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432010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概念解释1、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即认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我是谁?我会怎么样?包括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身高体重、 相貌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定,对自己一些重要方面的自我认定。自我同一性是 通过了解自我特质,构建出一个能够面对发展任务、生活与前途的自我组织, 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任务。2、角色混乱:角色混乱是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不 知道有什么方向,是一种自我定位失衡的情况。 3、人格的掩饰性:指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言行,人遵从社会文 化习俗的要求而做出的反应,即人格所具有的“外壳” ,就像舞台上根据角 色的要求而戴的面

2、具。 4、成人感:所谓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 色, 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 5、自卑感:自卑感(feelingof inferiority)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 6、自我评价: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 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7、自我体验: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产生的情感体验。8、价值观:价值观指的是人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看法,是个人据以评 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它可以推动并指引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

3、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 项)项) 1埃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所要面临的心理社会危机是( C) 。 A勤奋对自卑 B亲密对狐独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 D主动对内 疚 2同一性发展的最低状态是( C ) 。 A同一性获得 B同一性早毕 C同一性迷乱 D同一性延缓 3自我意识发展有两个飞跃期,第一个是婴儿期,第二个是( B ) 。 A幼儿期 B青春期 C儿童期 D青年期 4下面哪一项不是青少年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 A ) 。 A社会性 B从闭锁性走向自卑感 C成人感 D自尊感 5青少年随着身心的成熟,开始主观地

4、、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 形成个人特有的价值观。这体现出价值观的什么特点( B ) 。 A主观性 B选择性 C稳定性 D社会历史性 三、填空题 1人格包含两层含义,其是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其二是_人格的内在特征 _。 2同一性是个体的_自我统合_,是指个体寻求内在合一及连续的能力, 同时合一与连续的感觉也要与个人所在的环境相配合。 3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表现为自卑感、抑郁、_孤独感、焦虑_ 等方面。4玛西娅的延缓期是指形成_体强烈地被探索与遵从所困惑。 _的过程,在做出决定前经历一段对几个可能的选择进行探索的时期,处 于延缓期的个同一性 5价值观萌芽于_幼儿期_,主要是接受社会既定的价

5、值。四、判断正误 1追求个人自我同一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个人神话和假想观众。 ( ) 2同一性延缓表现为一种高度的遵从与承诺而不做探索。 ( ) 3小学生开始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个部分。 ( ) 4在初中阶段,青少年的自我评价正接近成熟。他们能够独立地从个性品质评 价自己,基本形成自我批评的态度,他们的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主客 观的统一。 ( ) 5青少年价值观学习的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先有价值感,而后有价值观, 进而建立价值标准,最后才能作价值判断。 ( ) 五、简答题 1青少年人格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 答: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是

6、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 熟,产生了 “独立感”和“成人感” ,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 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是开始关注 “自我” ,关心自己与 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 和他人的行为;第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 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 题。2如何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人格发展理论?答: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个体人格在一生中的发展会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 段,每一阶段都有发展上特定的目标、任务与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各个阶段相 互依从,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实现要依

7、赖于早期各发展阶段任务的实现。在每 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 , 每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和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每个心理社会 危机的解决及其解决方式对于个体后继的心理社会发展与人格健康发展都具有 重要影响。他认为:在人的在一生中,个体人格发展会经历以下八个阶段:阶 段 1:信任对不信任(trust vs. distrust, 从出生到 1.5 岁) 、阶段 2:自主 对羞怯与怀疑(autonomy vs. shame and doubt, 1.53 岁) 、阶段 3:主动对 内疚(initiative vs. guilt

8、, 36 岁) 、阶段 4: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611 岁) 、阶段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in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1218 岁) 、阶段 6:亲密对孤独(intimacy vs. isolation, 1835 岁) 、阶段 7:繁殖对停滞(generativity vs. stagnation, 3565 岁) 、阶段 8: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integrity vs. despair, 65 岁以后) 。3为什么说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其人格发展的核心? 答:青少年在人格发展方面,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是伴随着生

9、理的逐渐成熟,产生了 “独立感”和“成人感” ,渴望摆脱成人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自 主,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是开始关注 “自我” ,关心自己与 他人的内心世界,逐步从行动的动机、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 和他人的行为;第三是开始了解、接纳和逐渐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 社会角色,并对自己的未来角色进行定位和认同,喜欢独立探索和思考一些问 题。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青年人更多地运用 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衡量和评判许多社会现象,开始关注人生、思考人生、 投身人生,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了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学会了与谋生有关的本

