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期末整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1426475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基期末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基期末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基期末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基期末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基期末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基期末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基期末整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狼哥 number 1 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 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 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 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 成部分,它们是有机统一的。 2.

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立场(是马克思 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观点(15 点)和方法(6 种)的集中 概括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P4-7)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 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断压迫剥削无产阶级,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无产 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资本主义的残酷压榨引发了工人们的反抗。 阶级基础:法

3、国、英国、德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启蒙) ; 19 世纪三大科学发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理、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前提) ; 古希腊罗马哲学、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成果、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家的进步思想。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2.马克思主义的发展(P8-10) 一国胜利论: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论断。 马克思中国化两大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 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 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P10-16)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与革命性(坚持唯物辩证法, 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的统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体现在四个方面) 。马克

5、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的四个集中体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 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 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P16-19) 1.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

6、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将马克思主义化作自觉的行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及其存在形态(P22)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第一性,存 在和思维,到底谁是世界的本源(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同一性,我们关于我 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 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划分知论和不可知论的 标准) 研究哲学基本问题

7、的意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的本 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物质(P23-24)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理论的 4 点意义: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的

8、存在形式(P25-26)物质与运动、静止、时空的辩证关系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是运动,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 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 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 和空间的客观性。具体物质形

9、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 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P25-28) 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 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 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 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 和精神生活;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

10、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P28-32)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 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 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 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首先,尊重客观规

11、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第 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 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相关联的问题,社会历史趋向于主体选择的关系,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 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并作出选择。 3.世界统一于物质(P32-34)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

12、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 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 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具体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 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 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物质 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哲学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与唯心论、宗教神学根 本对立的,是与二元论对立的,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

13、一的,它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P35-39)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再次,联系具有多 样性;最后,联系具有条件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得以实现的。基 本环节包括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 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P39-45)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立

14、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 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统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 发展的趋势,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 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力量。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 互结合、共同作用的。 矛盾的

15、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 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 合的哲学基础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 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

16、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三,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 来的。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在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P45-49)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 上是不同的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具有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三个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与时俱进)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 原理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 总之,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 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唯物辩证法都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