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22946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茉莉花茉莉花教学设计思路、实践过程、实践反思教学设计思路、实践过程、实践反思第一部分:主要第一部分:主要设计设计思路思路音乐新课表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并根据个年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老师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茉莉花是小学音乐第十一册的内容,内容是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在此基础上教育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懂得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选择性。如果我们一味地照本宣科,很难令学生感兴趣,课堂就

2、显得空洞,失去了它的光泽。于是我根据他们的特点重新思考了茉莉花这个题材,决定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力,设计一堂充满美感的音乐欣赏课。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为了让学生感到从走进教室一直到走出教室,茉莉花的音乐都在他们的身边,一方面我收集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素材,因为如果只是让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乐曲,哪怕该乐曲再优美,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保持长久;另一方面,我在启发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为了音乐之外的其它东西,介绍音乐之外的有关背景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书上的内容很少,想要使其变得丰富,必须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涵。为此,几乎与茉莉花相关的音乐都被我收

3、集起来了,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奏的茉莉花、肯尼基萨克斯管演奏的茉莉花、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的茉莉花。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了巧妙的优化组合。如今的学生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探求能力强,他们期待的是信息量大的教学,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上那点点有限的内容教给学生,那学生是既不会满足也不会满意的。另外,让学生在学唱完歌曲的基础上去进行二度创作,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的潜质,并给予肯定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及协作精神。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实实践践过过程程我在设计、教授茉莉花的整个过程中,力图构建一个多方位视角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

4、氛围,并应用信息技术, 将这首简单易学的歌曲提升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并增强他们的自豪感。一、 直观教学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认识茉莉花这种花种的时候,出示花的图片,让学生能直观的认识茉莉花和它的来历,并直接导入四年级学过的茉莉花,并让学生聆听这首他们熟悉的歌曲,用它来进行练声,然后老师他再介绍以前学过茉莉花是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而来的,由此导出要学习的新课江苏民歌茉莉花,在学习之前让学生先聆听老师自弹自唱一遍,老师还用江苏方言演唱了第三段歌词,这样就更直观的让学生去了解了两首茉莉花的不同之处。这样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二、 尝试创编 增强协作能力在学习

5、完了这首歌曲后,老师给了意见给学生们,让他们对这首这么朴实这么优美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学生们分成了两组,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是以前学过的童谣,也可以是现在的一些流行歌曲等等,学生非常聪明,A 组的同学运用茉莉花的第一段歌词进行创编,是非常有广州童谣的数白揽的形式,B 组是用了一首广州比较早期的一首歌曲迎春花,学生们把茉莉花的第一段歌词编配到了这首歌曲中,很有老广州的特色,很巧合的是,两组同学都是用广州话来展示的,这样就更体现了我们西关文化的特色。增强了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三、 拓展延伸 提升审美能力在课的最后,老师让学生继续的去欣赏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让学生们开拓了视野,提升

6、了审美的能力。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实实践反思践反思这节课能基本体现音乐课标的基本理念;课前准备较充分;教学组织较严密,教学环节、时间的安排较合理、紧凑;教学目的较明确,基本达到教学目的,能突出教学重难点,也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安排也较合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本课存在以下一些不足。(1)教师能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略有欠缺。(2)教师还要注重评价,但有些语言过于生硬,建议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3)导入曲目茉莉花的选择与本课意境相符、较贴切,但导入的手段和语言过于简单,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较大的学习热情

7、。(4)各个环节的衔接有些突然,可以多用一些语言或其他手段来引导,让教学过程更自然、流畅。 茉莉花茉莉花 教学教学设计设计方案方案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六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得到拓展,参与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获得的信息也在增多,所以通过艺术形式和实践活动来表达茉莉花这首民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更有意识地将音乐人文融入的欣赏里。教学目标:1.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了解茉莉花的旋律享誉世界,让学生知道这首歌曲在音乐界中地位,并以此来教育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拓展他们的视野。2.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对比的方

