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133579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完整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小学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中小学部科学教案科学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王王 敏敏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五一,五二班共有 86 人,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平时在科学学习上态度较好,积极性较高。但是由于在家过于娇惯学生的动手实践能手较弱。少数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不够重视,导致科学意识淡薄,科学实验的操作不熟练。二、教材分析: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五册。全册教材包括了白天和黑夜主要使学生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能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对昼夜现象认识的历程等。 光与色彩主要使

2、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光是有颜色的;日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以及有关眼睛的构造及保健方面的知识。 电和磁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知道电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能源;认识完整的电路组成;会组装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认识磁 铁的性质;知道电能产生磁性;会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等。 呼吸和血液循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及常见呼吸疾病的产生和预防的初浅知识;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增强健康及保护的意识。 解释与建立模型和 5 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

3、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三、教学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

4、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四、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

5、验证自己的假设。五、教学措施:1、利用过程性评价和建立科学档案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好科学。2、教师提供材料和资料,提倡学生自带材料,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3、反思自己的教学,勤于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有什么意义等问题,并做好记录。4、钻研新标准和现有教材,充分利用现有教具、学具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的单元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准备。5、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6、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7、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9、各

6、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10、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六、教学进度表单元序号单元课题课序课题课时周次1太阳和影子212太阳钟13昼夜交替124看月亮13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24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6单元总结151光的行进252照镜子273研究透镜14七色光18第二单元光与色彩5单元总结191简单电路2102导体

7、和绝缘体13探测暗盒里的电路1114研究磁铁2125电磁铁213第三单元电和磁6单元总结1141测量呼吸和心跳12肺和呼吸1153心脏与血液循环1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4单元总结1161解释12建立模型117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3单元总结118考核118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白天和黑夜白天和黑夜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13 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贡献。21 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22 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23 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14 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15 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16 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17 知道月球基本情况,知道

8、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18 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本单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从引导孩子们观测太阳和影子开始通过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变化的长短人手,进而组织孩子用一天的时间去观测太阳及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第二部分:在发现了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运用这个规律制作太阳钟,这既是对原理的运用,也可以让孩子投身到实际的天文观测中。第三部分:昼夜交替现象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从古代的埃及人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都为此做出许多的探索。第四部分:在夜晚,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看月亮,并给月亮记下日记,就能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而在白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太阳的影子

9、;在夜晚组织学生看月亮、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整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连续观察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第五部分:第五课是综合地去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和反应。第第 1 课、太阳和影子课、太阳和影子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

10、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影子) 2、 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4、 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 这是谁的影子? (1) 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 汇报。 (3) 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 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汇报。 (3) 小结: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3、 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 (1) 室外活

11、动:再次画出标杆的影子。 (2) 观察:你发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 小组交流。汇报。 (4)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在发生变化。 三、巩固应用 1、 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 影子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3、 课后继续研究影子,你还能发现什么?教学反思:第第 2 课课 太阳钟太阳钟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工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

12、备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

13、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教学反思:第第 3 课课 昼夜的交替昼夜的交替一、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断、演示实验二、知识目标1、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中心. 地球自转的方向(包括从北极俯视). 地球自转的周期. 地球自转产生的星空现象2、昼夜交替的成因. 产生昼夜的原因. 产生昼夜交替的原因. 白天中日影的变化3、计时工具. 日的定义. 古代计时工具. 现代计时工具4、中国古代著名天

14、文学家(生平与杰出贡献). 张衡. 祖冲之. 一行. 郭守敬教学反思:第第 4 课、看月亮课、看月亮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二、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

15、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好、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

16、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2)课后继续观察月球的运动,你还能发现什么?教学反思:第第 5 课课 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教学准备: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教学过程设计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