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22388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聚醚多元醇的生产与市场现状分析供稿人:瞿丽曼 供稿时间:2005-1-5聚醚多元醇是环氧丙烷的重要衍生产品,是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聚醚多元醇(PPG),以多无醇或有机胺为起始剂,与环氧丙烷聚合物(或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物)反应制得,是目前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主要产品;第二类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OP),以 PPG 为母体经乙烯基单体接枝聚合制得的改性聚醚多元醇品种;第三类由四氢呋喃均聚或共聚而成的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PTMEG),主要用于聚氨酯弹性体和纤维等高性能产品。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

2、集中于几家大公司手中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主要集中于几家大公司手中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较为集中,主要掌握在几家大型跨国公司如陶氏化学、拜耳、巴斯夫、雷普索尔和壳牌化学公司等手中,相关公司年生产能力见表 1。表 1 全球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公司年生产能力,kt/a陶氏化学(包括埃尼化学)1338 拜耳/莱昂得尔化学1224 巴斯夫445 雷普索尔200 壳牌化学195 旭硝子140 亨斯迈139 其他1236 合计4917生产商不断扩产以提高产能生产商不断扩产以提高产能近年来雷普索尔公司、壳牌荷兰化学公司等纷纷扩产以提高聚醚多元醇的产能。其中雷普索尔 YPF 公司己计划使西班牙塔拉戈纳的环氧丙烷装置能力

3、到 2005 年扩增 60kt/a,该装置能力将提高到 280kt/a。扩能的大部分将用于扩大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生产,届时该公司聚醚多元醇的生产能力将从现在的 200kt/a 扩增至 2005 年的 250 kta。雷普索尔YPF 公司在帕尔托拉诺也拥有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装置,年产能力为 70kt/a 环氧丙烷和 70kt/a 聚醚多元醇。壳牌荷兰化学公司(SNC)在荷兰佩尼斯的聚合物多元醇新装置于 2003 年第 3 季度投产,该装置生产 50kt/a 高质量、高固体含量的苯乙烯-丙烯脂共聚体多元醇,以满足家具、床垫和汽车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要。壳牌公司将继续投资南海石化联合企业(壳牌与中海油石

4、化投资公司的合资企业),建设 550kt/a 苯乙烯单体/250kt/a 环氧丙烷装置和185kt/a 多元醇装置,定于 2005 年投产。届时将使壳牌化学公司的环氧丙烷总能力提高到 1130kt/a,同时佩尼斯基于苯乙烯的 12kt/a 聚合物多元醇装置将停产。2005 年全球生产能力将达到 5.4Mt,消费量将达到 4Mt 多,亚太地区需求增长速度更快,2005 年将达 1.23Mt 左右。下表列出了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表 2 世界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和需求 kt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产能4875508552155205540554155415

5、需求3512365038784123438346624960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现状我国聚氨酯制品的产量 2003 年已超过 100 万吨,2005 年将达到 120 万吨。随着聚氨酯的迅速发展,我国聚醚多元醇的产量将增加到 2005 年 35 万吨,而需求将相应增加到 60 万吨。2003 年我国聚醚主要生产企业及生产能力如表 3。其中上海高桥石化化工三厂 2001 年聚醚多元醇产能达 8.5 万吨,2002 年又增加 5 条生产线,产能达到 12 万吨。高桥石化公司年产 8 万吨聚醚项目又于 2004 年开工。项目初步分为两期,2004 年项目增扩 4 万吨,基本实现

6、15 万16万吨的年产销量。2006 年启动二期,继续增扩 4 万吨产能。争取在 2007 年实现产销量 20 万吨。锦化化工集团聚醚多元醇能力己达 12 万吨/年(环氧丙烷能力 12.5 万吨/年),现有 40 多个牌号聚醚多元醇可用于各种用途。山东东大化工集团经扩能改造,2003 年聚醚多元醇产量达到 10 万吨。天津大沽化工公司 2002 年 12 月投产成功 2 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2003 年福建湄州湾氯碱公司投产了 4 万吨/年聚醚多元醇厂。近两年来江、浙、鲁、冀相继又上了一些万吨级规模硬泡聚醚多元醇民营生产厂家。江苏绿源新材料公司于 2004 年初建成 1.5 万吨/年聚醚多

