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42659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虎狼丛中也立身闲话冯道 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人.五代时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后唐、后晋 时任宰相,契丹灭后晋,到契丹任太傅.后汉时任太师,后周时任太师、中书令,曾著长乐老自 述. 唐末五代时,短短数十年中,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唐五个王朝.中 原以外则有吴、南唐、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北汉等十个小王国,史称“ 五代十国”.这一 段时间军阀混战,王朝更迭,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冯道不但苟全性 命于乱世,而且闻达于诸侯,每一个朝代变动,都要请他辅政.正如薛居正旧五代史中说他 “事四朝,相六帝”.欧阳修新五代史称他“事

2、四姓十君”.在相位二十余年,成了一个不倒翁. 就是这位前无古人,大概也后无来者的冯道,受到了千古毁誉.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说他是“奸臣之尤”: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骂他全无廉耻;薛居正旧五代史也说他: “事 四朝,相六帝,可得为忠乎?夫一女二夫,人之不幸,况乎再三哉!”近代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里称冯道为“好个奴才的奴才”.我早年看到史书上关于冯道的记载,也觉得这个人太软骨头且贪 图富贵,令人齿冷.但经过数十年的人生阅历,再加以体会,觉得这个人很不简单.在太平时代,一 个人能在政治风浪中不受冲击,倒也不足为奇.但是在那样一个大变乱的数十年中,冯道能屹立 不倒,确实不同凡响!此人的人格、品行方面一定是

3、无懈可击,圆融圆满. 事实上,与冯道同时代的许多人就对他赞誉备至.冯道死时七十三岁,如孔子寿,“时人皆共 赞叹”.宋初名臣范质对冯道的评价是:“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 不可转也.”(资治通鉴卷291)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中,都记载了许多冯道的好事. 例如他“为人能刻苦俭约,在随军当书记时,住在草棚中,连床和卧具都不用,发到的俸禄与随从、 仆人一起花,与他们吃一样的伙食,也毫不在意;将士抢来的美女送给他,他如果实在推辞不了, 就另外找一间房子养着,找到她们的家人后,就送回去.在丧父后辞去翰林学士回到景城故乡时, 适逢大饥荒,他倾家财救济乡民,自己住在草房子里,亲自耕田

4、背柴;有人田地荒废而又没有能 力耕种,他就在夜里悄悄地去耕种,主人知道后登门道谢,他却说没什么值得感谢的地方.地方官 的馈赠也一概不受.冯道担任宰相后,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即贫穷的,没有政治背景的 读书人和有真才实学,有事业心的人)都能得到提拔和重用.而世家显贵,品行不正,办事浮躁的 人必定被抑制或冷遇.有一次,临河县献上一只玉杯,献给后唐英宗,杯上书“传国万岁杯” ,英宗 很喜欢,拿出来给冯道看.冯道乘机进谏说,仁义才是帝王之宝.英宗听后点头称是,表示采纳. 契丹灭晋后,冯道被任命为太傅.他多次巧妙进谏要施仁政,却残暴.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契丹的残暴举措,使冯道能够暗中保护汉族士

5、人.契丹北撤时,他又将许多被掠的中原女子用钱 赎出,寄居在尼庵中,并且为她们找到家人后送回.耶律德光死后,汉兵起来反抗契丹军队,冯道 又到战地慰劳士卒,使军心大振,战斗力大大增强,驱逐了辽麻答.失地收复后,冯道又选择将帅, 使军民安定.旧五代史盛赞他:“道之履行,郁然有古人之风;道之宇量,深得大臣之体.” 明宗年间,冯道还与李愚等委派官员,将原来刻在石头上的儒家经典用雕版印刷,这是见于 记载的首次雕版印刷大规模官刻儒家经典,对后世影响相当大.元王祯评价为:“因是天下书籍 遂广”.冯道是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典籍的创始人,这是中国印刷史和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此事 竟然发生在战乱不绝的五代时期,与冯道

6、个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冯道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醇厚,度量也很宽宏,能够包容仇人,感化仇人,人格、 品行令人称节赞叹.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他的一首题为偶作的诗: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 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 虎狼丛中也立身.正如此诗后两句所云,他做事做官做人,从不为一己之私欲,光明磊落.五代时2的那些皇帝虽如虎狼,他也能巧妙周旋,通过历史来看,冯道对于保存文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 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为了顾全大局而忍辱负重,背上了千古的骂名,殊为难得! 冯道最受诟病的是他的政治道德.这一点,薛居正的旧五代史,范文澜的中国

7、通史简 编等都是义正辞严,大加挞伐.不过,结合冯道当时所处的社会和环境来客观的分析,结论也并 非如此简单.一个生在乱世的知识分子如冯道者,怎样才能超越环境的束缚?怎样才能实现自己 的价值?司马光和欧阳修的共同看法是:“君有过则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事实上自唐亡宋立,五 十余年间,换了六个朝代,皇帝有十个姓!如果大臣、士人都要为本朝“竭节致死”,尽忠守节,那 么就会出现六次集体自杀的情况.如果忠于一姓,更得自杀十次;实在是不敢想象!司马温公是 个有智慧的人,他老人家又提了一个“智士”的标准,那就是:“邦有道则现,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 林,或优游下僚.”也就是说,你冯道纵然不能在宗庙前切腹,也

