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考题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23453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期末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哲期末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哲期末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哲期末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哲期末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期末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期末考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题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4、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2、 5、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6、一切依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 ) A.把外因作为事物变化根据的形而上学观点 B.否认主观能动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C.右倾机会主义的“唯条件论”观点 D.关于联系条件性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8、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

3、式是( )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9、辩证的否定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 10、“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1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A.生产力

4、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1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5、“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5、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 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8、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19、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2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21、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 生产工具 B 劳动对象 C 劳动者 D 管理方式 22、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 )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3、社会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是( )。 A、购买、生产和销售 B、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C、循环、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 D、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24、真理的

7、绝对性是指它的( ) A.永恒性; B.客观性; C不变性; D终极性; 25、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26、生产力诸要素中起决定做用的因素是( ) A.劳动对象; B.劳动资料; C.劳动者; D.生产资料 27、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2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

8、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29、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 我们的启示是( )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30、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 A、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3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

9、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32.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3.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 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10、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3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 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认识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 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自有理性的外化 35、“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

11、.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 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决定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36、“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是( )。 A. 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 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 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37、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

12、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 A. 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 对人是否有利 C. 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 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38、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 D.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39、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

13、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40、“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 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二、问答题二、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 2.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原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3. 为什么说实践决定认识?如何

14、理解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5.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观点,做到以人为本。 6. 什么是价值规律?它包含哪些基本内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项的号码填写在下面答题框中相应请把正确项的号码填写在下面答题框中相应 的空格内的空格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每题 1 分,共 40 分)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DADCDACAB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CBCBADADC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BBBCDACD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ADBCCBCDBD二、问答题二、问答题(每题 10 分,共 60 分)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革命? 答:(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奠定了经济基础;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