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300583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txt 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怎样看待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加息能否抑制通胀2010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农副产品价格出现了大幅上升,棉花、绿豆、生姜、大蒜等涨势凌厉,10 月份以后,蔬菜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一时间,社会上关于通胀的预期大幅上升。对此,国务院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平抑物价。央行也连续加息,以抑制通胀。最近的一次加息是春节之后

2、,央行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从 2.75%调高到 3%。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的通胀形势呢?加息能否抑制通胀?应当说,不能简单孤立地看待当前的通货膨胀,必须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来分析。除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外,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且这一指标的测量更为科学。用该指标衡量,我国 2004 年2010 年的通胀率 分 别 为 7.61% 、4.09% 、3.64% 、8.79%、8.78%、-0.6%、5.84%。可见,这 7 年中,除 2009 年外,我国一直处于中度通货膨胀之中。此外,这 7 年中,除了 2009 年以外,其余 6 年我国一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

3、均为负数。就我国而言,通胀的发生和持续有其原因:过量的货币供给和长时间的负利率大幅推升了房地产价格,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导致城市常住居民的最低生活成本上升,城市常住居民的最低生活成本上升又导致其最低收入上升,而城市常住居民的最低收入上升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上升,而农村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又倒逼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如果农副产品价格不涨的话,那么,农村劳动力就不愿意再种植农副产品,而这将造成更大的问题。此外,摊位费和运输成本的上升,也推高了城市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仍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因此,从这一链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就通胀而言,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已是补涨。也

4、就是说,通胀早已发生,而当前居民感受很深的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实际上是此轮通胀的尾声阶段。通货膨胀究其根本,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不对称的结果。因此,加息肯定是控制通胀的有效对策。它将降低货币乘数,进而使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放慢,从而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自此轮加息周期启动以来,我国央行已经连续 3 次加息,预计还有 2 次左右的加息。随着利率的提高,我国的通胀率将逐步降低。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此次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是补涨,因此,在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到位之前,加息对其抑制作用不会太大。2010 年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行政措施临时抑制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5、,但也因为如此,农副产品价格补涨的时间将会延长。总的来说,住房是强势商品、领涨商品,连续上涨了很多年,很多倍;而农副产品是弱势商品、补涨商品,很多年没有像样上涨了。应当看到,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利于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对此不必过于担心。目前的关键是要做好对低收入阶层的补贴工作,低收入阶层主要有在校大学生、失业群体、失地农民等。从广义货币供应量(M2)角度来看,200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为 135823 亿元,2010 年我国 GDP 为 397983 亿元,名义上增长了 193.02%。200

6、3 年,我国 M2 为 221222.8 亿元,如按照与GDP 同样的增长速度增长,2010 年的 M2 应该为 648218 亿元。而实际上,2010 年 M2 为 725800 亿元,多出了 77582 亿元。因此,大家现在担心,这 77582 亿元广义货币将在未来产生巨大的通胀压力。其实,这种担心大部分是多余的。这是因为,我国一直处于货币深化的进程中。比如,我国大量的农村建设用地和耕地,原先并没有相应的货币与其对应,因此,当这些土地被国家征用并被出让后,需要相应的货币与其对应。2004 年2010 年我国土地出让总收入是84713 亿元,假定其中 40%体现为货币深化,则单单土地的货币化

7、过程就吸纳了 3 万多亿元的货币。此外,多发的货币推升了房地产、股票、古董、珠宝、字画等资产市场价格,而资产价格在上涨的同时也吸纳了相当数量的货币。因此,从 2011 年 2 月份资产市场价格总水平和实体经济价格总水平看,只要央行未来真正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再继续实施负利率政策,未来发生严重通胀的可能性就很小。认清形势,方可正确应对。要应对通胀,从政府角度来讲,就是要真正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正利率政策,保持人民币国内购买力的大致稳定。从企业角度来讲,由于通胀处于劳动力成本和农副产品等必需品价格的补涨阶段,因此,企业必须致力于转型发展,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居民来讲,负利率时代将逐步结束,

8、手中存款保值的难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投资还能保值吗根据是否包含通货膨胀因素,利率可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我们平常观察到的是名义利率,而实际利率则需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才能算出来。简单说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如果算出来的实际值小于 0,则称为“负利率” 。通常,以一年期存款利率衡量名义利率,以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率。以此来看,去年年初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 2.25%,2010 年全年 CPI 上涨达到 3.3%,存在负利率现象。从 2010 年至今,我国央行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负利率程度减轻,但该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在负利率环境下,人们即使将钱存入银行

