集峰处获得支撑形成下密 集峰,而上密集峰仍然存

9、在。形成次序:上密集峰下密集峰。形成机理:上密集峰被击穿,股价下行在下密集峰处受到支撑,止跌企稳。上密集峰的部分筹 码割肉至下密集峰,形成多峰密集。通常上密集峰称为套牢峰,下密集峰称为吸筹峰。多峰密集中最典型的是双峰密集。双峰密集是由上密集峰和下密集峰构成,对股价的运行有较强的支撑力和阻力。当股价运行至 上密集峰处常常遇到解套压力,受阻回落;当股价运行至下密集峰处常被吸筹承接而反弹。为 此,也可将上密集峰称为阻力峰,下密集峰称为支撑峰。峰谷:双峰之间称为峰谷。峰谷常常被填平,使双峰变成单峰。由于双峰的上峰为阻力位,下 峰为支撑位,股价通常在双峰间上下震荡运行,最终将上下峰消耗掉,在原峰谷的位置

10、形成单 峰密集,这就意味着吸筹整理阶段告以段落。当股价处于下跌双峰状态时,一般不会立即发动上攻行情。因为如果股价迅速突破上峰,展开 上攻行情,就会使市场获利分布不均匀,下峰获利较高,如果市场追涨意愿不高,庄家就会面 临下峰的获利抛压和上峰的解套抛售的双压力,给庄家的拉升带来困难。必须指出,峰谷仅对下跌双峰具有意义; 只有下跌双峰才会在峰谷处形成二峰合一的单峰密集。2.上涨多峰上涨多峰是股票上涨过程中,由下密集峰上行,在上密集峰处横盘震荡整理形成一个以上的上 密集峰。形成次序:下密集峰 上密集峰。形成机理:股价突破下密集峰形成上行趋势,经过一段涨幅后作震荡整理。在此阶段由下峰处 跟进的筹码在上峰

11、处获利回吐,继续看涨的投资者在上峰处再次跟进,形成了上峰密集。上峰 密集的筹码全部来自下峰,是下峰部分筹码移位上峰的结果。对上涨双峰的行情研判主要观察上下峰的变化对比。在上涨双峰中,下峰的意义非常的重大, 它充分表明了庄家现阶段仓底筹码的存有量。如果上峰小于下峰行情将继续看涨,反之随着上 峰的增大,下峰迅速减小,是下峰筹码被移至上峰的表现,此时庄家出货的可能性增大。下跌多峰密集通常最下方的峰为吸筹峰,也称支撑峰; 相对于吸筹峰, 每一个上峰都是阻力峰。 筹码通常经震荡整理在最下峰处形成峰密集。上方的每一个峰将被逐渐消耗。下跌多峰中的上 峰通常是庄家派发区域,其峰密集是庄家派发的结果,上峰筹码主

12、要是套牢盘。上涨多峰通常出现在做庄周期跨度较大的股票中,该类股在长期上涨过程中作间息整理,形成 多峰状态。它表明庄家仍没有完成持仓筹码的派发。成本发散形态特征:成本分布呈现不均匀松散的分布状态。形态种类:根据趋势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向上发散和向下发散。形成机理:在一轮行情的拉升或下跌过程中,由于股价的波动速度较快,使得持仓筹码在每一 个价位迅速分布;对于单交易日而言,其筹码换手量增大,但整个价格波动区域呈现出筹码分 散的状态。必须指出,成本发散是一个过渡状态,当新的峰密集形成后,成本发散将随着峰密集程度的增 大而消失。成本密集是下一阶段行情的孕育过程,成本发散是行情的展开过程。成本分布的密集和发散

13、将 投资行为鲜明地分为两个阶段,成本密集时是决策阶段,成本分布发散是决策的实施阶段。一 旦成本密集就意味着发生了大规模的成交换手。这种大规模的成交换手意味着行情的性质将发 生改变。第二节 成本分析实战技法实战技法一上峰不死熊市不止 在下跌行情里,如果上密集峰没有被充分消耗,并在低位形成新的单峰密集将不会有新一轮行 情的产生。本技法实战要点:上攻行情的充分条件是股价的上方没有大量的套牢盘; 在低位形成新的峰密集意味着止跌企稳;下跌多峰中的每一个上峰都是强阻力位; 对于下跌多峰的股票不宜草率建仓。 600601 方正科技 97 年 2 月展开了一轮上升行情。该股二个月上涨了70% ;随后该股在高位

14、 作震荡走势。该股的成本分布显示,高位换手极为充分;这就意味着在这个高位区庄家已大量 出货和股民被大量套牢;其顶部密集峰就是套牢盘的形象表现。随着下跌行情的展开,原顶部峰密集不断地向下发散,使得原顶部峰密集不断收缩减小。这个 过程就是顶部套牢盘不断的割肉的表现。割肉过程在移动成本分布的透视下显得历历在目,触 目惊心。该股虽然大幅下跌,但是由于套牢峰仍然大量存在,使得该股的空方能量并没有被有 效地消耗,产生上升行情的条件根本不具备。该股在经历了较长时间超跌后的震荡整理,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逐渐密集形成了一个新的低位 峰,原高位峰密集被充分消耗。 这一切表明了原套牢盘几乎割肉投降,全军覆没,已认输出

15、局; 此时,新一轮行情的阻碍力量几乎被消灭;拉升条件已经具备。该股在新一轮行情中涨幅达 300% 。0001 深发展 97 年 3 月展开了一轮大行情,于5 月 7 日创下天价后遇重大政策性利空,庄家在 顶部没有来得及出货。当股价下跌至20 至 25 元的价格区域时,庄家才利用震荡反弹出货。在 这个价位区,庄家经较充分的换手后,达到了阶段性出货的目的;于97 年的 10 月,该股步入 下跌行情。当该股下跌到 20 元价格区域时,市场传言该股将有利好出台,许多投资者认为该股已止跌企 稳,上升行情一触即发,便大量杀入,结果被套。当该股跌至15 元时,市场再次传言不断, 许多投资者再度看好该股,结果

16、再次被套。98 年 10 月该股下跌至 14 元时,许多投资者在比 价心理的作用下,认为该股跌幅巨大,时间够久,该见底了,又盲目杀入,结果还是被套。我们以 98 年 10 月 27 日作为基准日,用移动成本分布对该股作一个透视,可以清楚地看到该 股的持仓筹码的分布情况。在基准日股价的上方,有一个较大的密集峰;这就意味着该股仍然 存在着大量的套牢盘。一个存在大量套牢盘的股票是不可能有上攻行情产生的。听信传言盲目 跟进,结局可想而知。为什么套牢盘的存在是制约上攻行情的重要因素呢?股谚道“多头不死,熊市不止”。如果套 牢盘不被消灭,庄家的筹码从何而来?如果套牢盘不被消灭,在新行情拉升至套牢区将会遇到 强大的解套抛压,无疑将大大增加拉升的成本。这是任何庄家所不愿意的。实战技法二突破低位单峰密集 股价经较长时间的整理,移动成本分布在低位形成单峰密集,同时股价放量突破单峰密集是一 轮上升行情的征兆。本技法实战要点:一轮上涨行情的充分条件是移动成本分布形成低位峰密集; 单峰的密集程度越大筹码换手越充分,上攻行情的力度越大; 单峰低位高度密集意味着股价的上升空间彻底打开; 要从历史的走势中确认相对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