8、应该不做官或做小官嘛!你竟然 “相六帝!”此说乍听似乎有理,一经玩味,就知是欺人之语.一则天下人俱是王臣,皇帝老儿要用 你,你竟不从?君命难违!明太宗朱元璋就定过“不为君用就灭族”的律法.一个知识分子在皇帝这 个“独夫”面前有不合作不服从的自由吗?二则大官小僚有何本质不同?当大官是“失节”,做小官 就是“智士”,实在不知所谓! 那又有人说了,既然做“智士”行不通,那就当“忠臣”吧?冯道似乎应该选择一方后竭尽全力, 绞尽脑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仔细想来,当时似乎没有任何一方是师出有名,把握全部真 理.忠于一方势必造成战争时间的延长,人民蒙受更大的损失.冯道选择的是不顾个人毁誉,以人 民大众

9、的根本利益为前提,调和矛盾,弥合创伤,寻求实现和平的途径.尽管他最终未能成功,正 如他在长乐老自叙中所说:“不能为君致一统,定八方,诚有愧于历职历官,何以答乾坤之施? ”但与“灭迹山林”或愚忠于一姓一国之人相比,冯道对于社会的贡献无疑会得到更多的肯定. 我们大多数国人学历史,看历史人物,就像小孩子看戏,任何人物一出场,首先要问:“他是好 人还是坏人?”除此之外,再无第三条路.这种看待历史人物的方法是否值得商榷?俗话说,这个世 界绝不可能非黑非白.我们应该历史地对待历史,把一切放回历史的环境中,看人的转变和事件 的出现.历史绝不是简单的一堆事实的积累,它的书写,它的构成,全赖我们从什么角度诠释.

10、而 这个角度的选取就和许多价值观甚至政治的立场有关,而且,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是将道 德凌驾于历史现实之上,我们国民教育的史学,又不一定是上好的道德教材,因为道德教育不可 能只是传授一堆抽象的原则,提供几个完美的人物典范.我们应该给出一些复杂的处境,让我们 知道怎样在黑白难制的环境下明智的判断,把道德原则应用在实践的需要之中。 我们不能忘了,“是非不分”并不是指人们不知是非为何物,而是他们虽有是非观念但不知怎 样实践在具体的时空当中. 冯道诗二首 天道: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 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偶作: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11、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 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印光大师:“念佛三昧”的修法 (一)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第二,要字字句 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渐渐消灭矣。即默念,也要听。以心一 起念,即有声。自己的耳,听自己心里的声,仍然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 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3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 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 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 都

12、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 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 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 【参考白话文】要想摄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象是在佛前一样,不敢起别 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的清清楚楚,口里念的清清楚楚。这样,妄想自然渐渐消 灭了。即使是默念,也要听。因为心一起念头,就有声相。自己的耳朵,听自己心里的声相,仍 然能明明了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 在听。 六根

13、,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听就是耳根。心念、口 念、耳朵听,这三根一摄住,眼睛也不会东张西望,鼻子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体也不敢放逸懈 怠,所以叫做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念佛,自然没有污杂的妄念,所以叫净念。 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所以叫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就会得到念佛三昧。 这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以说, 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 摩地,是三昧的别名。这样念下去,一定会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的一天。 (二)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了无起心动念之相。(未相应 前,不起心动念念,则不念矣。)虽不起心动念,而一句

14、佛号,常常称念,或忆念。故云:念 而无念,无念而念也。 无念,不可认做不念。无念而念,谓无起心动念之念相,而复念念无间。此种境界,殊不 易得。不可妄会。 【参考白话文】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是念到相应的时候,虽然常念佛,却完全没有起心 动念(没相应之前,不起心动念就不念了)。虽然不起心动念,而一句佛号常常的称念或者忆 念。所以说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无念不要当成是“不念”。无念而念是没有起心动念的念相,但照样念念没有间断。这种境 界,是很不容易得到的。不要领会错了。 (三)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 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

15、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 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 须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 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 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 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 无所见。无见是真见,有见即随尘。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 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 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 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 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 语其体,犹皓月之西落,清净寂灭。4即照即寂,即

16、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 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 论其利益,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 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 语于门外汉,遭谤定无疑。 【参考白话文】要说方法,必须在念佛的时候,既念反观,专注一境,不能外弛。念念照 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反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必要使全部的念就是 观,念外无观;全部的观就是念,观外无念。观和念虽然水乳交融,但还没契入到根源。必须 要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地体究,切切地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到了力极功纯 的时候,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的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 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只要离妄念,便是如如佛。说的就是这个境界。 功夫到了这个地步,念佛就得法了。感应道交,正好著力。好比浮云从长空中散去,青天 彻底显露出来。亲自见到本来面目,本来也无所见。无所见即是真见,有所见就是随尘。 到这里,则山色溪声,都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