7、元醇装置。截至2004 年 6 月,我国聚醚多元醇生产能力已达 60 万吨/年以上。广东惠州与壳牌公司合资的 18.5 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也已启动。估计我国聚氨酯工业聚醚多元醇将很快自给并达到饱和。另外,许多大型公司通过收购中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直接投资中国聚醚多元醇制造业,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新的压力。表 3 我国聚醚多元醇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公司产能高桥石化三厂12 万吨/年锦西化工集团公司12 万吨/年山东东大化工集团公司10 万吨/年天津石化三厂6 万吨/年金陵石化化工二厂4 万吨/年福建湄州湾氯碱公司4 万吨/年浙江太平洋化工公司4 万吨/年南京红宝丽公司3 万吨/年九江化工厂2

8、 万吨/年沈阳石化厂1 万吨/年我国聚醚行业前景然看好我国聚醚行业前景然看好目前中国聚醚多元醇现国内生产量尚远低于市场需求量,中国聚醚多元醇工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前 10 年内已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市场继续看好,需求持续增长。鉴于国内需求量超过供应量,世界主要生产商正寻求在中国生产和销售聚醚多元醇的发展商机,已有不少跨国聚氨酯原材料公司拟投资几个大型聚醚多元醇装置,拜尔聚氨酯(上海)子公司将规划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 28 万吨/年聚醚多元醇装置,中海油与壳牌合资的南海石化联合企业 18.5万吨/年聚醚多元醇项目也已启动,可望于 2005 年底建成,这将很快改变中国的生产现状,我国聚氨酯工

9、业用聚醚多元醇很快将自给并呈饱和状态。中国加入 WTO 后,进口配额制逐步取消,国内聚醚多元醇生产商面临严峻挑战,提高竞争能力迫在眉睫。原料来源稳定 国内聚醚生产所需环氧丙烷供应不足,部分依赖进口解决,主要进口国为新加坡和日本。由于日本住友化学公司的单产法环氧丙烷新设备顺利投入生产,并满负荷运转,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输送量。数据显示,2003 年上半年国内从日本进口环氧丙烷共 20724t;7 月份出现明显增量,达到 8024t,成交价格集中在 690-710 美元/t。能从国外市场稳定采购价格相对较低的环氧丙烷来满足国内聚醚生产需求,这对国内企业无疑是个利好消息。 消费构成多元化 1998-2

10、003 年,我国聚醚 73%的消费是用于制造弹性泡沫(软泡)料,其余大多用于硬泡生产。虽然硬泡消费大大低于软泡,但其应用正在快速增长,年消费量已由 1997 年的约 13 万 t 增加到了现在的 16 万 t。我国硬泡的消费情况是:约 56%用于冰箱、冰柜和冷库领域,25%用于建筑行业。发达国家 49%的聚醚是用于建筑行业,聚醚在我国建筑行业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由于涂料、胶粘剂、密封剂、弹性体等产品市场快速增长,聚醚在该领域将会大有作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聚醚在车用聚氨酯部件中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聚醚消费结构逐渐走向多元化,已成为该行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抢占先机,拓展

11、国外市场 2003 年我国共进口聚醚 29.7 万 t,同比增长 35.1%。从品种上看,由于国内普通品种的产品质量已经基本与国际市场相当,因此软泡聚醚进口量不大,基本以高档产品为主。2003 年经营聚醚进口的企业共计 1162 家,进口额最高的 25家进口商的进口数量占总进口量的 58.87%。主要进口商为深圳市宝安外经发展有限公司(占进口量的 7.52%)、深圳乐意液体仓储有限公司(占进口量的 4.84%)、深圳龙岗区对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占进口量的 4.06%)等。2003 年我国出口聚醚 6.1 万 t,同比增长 19.03%。聚醚出口商共计 119 家,前 10 位出口商出口量占总出

12、口量的 83.11%,主要有深圳乐意液体仓储有限公司、GE 塑料上海有限公司、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日超工程塑料(深圳)有限公司等。1997-2003 年我国聚醚进出口统计见表 4。 表 4 1997-2003 年我国聚醚进出口统计 t 年份 进口 出口 净进口量 年增长/% 1997 101688 8572 93116 42.79 1998 104907 11843 93064 -0.06 1999 157436 25365 132071 41.91 2000 190920 27090 163830 24.05 2001 178929 34192 144737 -11.65 2002 219900 51453 168447 16.38 2003 297191 61243 235948 40.07 (数据来源:ISI 数据库)目前,虽然国内聚醚出口量不大,但已经开始起步。拓展国外市场对消化过剩产品、平衡供需以及提高产品自身的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针对性地拓展国外市场(目前主要是亚太地区)是国内大型生产商需要考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