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223849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灰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个诚实的孩子。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联系上下文读懂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多媒体: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1、看图说话:1、书空课题,注意笔顺:“灰雀” ;2、交流灰雀: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只灰雀的?(画出相应句子)3、背诵:这幅生动的画面仿佛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再加加油,把它印在脑子里,怎么样?同学们都很棒,其实背诵也是一种

2、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4、看到这么可爱的小精灵,你有什么想法吗? 二、导读激情列宁喜欢灰雀:1、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欢灰雀,你知道还有谁也喜欢他吗?从哪看出来的?准备内容:第一自然段:借助比较句子理解重点词语“每次都” “经常”的作用。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找遍了”体会列宁急切的心情。第 3-10 自然段:从对话中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心、惋惜,达到体会助读的目的。2、引导概括。师: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喜爱!师: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儿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男孩捉回家去了!)孩子为什么捉走灰雀?(他喜欢灰雀。 )师:列宁

3、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请大家讨论讨论!师:我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师板书: 男孩喜欢灰雀1导读激情,深入体会。师: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边读边体会。(多媒体字幕:310 自然段内容。 )(师导读,生接读。 )师: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师:注意体会列宁着急的心情。再来一次。师: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我没看见。 ”师:可怜的小生命究竟怎样了,列宁担忧地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师:列宁爱鸟的情触动了孩子的心那

4、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师:面对孩子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师: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师:真像孩子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师:列宁爱鸟的情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他坚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师:是谁让孩子懂得了真爱?(列宁)师: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孩子决定怎么做?(放鸟归园)2分角色朗读。(1)全班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列宁说的话,一组读男孩说的话,师读叙述语。(2)去掉叙述语,直接朗读“对话” 。(3)师:这一老一小的话多有意思,你们也和孩子一样懂

5、得了真正的爱鸟吗?谁体会得好,想读好这段对话?学生起来邀请伙伴同读。(4)同桌对读,再分大组对读。列宁爱孩子(多媒体动画:列宁和男孩在看三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唱歌。 )1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注意看列宁的表情,列宁为什么微笑?为什么说孩子是诚实的?列宁为什么问孩子,而问灰雀?师:你多了解列宁的心啊!是啊,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列宁爱孩子,幽默的话里含着多么深的爱,读师: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高兴吧!拿起书来,高高兴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四、总结

6、学完课文,你想对这幅板书图说句什么话吗?学生自由交流感想。板书设计 : (右图)教学后记:设计完这一堂课,自认为结合了众家之精华,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而从课堂上下来才知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本节课有三个不足:1、 课堂常规不到位。开学初,对课前准备、课堂坐姿、端书写字姿势都有明确规定,在前一周也有很大程度的改进。但有时上课也因为顾及课堂内容的完整而忽略了这些环节的整顿。本节课,当面向其他教师呈现时,有同学临时找笔、搞小动作等,便有一种家丑外扬的感觉。所以,这是目前最迫切需要整顿的,也是本节课部分环节中,学生与老师思维脱节的原因所在。2、 多媒体运用结合程度轻。在设计备课时,对多媒体要求不高。先

7、是通过一幅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在指导学生说话的同时,引入本课教学;然后,利用课件中三只灰雀少了一只的变化,让学生自主质疑;最后,让学生观察列宁与男孩对话的图片,分析人物的表情,体会人物的心理。课堂上,同学们确实对图片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图片的呈现对本课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通过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设计中,老师采用口述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出不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试想如果利用投影,分别将两句话呈现出来,对比感一定会更加强烈,也利于学生通过读来进一步体会;另外,在分角色朗读中,让去掉旁白的分角色练习,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呈现,效果会比学生看自己的书体会更好。3、 情感共鸣不尽人意。总觉得课上有时候老师很激动,而学生却无动于衷;老师的任务下达后,学生没有感觉。想必与课堂常规有直接关系。也与老师在布置任务的表达有关系,今后的教学中力求说明白而不罗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