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191834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确保今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在全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经验总结工作网上会议上的讲话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 韦祖汉(2005 年 7 月 13 日)同志们:近几年来,我区遭受长时间连续干旱,今年 6 月初以来,我区又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给当前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今天召开全区下半年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网上会议,目的是总结交流今年上半年全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经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目标,落实措施, 进一步抓好下半年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全区粮食恢复发展目标的实现。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总结经验,肯

2、定成绩2005 年是新阶段粮食恢复发展的第二年,是缓解粮食供求矛盾、确保 3 年实现粮食恢复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是多灾重灾之年,两三年连续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严重为历史罕见,给各地粮食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今年上半年相当部分地区无水播种,无水办田,有的地方即使播了种,也无法插秧。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级农业部门积极行动,迎难而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抓粮食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一)防灾减灾意识有所提高,季节观念明显增强。今年年初,全区水库有效蓄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明显偏少,在春耕用水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各地因地制宜采取

3、措施抗旱保春耕,千方百计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使全区上半年粮食播种面积没有因灾减少,季节也没有因灾推迟,较好地完成了计划任务,为全年粮食增产打下良好基础。据农情统计,全区早造粮食播种面积 2428.9 万亩,比去年同期(农情统计)多 58.86 万亩,其中早稻实插面积 1455.0 万亩,比上年同期多 27 万亩,其中杂交稻面积 1130.2 万亩,占早稻面积 77.7%,比上年多 54.9 万亩;优质稻面积 1156.2 万亩,占早稻面积 79.47%,比上年多 86.5 万亩;全区春种旱粮作物面积 973.9 万亩,比上年多31.86 万亩,其中春玉米 625.29 万亩,多 30.78 万亩

4、。如桂平市石咀镇旺龙村千亩低水位早稻避洪综合增产技术应用示范片,在 2 月5 日前全部播种完毕,并在 3 月 12 日开始抛秧,3 月 25 日完成抛秧,成为了今年广西早稻“第一播” 、 “第一抛” ;玉林市春播春插完成时间还比往年提早一周;横县校椅镇易旱田在春节前就已将第一造甜玉米播种完毕。(二)适应性种植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民接受。过去,要改变农民的老观念最难,今年,由于各级农业部门宣传发动、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得好,许多农民已经开始转变了观念,不再一味等天下雨才播种,而是果断及时早播或及早改种适宜的旱粮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据各市农业局统计(未包括崇左市统计数,下同),全自治区上半年水田抗旱改种面

5、积达到 73.93 万亩,避涝早播早熟早稻 85.95 万亩,是历史上推广适应性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三)防灾减灾工作获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成效。横县稻田改种的第一造甜玉米已在 5 月中旬开始陆续采收鲜苞上市,亩产值达到9001000 元,减去投入成本 500600 元,亩纯收入 400500 元,目前又种上了第 2 造甜玉米,全年种植 4 造甜玉米或 3 造甜玉米+冬菜,亩产值达 4000 多元。桂平市郁江、黔江、浔江两岸有 13 万亩低水位田,今年全部实行早播、早插、早收,6 月 12 日开始陆续成熟收割,其中 1.6 万亩在洪水到来之前已收割进仓,平均亩产还达到了 460 公斤,达到了避

6、灾增产的目的,另外 0.5 万亩成熟早稻在灾后收割,收成仍有 4-5 成,减少了灾害损失。假若今年的洪水与正常年份一样到 7 月份才发生,我区桂平、苍梧、平南等地有更多的沿江低水位田能够在 6 月下旬收获,可以避过洪灾。总之,大灾之年成绩来之不易,归纳起来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领导重视,及早行动。今年我区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粮食生产及农民增收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元月,自治区农业厅召开了全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网上工作会议后,各级农业部门纷纷行动起来,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当地灾害发生规律,因地制宜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 2005 年粮食生产防灾减灾

7、工作实施方案,并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如玉林、钦州、贺州等市农业局在元月份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春耕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会议,河池等市农业局及时向各县下发了2005 年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意见 ,桂平市委、市政府及时果断组织全市实施 20 万亩粮食防灾减灾综合增产项目,把20 万亩粮食防灾减灾计划任务与双文明目标挂钩,层层签订责任状,将计划任务落实到各有关乡镇。2、大力宣传,全面发动。各地充分利用新闻广播、电视电台、网络媒体等舆论工具,以及板报、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业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做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不少县(市)的农业干部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利用晚上群众空闲时

