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431804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税务会计作业(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税务会计作业(三)一、单项选择题 1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C )年。 A 3 B 5 C 10 D 15 2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不得低于( A )年。 A 3 B 5 C 10 D 15 3企业所得税在月份或季度终了之日起( B )内申报并预缴所得税。 A 10 天 B 15 天 C 1 个月 D 3 个月 4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结算,自年度终了之日起( D )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 度报表,并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 A 2 B 3 C 4 D 5 5个人所得公益性捐赠支出允许扣除应纳税所得额的( D ) 。 A 12% B 15% C 20% D 30% 二、多项选择题 1所得税税前扣

2、除原则是 (ABCDE ) A 权责发生制 B 配比 C 相关性 D 正确性 E 合理性 2无形资产包括 (ABCD ) A 专利权 B 商标权 C 著作权 D 非专利技术 E 商誉 3除工业企业外,符合下列条件的其他企业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 ADC ) A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 万元 B 从业人数不超过 100 人 C 资产总额不超过 1000 万元 D 从业人数不超过 80 人 E 资产总额不超过 3000 万元 4.工资薪金是指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本单位任职或者受雇员工的现金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 动报酬,包括 (ABCDE ) A 基本工资 B 奖金、津贴 C 补贴、年终加薪 D 加

3、班工资 E 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5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规定范围和标准内的(ABCDE )准予税前扣除。 A 基本养老保险费 B 基本医疗保险费 C 失业保险费 D 工伤保险费 E 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三、判断题 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 超过 500 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 ) 2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 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 3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

4、税年度起,2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 ) 4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 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减按 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 得税。 ( ) 5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 ( ) 6企业职工福利支出、工会经费和教育经费不得超过各自规定的比例,总计为工薪总额的 185% 。 ( ) 7企业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 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 5。( ) 8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

5、传费不超过年利润总额 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 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 ) 9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销售收入的 12%以内部分准予扣除。 ( ) 10 “三新”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研发费用的 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无形资产成本的 150%摊销。 ( ) 11安置残疾人的工资,可按支付工资的 100%加计扣除。 ( ) 12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以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 ) 13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 盈利。 ( )

6、 14联营企业在当地使用的法定税率内,又享受减半和特殊优惠政策的,其优惠部分视同 已缴税额,称为税收饶让。 ( ) 15个人所得额超过 12 万元的须自行申报。 ( )四、简答题 1简述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 1答: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 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100 人,资产总额 不超过 3000 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 30 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 80 人,资产总额不3超过 1000 万元。2简述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答:

7、永久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和损失时的口 径和标准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某一会计期间 发生后,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 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认其计税基础的,该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 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按照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否与会计期间有关划分,暂时性差异可分 为时间性差异和非时间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是指某一会计期间发生后,可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的会计利润与 应税所得之间的差异。 非时间性差异。是指不是时间原因而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

8、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不 同产生的应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差异。3简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答案: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出发,对资产负债 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 础进行比较,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 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此基础上确认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 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企业资产、负债的角度考虑,认为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某项 资产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的一定期间内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总额,而其计税基础 代表的是该期间内按照税法规

9、定就该项资产可以税前扣除的总额。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 计税基础的,表明该项资产于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低于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税前扣4除的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因素,减少未来期间以应交所得税的方式 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一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 基础的,两者之间的差额会增加企业于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对企业形成经济利 益流出的义务,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4简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答案: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 导致产生应纳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

10、负债的账面 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 得税的增加,此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 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在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 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造成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会减少,应 交所得税也会减少,此时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5五、计算题 1.某贸易公司当年实现货物销售收入 3800 万元,年度会计报表利润总额 500 万元,其中有 关核算资料如下:支付职工工资总额 50 万元支付职工工会、福利、教

11、育三项经费 10.5 万元 ;向其他企业拆借经营资金 200 万元,一年支付利息 40 万元(同期银行贷款 年利率为 10%) ;开支业务招待费 28 万元;赞助市举办体育运动会 10 万元;国债利 息收入 15 万元,试计算该公司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会计利润)税收调整项目利润总额:500 万元税收调增项目金额:(1) “三项经费”应在工资总额规定比例内扣除: 应调增:10.5-50(2%+14%+2.5%)=1.25(万元)(2)利息应在标准内扣除: 应调增:40 -(20010%) =20(万元)(3)业务招待费应在规定标准内扣除: 应调增:282860%=11.2

12、(万元)(4)非广告性赞助费不得在税前列支,应调增:10 万元税前增减项目金额: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应调减:15 万元年应纳税所得额=500+(1.25+20+11.2+10)-15=527.45(万元)2.国内某企业在、两国分别设有分厂,该企业某年取得境内应纳税所得 600 万元;在 A 国取得应纳税所得 100 万元,并在 A 国缴纳企业所得税 20 万元;在 B 国取得应纳税所得 150 万元,其中:生产经营应税所得 120 万元,特许权使用费应税所得 30 万元,并在 B 国 缴纳企业所得税款 52.5 万元,试计算该企业允许扣除限额及应纳税额。 (我国所得税率 25%)6

13、(1)A 国企业所得税款扣除限额: (600+100+150)25%100(600+100+150)=25(万元)该企业在 A 国实际已缴纳税款 20 万元扣除限额 25 万元,因此可从应纳税额中按实缴 税额 20 万元扣除。(2)B 国企业所得税款扣除限额: (600+100+150) 25%150(600+100+150)=37.5 (万元) 该企业在 B 国实际已缴税款 52.5 万元扣除限额.5 万元,因此从应纳税额中只能 按最高扣除限额.5 万元扣除。(3)该企业汇总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额: (600+100+150) 25%-20-37.5=155(万元)3.某歌星参加一场演出,一次取得演出收入 100000 元,试计算应纳个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