8、法去理解新课,理解歌词,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并作出评价3. 知识与技能:能够流畅自如的演唱茉莉花,表达出人与花的情感。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学习习惯:六年级的学生在六年音乐学习中已经形成了自主、协同协作,对于新歌的学习都要先预习或者先收集有关的资料,学生们都形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升上六年级了,学生们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创造性思维也随之发展,所以他们对很多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对于一些新的事物,针对这样的心理特征,老师巧妙的让学生们课前去搜集有关茉莉花的资料,他们非常感兴趣;知识结构:学生们都

9、有很好的音乐基础,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老师在考虑到他们能力的同时,巧妙的设计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教学过程:一、境情一、境情导导入入 激激发兴发兴趣趣1、听音乐跟老师做律动。播放音乐:肯尼基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学生跟随老师律动)(设计意图:用肯尼基萨克斯演奏的茉莉花学生以前欣赏过,旋律非常的优美,非常适合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律动,在上课之前放松身心,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音乐课的意境当中来,并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做准备)2、介绍茉莉花(播放茉莉花 PPT)茉莉花是一种复瓣,

10、小巧玲珑,清香四溢。它原产于印度,宋朝时就传入我国,在江苏、扬州一带种植。茉莉花洁白、芬芳,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之情,传唱着许多赞美茉莉花的小曲(出示课题茉莉花)(设计意图:老师通过用茉莉花的图片来导入本课,直观的让学生从图片中认识茉莉花,老师描述茉莉花并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好像课室里充满了茉活动序列:1. 学生听音乐跟随老师律动2评价学生1. 学生从 PPT 图片中去认识茉莉花(配图两张)2. 老师介绍茉莉花1. 学生欣赏茉莉花老师提出问题,这首茉莉花是我们四年级时学过的,所以学生能够跟着音乐来模唱2. 老师用钢琴伴奏,学生用 LU 来模唱四年级学过的茉莉花3. 学生欣赏

11、老师自弹自唱江苏民歌茉莉花4. 学生评价老师的演唱莉花的美、白、香,达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音乐不但止是知识的学习,也是人文的学习。)二、自主感悟 探索新知1.欣赏童声合唱茉莉花2.用茉莉花的旋律来连声3.从这首茉莉花导入另外一首江苏民歌茉莉花4.老师示范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导入歌曲的学习(老师唱第三段歌词时运用江苏的方言来演唱,让学生从方言中去感受江苏美丽宜人的景色)5.播放视频江苏民歌茉莉花6.学生学唱新歌,看谱视唱7.理解歌词,老师提出问题(歌词里描述了什么?)8.学生学唱歌词9.分组唱歌(老师提出要求,唱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去演唱)三、尝试创编 培养合作能力1、茉莉花的旋律唱遍大江南北,

12、歌5. 学生观看视频江苏民歌茉莉花6. 学生视谱,老师提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型( 、 、 )7. 学生描述自己在课前收集的一些资料(老师提示江苏人讲话特别的好听,连吵架都像在唱歌一样,美丽的江苏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之称,所以演唱茉莉花时要强调学生的咬字和音准,唱出茉莉花的美和香。 )1. 学生分组创编2. 分组展示A 组:用广州荔湾西关的数白揽(用茉莉花的第一段歌词去创编)(老师评价)B 组:用广州早期的一首流行音乐好一朵迎春花来进行二度创编。 (老师评价)3. A 组和 B 组两组合作展示(学生互相评价)1.茉莉花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传唱,艺术家们把茉莉花改编成了不同的形式,词朴实,但表达

13、了人们爱花惜花,向往美好生活的感情。老师让全班同学分组把茉莉花的歌词在进行二度创作 四、拓展视野 提升审美素养1.聆听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奏的茉莉花2.观看视频 03 年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茉莉花五总结本课(略)让学生去欣赏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拓宽了学生们的艺术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审美素养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应用思路:1、情景导入音乐课,播放肯尼基的茉莉花导入学习,使用图片,认识茉莉花2、创设情景聆听童声合唱茉莉花及江苏民歌茉莉花3、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奏茉莉花及视频宋祖英维也纳演唱的茉莉花制作评价方法:1. 小组之间的评比2. 同学之间的讨论,老师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3. 老师直接给学生们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