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335266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渭南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寺前中学 2015-20162015-2016 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120 分钟 分值;:12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让汉字再简化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创造工具要创新,使用工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

2、续改进提高。5000 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几个字,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

3、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从根源和雏形上来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

4、。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宋元明清 12 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 6240 个。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新中国于 1956 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

5、的。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集序有 324 个字,其中 102 个是简化字。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1、关于汉字及其产生和演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为中华文化基因和载体的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其本质属性是工具性。B、汉字的演变,从图画到笔画,从多到少,从繁到简,从长扁到方,从波浪形到平弧相间,这些变

6、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反映。C、汉字产生于民间,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等因素,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只能出于史卜和达官贵人之手。D、楷书出现在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简化字就见于南北朝的碑刻中;隋唐的简化字在民间相当普遍,称为“俗体字”。2、对汉字简化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的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书写时繁简有所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因而汉字简化成为必然。B、汉字简化使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从而淡化了文字的神秘色彩,淡忘了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C、中国历朝历代都在进行着汉字简化工作,清末民初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现在中国大陆的用

7、字标准遵从于简化字总表。D、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改变了人们学习汉字的心理和态度;而且多数汉字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祖先造字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也在改变着汉字,后来者继续改进提高也是创新。B、作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汉字简化虽有很大的进步,但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也没有解决好。C、古人依据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的原则,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D、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简化字在海内外颇受欢迎,不少国家现在都使用简体字,因而汉字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8、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 48 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出。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挺直身子跪着 B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D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里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拔剑切而啖之

1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B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以其无礼于晋C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且为虏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樊哙覆其盾于地A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良曰:“长于臣。” D因击沛公于坐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项庄是项羽手下的一个武将,他在接受了趁舞剑时刺杀刘邦的任务后,总是于心不忍。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他未能把刘邦刺死。B樊哙不仅能吃能喝,还能言善变,口齿伶俐,他居然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C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

11、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D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爱听。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3 分,共 6 分)(1)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译文: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9.诗中所写“庐山瀑布”有什么特点?诗人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瀑布图?(5 分)10.本诗运用了

12、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鹰击长空 , 。(2)满载一船星辉, 。 (3)大行不顾细谨, 。(4)沉默呵,沉默呵!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8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永远的巴金王蒙在这个星空之夜,巴金走了。如果设想一下近百年来最受欢迎和影响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我想应该是巴金的家。而等到我自己迷于阅读的时候,我宁愿读灭亡和新生,因为这两本书里写了革命,哪怕是幻想中的革命,写了牺牲,写了被压迫者的苦难和统治者的罪恶。我也读过巴金写的与译的春天里的秋天秋天里的春天还有寒夜憩园等等,我深深感到了

13、巴金的热烈的情思,哪怕这种情是用无望的寒冷色调来表现的。甚至在他晚年以后,他写什么都是那样的充沛、细密、水滴石穿,火灼心肺。巴金的书永远像火炬一样地燃烧,巴金的心永远为青春、为爱、为人民而淌血。作为一个作家他太老实,太朴实无华,对不起,我要说是太呆气啦。他在关于家的文字中一次又一次地书写:“青春是美丽的。”所以他特别痛恨那些戕害青年、压迫人性、敌视文学艺术、维护封建道统的顽固派。他看到了太多的不应该不幸的人却遭到了不幸,他充满了感情的郁积。巴金的作品其实一向直言不讳,拥护什么,同情什么,反对什么,都清晰强烈。一个爱国主义,一个人道主义,是他终身的信仰这是他在迎接第五次作家代表大会的时候说的。他

14、甚至于讲得有点极端,因为在另一个场合他曾经说自己不是文学家,他拿起笔来只是为了呼唤光明与驱逐黑暗。他喜欢在高尔基的作品中描写过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有一个英雄叫丹柯,他为了率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树林,他掏出了自己的心脏,作为火炬,照亮了夜路。所以他一辈子说是要把心交给读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个用心用自己的全部生命来写作,来做人的人。所以提起历史教训来他永远是念念于心,他太了解历史的代价了,他不希望看到历史的曲折重演。在他的倡议下,世界一流的现代文学馆终于建成了,这是“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的丰碑,也永远是巴金老人的纪念馆。没有巴金就没有现代文学馆。他还想纪念与记住一些远为沉重的东西,那样

15、的记忆已经凝固在他的晚年巨著随想录里,把记忆和反思镌刻在人们的心底了。“我已经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但是我并不悲观,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在他年老以后,他一次又一次地这样说。他像老母鸡一样地用自己的翅膀庇护着年轻人。他与女儿李小林主编的收获本身就是勤于耕耘、勇于创新、尊重传统、推举新秀的园地。“要多写,要多写一点”他一次又一次地对我说。在他还能行动的时候,每次我去看望他,他老人家总要边叮嘱边站立着走出房门相送,而当我紧张劝阻的时候,他与女儿小林都解释说他也需要活动活动。我们握手,他的手常常冰凉,小林说他的习惯是体温维持较低,然而他的心永远火烫。他不怎么笑,有时候想说两句笑话,如说到张洁的一篇荒诞讽刺小说,但是他的神情仍然认真而且苦涩、无奈。他总是那样诚实、谦虚、质朴、无私。他永远踏踏实实地活在中国的土地上。他提倡讲真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