10、领,发展和养成了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同一性,其人 生观、价值观在这一关键时期得以形成。 追求个人自我同一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关注个人的外表,包括衣服、化装、 走路方式和穿着方式等,与这种对理想外表的追求同时出现的是个人神话和假 想观众。另一个认同危机是性别认同危机,即通过友谊来寻找轻松自在的性别 表达方式,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经常会说他们继续去学校的原因是要与朋友们在 一起或是想接近他们迷恋的某个人。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为上学给出这样的 理由是正常的,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轻松的性别表达方式以及借助友谊建立自我 同一性的需要。对自我同一性的追求还表现为,青少年会努力地去发现或证明 自己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

11、能看到他们经常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自我 同一性(self-identity) ,即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要完成什么 样的使命的认定。对模仿自己所崇拜人的态度和行为的原因。在整个青少年期, 学生会与他们所崇拜的媒体人物的外表和行为竞争,也会与现实生活中他们所 处的朋友团体里的成员竞争。解决“我是谁”的问题对青少年期个体的发展非 常重要,学生不仅要考虑清楚“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还要考虑“我将成为怎样 的人” 。因此,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是其人格发展的核心。4、4如何塑造和建构青少年的积极人格?答:第一,深刻体验自我,准确评价自我人格。作为中学生,首先要做到自 知,在此基础上,才

12、可能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要了解自我,可从以 下几方面着手: (1)认识自己人格中的首要特征、中心特征和次要特征。 (2)通过人格测查,对自己人格作初步了解。 (3)通过他人评价,对其人格进一步分析,不断深化认识自我。 第二,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人格。成熟的人格,并不意味着 人格的完美,但它对人生的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 情操等都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对于中学生个体而言,塑造 良好人格应注意做以下几点: (1)建立积极正常的情绪生活。 (2)加强意志锻炼,增强挫折耐受力。 (3)自觉检查、修正人格弱点,培养健康人格模式。 (4)提高思维能力,

13、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5)树立远大理想和科学人生观,在求知和实践中实现自身素质提高。第三,勇敢面对自我,克服人格弱点。每个人的人格都有一定的缺陷,但 只要敢于面对自我,不文过饰非,缺点就能被控制一一定的限度之内。克服不 良人格弱点,可通过一定的心理训练来完成。具体包括: (1)不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通过成功的想像,使自己的身心保持思维活 跃,情绪稳定,坚定果断,自尊自强的人格特征。 (2)自我激励,以模范人物或崇拜的成功者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 (3)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 (4)习惯潜化,即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比任何理论的力量来得更大。 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

14、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 到人格改变,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 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人格 弱点的地方,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该办法将有助于个 人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达到塑造和改变人格弱点的目的。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1如何克服青少年人格发展中会遇到的各种困扰?答:(1)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色, 要求独立、 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 当成人感出现时, 便产生一系列独立自立的表现:他们 一反以往什么都依赖成人,事事都依附教师和家长的心态, 也不再是什么都可以 公开了.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

15、社会交往,还渴望得到家长的承认. 他们要求和成 人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 如果家 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无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 理。因此我们应该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秘密、见解和社会 交往,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2)青少年的自尊心的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 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 他们往往会沾沾 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如果产生矛盾, 他们的情绪就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不负责任 的自暴自弃。我们应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尖锐地批评他 们。青少年到了高中时期容易出现自卑感. 儿童很少有自卑感, 自卑感萌芽于 少年期, 容易产生在青年初期. 自卑的人常常有着强烈的防卫心理. 一个人若 被自卑感所笼罩, 其精神活动就会遭到严重的束缚,变得不肯面对现实, 丧失独 立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因此要使自我意识和人格健康发展, 就必须从自卑感 中解脱出来。2设计一个提高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答:我的教育活动分三步:首先,自我认定。让他们自己写出自己人格中的 首要特征、中心特征和次要特征。看看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第二,人格测查。 给他们做一些权威的人格测查,使他们最自己的人格作初步了解。第三,他人 评价。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人格进一步分析,不断深化认识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