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98619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教材爬山虎的脚一课,本课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 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这篇课文通过细致地描写 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 步一步往上爬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 事物。二、说设计理念:二、说设计理念: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 事物特征、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手段。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 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而本文尤能将作者的细致观 察、长期观察体现的淋漓尽致,通

2、过本课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 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三、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 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四、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 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五、说教法与学法:五、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

3、, 我选定实物观察及课件演示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本文是介绍某种植物形状 特点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 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细致有顺序地 去观察某种事物。这个重难点要突破,让学生充分了解,用讲授法或其它教学 方法来完成可能难度会很高,而且时间也会很长,唯有选定直观性的实物观察 法。实物一出现,学生就可以用眼睛感知爬山虎是什么样的东西,什么颜色。 我再对着实物的脚、茎、叶、以及叶柄等部位进行简单说明。这样突破本课的 重难点也就不难了。六、说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一)实物导入,调动兴趣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们的观

4、察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学习的全 体参与性。我设计了实物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每组组长的手里都多了一样学具, 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爬山虎)是的,看到爬山虎,我想大家就应该知道我 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爬山虎的脚,由此揭示课题。(二)了解作者,交流预习。语文常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做适当的了解,这对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大有裨益,所以本环节在交流预习之前,有必要让学生简单交流一下对叶老先 生的了解,在交流字词时教师要注意几个点:如,“均、匀”要读准前鼻音; “重叠”的“重”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作 chng;“触着墙”的“着”不读 ,应读,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要求会写的字中,“逐” 是半包围结构,要注

5、意字形和结构特点;“叠”的结构比较特殊,下面是“且” ,不能多加一横;“茎”的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三)观察实物,初步感知交流预习后,首先摆出准备好的实物爬山虎,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 并说说他们的发现,当然此时教师要出示提醒:注意观察爬山虎各个部位以及 颜色之间有什么变化?全班讨论之后,师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爬山虎, 是我们的眼力好,还是叶圣陶爷爷观察的更细致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 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围绕爬山虎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四)直奔重点,理解感悟。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采用的方法是直奔重点,我会这样引 导:这几部分内容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我

6、们的课题就叫爬山虎的脚, 那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好吗?请同学们先来看第三自然段,这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什 么特点?和你观察到的一样吗?先自己读一读,划一划,然后再拿出实物在小 组里交流交流。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加强词句训练,更是第七册阅 读教学的重点。课标上 3、4 年级的阅读要求就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 我让学生注意找出关键句词,认真读读,体会,感悟。交流时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将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关 键词在下面打上点。屏幕显示这段文字和画线、打点,是为了

7、突出强调,引起 学生的注意。接着让学生一块把这 3 个关键句连起来读一读,边读边在头脑里 想象画面。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课件出示,让学生认一认:爬山虎的脚长在什 么地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及时跟进问一句: 通过这段描写,你知道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位置有什么关系?(相对而长的, 正反面)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下文解决叶子为什么一顺朝下而准备的。在理解之后,教师还要问学生:学习的这一段之后,你认为是你观察的仔 细还是叶圣陶爷爷观察的仔细啊?以此问题向学生渗透要养成留心观察、仔细 观察的好习惯。紧接着进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那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 第四自然段,划出爬

8、山虎向上爬的语句,并将向上爬的动作词在文中点上点。 自己独立完成以后小组内可以交流。在反馈环节,先反馈向上爬的语句,然后再找动词,学生可以互相补充,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要配合学生的语言,课件演示爬山虎往上爬的过程, 等学生汇报完后,教师要再演示一遍,并解说:“随着爬山虎不停地长出新茎、 新叶、新脚,就这样先巴住墙,然后“弯曲”、“拉一把”地“越爬越高,从 墙脚爬到墙顶。爬山虎就这样一脚一脚爬上去的”。在学生观看之后,教师提 问:你发现爬山虎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与我们人类攀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吗?用这个动态画面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爬山虎“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意思,不是像人一样左右交替

9、着前进,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一只脚,再 巴住墙,这样才能铺满墙。同时以动画的形式,形象地突破难点,增加了学习 的趣味性,也降低了理解难度。最后是指导朗读,以个别读,齐读等多种形式 进行,注意抓住重点词体会感悟。课件演示:(师解说)长出小圆片,细丝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 它紧贴在墙上。这个动态画面的演示,是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触着墙 时的一系列变化,了解向上爬的过程,启发学生明白“弯”“拉”“紧”有一 连串的因果关系,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由于产 生了拉力,使它在墙上贴得很紧。第三步,探讨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在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时,以自读自悟为主

10、,并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特点,读 读画画说说。先请学生试着画一画,边画边讲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样 儿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五)整合全文,了解特点。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你们瞧,爬山虎的脚巴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 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欣赏这一墙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课件 展示一墙墙的爬山虎,播放背景音乐。)出示这些图片和播放音乐的作用是: 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待学生欣赏后,对 他们说:孩子们,让我们捧起课本,带着刚才看画面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读了这一段之后,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或是收获呀?这个问题 的提出我要解决如下几个点:1

11、,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2,爬山虎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3,感受一墙的爬山虎的美丽。如果学生哪一点没有提及,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读书,通过教师提问来解 决这个问题。学生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要在此处训练朗读,读出学生的感受。最后一段的处理比较从简,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说一说从中都知道了什么, 了解爬山虎与墙之间的依赖关系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会和学生一起总结写法:同学们,全文学完了,你觉得叶圣陶爷 爷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特点写得这么细致呢?这时学生一定会说是因为仔细观 察的结果,教师要继续引导:除了仔细观察之外,如果就观察一两天可以吗? 这期中还需要的是什么呢?(长期观察)然后教师总结:是的,正是叶老先生 长期的细致观察才能发现爬山虎小到颜色的变化,大到连枯萎的脚他都能寻着 痕迹,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你的眼睛,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 同学们能够学会细致观察、长期观察,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 去描绘美好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