9、获取利息,仍然会因通货膨胀而出现资产缩水,出现存款实际收益为“负”的现象,因此,这一时期如何跑赢通胀、实现自身财产的保值成为人们格外关注的事情。而投资是实现保值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投资存在风险不容忽视。一般而言,投资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生活和有一定储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选择,其目的是在可以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实现收益的最大化。从宏观层面来看,投资的前提是经济的持续增长,而必要性则来源于不断削弱个人财富的通货膨胀。当然,通货膨胀并非洪水猛兽。通货膨胀是一种长期伴随经济增长的正常现象,这是因为,人们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时,必然会打破市场中原有的供求关系,从而引发一定的价格上涨。此外,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

10、下,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上涨的现象,金本位下则没有这一说。应当看到,除对冲负利率外,投资更是经济发展、个人财富积累的必然结果。多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财富积累的规模也逐渐扩大。有统计数据显示,在 2006 年到 2010 年间,我国 31 个省份中有 28 个省份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至少翻番,现在最低的省份也达到了年人均收入 14867 元,位居榜首的上海和北京 2010 年该数字分别为 76801 元和 69485 元,与 2006年相比增幅为 282.70%和 247.80%。此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 60%以上为贫困、在 50%59%为

11、温饱、在 40%49%为小康、在 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在 1995 年末期下降到 50%以下,1999 年继续下降到 41.9%,2009 年为 37%;农村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 2009 年为 43%。在此情况下,在人民收入满足一定消费需求之外和有一定的储蓄基础之上,投资便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有关投资的讨论之所以升温,导火线或许是负利率的存在,但根本原因是百姓的收入提高和财富增长。从消费偏好来看,相比西方国家,我国民众更加青睐储蓄存款。一方面,医疗、教育、就业等生活成本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够完善等,让人们在持有货币时倾向选择更为安全的储

12、蓄存款;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投资理财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合适的投资产品较少,且市场上投机氛围较浓,投资波动和风险较大。但是,随着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投资市场会日益活跃,对普通百姓而言,了解一些投资知识也是必要的。目前,投资渠道主要包括股票、黄金、外汇、房地产、商品期货等金融产品。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试图以投资取代储蓄实现保值目的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应当考虑到投资风险。一方面,要认清形势并深思下一步的投资战略,另一方面,更要高瞻远瞩,选择合理的投资渠道,让资产的增值更有保障。以房地产、黄金和证券投资为例,前两者不是现阶段最好的投资标的。新版“国八条”的出台,上海、重庆两地房产税的试点,都意

13、在打压投机性购房需求,增加了持有环节的成本,因此,将房地产作为投资标的,收益率将远远不如过去几年。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房地产投资中也有类似于股市中市盈率的概念,而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达 25 倍、房价租金比则达 50 倍,以此数据来看,我国目前楼市存在大量泡沫。黄金虽然有突出的保值避险功能,也被认为是抵御通胀的投资工具之一,但金价也避免不了波动,且目前金价处于历史性高位,获利回吐、下调的风险很大。此外,考虑到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趋势,用人民币投资黄金的收益也会低于金价的变动。相比而言,股票投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标的。我国在 2005 年股权分置改革后,公司治理得到改善,股市的融资功能

14、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对于实体经济的代表性也将越来越高。总的来说,投资的目的是实现收益最大化。在任何经济环境下,投资都存在风险,只不过,不同的经济形势下,会有不同的投资机会,关键是学会规避风险并发现把握这些机会。在市场环境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有时候学会避险也是一种保值。企业如何实现“转型发展”目前,上海和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宏观经济进入 “从紧”和加息周期后,企业的资金需求面临压制,利润水平也可能被压低,企业面临的压力和外在干扰因素增多。从国际经济环境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对企业发展带来影响。近十年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利用中国加入

15、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加速的有利时机,通过制造业产品的出口扩张拉动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在震荡中缓慢复苏。随之而来,新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加,使得原来依靠扩大外需拉动经济发展的路子变得举步维艰。从国内经济来看,内需结构的变化以及区域经济格局的梯度演变,加大了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产业结构较好地适应了国内居民以“吃穿用”为主的消费需求结构。进入“十一五”时期,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结构开始明显地向改善“住行”为主转变。随着这一消费需求结构的跨越式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呈现出新的变化,中西部地区迅速

16、发展,天津及环渤海湾地区更是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崛起。相较而言,长三角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显得缓慢甚至有点滞后。在新一轮宏观经济调控及货币政策转向稳健的大背景下,资金紧张、利率提高、汇率上升、国际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等,让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更加显得迫在眉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常来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致可以通过以下两大途径展开:一是大力推动产业内的转型升级。目前,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传统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但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为此,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服务行业,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尤其要鼓励企业积极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进行自主研发,创新商业模式,建立现代营销网络,打响新品牌,同时利用传统的制造环节优势,加速向产品价值链的高附加值两端延伸,增强区域企业的“智造”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制造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勇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制造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