8、间,克服了农村缺电等许多困难,带资料进村上门与各农户心交心的做工作,把防灾减灾情况和有关技术措施与农民零距离宣传和培训,使农民群众坚定了信心和决心,积极改变传统的种植习惯。3、大搞示范、落实技术。据 13 个市农业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各市共建立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示范样板点 286 个,示范面积 16.65 万亩,其中千亩连片的不少,不仅示范点多,面积大,而且示范内容丰富,能够做到将防灾减灾示范片建设与示范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改革耕作制度、优化品种搭配,以及示范推广免耕栽培、防寒育秧、旱育秧、玉米育苗移栽、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结合起来,通过示范,不仅可以带动面上生产,还为

9、今后推广防灾减灾技术积累了经验。4、引进企业,推进发展。各地在开展适应性种植的同时,积极引进企业和能人,实行规模种植,开拓销售市场,发展订单农业,延长产业链,培育优势产业的发展。横县引进“南宁金牌帆船食品有限公司”和“周进奶水牛园区”后,当地所生产的华珍超甜玉米全部用于加工玉米罐头,甜玉米秸秆和玉米芯用作奶水牛饲料,极大地促进了甜玉米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将 7 万多亩的易旱水田改种了甜玉米。万德米业公司、桂平粮油贸易总公司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分别与桂平市 20 万亩粮食防灾减灾项目实施的部分乡镇村队农户签订了优质稻收购合同 5 万多份,从而使重灾区也能够成为优质稻生产基地。二、认清形势,提高

10、认识,进一步增强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今年上半年,我们虽然在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楚看到,我区在防灾减灾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最主要的有:一是个别地方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对防灾减灾工作不够重视,宣传力度不强,示范工作不落实;二是目前我区避灾技术推广程度不高,据全区 13 个市统计,上半年正常年份易受灾面积有 726.51 万亩,而今年积极主要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的只有 163.43 万亩,也就是说仍有 77.5%的易受灾面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预防灾害的发生;三是防灾避灾技术措施仍有待于改进和提高,如以往的低水位田早稻避洪技术的实施,已经无法成功避

11、过象今年这样的洪涝灾害。另外,改革耕作制度模式不多等等,总之,许多防灾避灾的技术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问题,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由对抗性的生产转变为适应性的生产,努力避免或减少灾害损失。(一)正确估计今年农业生产严峻形势1、部分地区早造受灾严重。今年我区遭受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灾害,各灾区群众受灾损失十分严重,据我厅 6 月 30 日统计,全区共有 85 个县、863 个乡镇、16742 个村屯先后受灾,受灾农业人口992.55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721.86 万亩,其中成灾 408.53 万亩,绝收 200.03 万亩。由于目前正值我区水稻

12、抽穗杨花和玉米成熟的时期,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受灾最为严重。全区粮食作物受灾面积481.41 万亩,其中水稻受灾面积 300.53 万亩,玉米受灾面积126.33 万亩,上半年粮食因灾损失严重。另外,据各市农业局统计,我区正常年份的下半年易受灾面积面积有 700 多万亩,占粮食耕地面积的 25%以上。2、夏收、中稻插秧进度慢。目前,我区已步入“双抢”时节。早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已陆续收获。但由于今年前期干旱,使生产进度推后,加上近期降雨较多,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至使夏收进度比去年稍慢。据 7 月 8 日农情统计,全区已收早稻 76.72 万亩,比上年(2004 年 7 月 9 日,下同

13、)少 3.89 万亩,占应收的5.27%;已收玉米 224.02 万亩,比上年多 28.18 万亩,已收大豆114.52 万亩,比上年少 3.5 万亩。已插中稻 198.22 万亩,比上年少 9.54 万亩。3、晚稻种子到户率较低,存在结构性、局部性缺种问题。目前全区感光型的晚稻种子缺口较大,据农情 7 月 8 日统计,全区已备晚稻种子 2297.9 万公斤,占需用种量的 92.34%,比上年少 140.9 万公斤;其中已备杂交稻种 1564.41 万公斤,已入户 1197.1 万公斤,优质稻种已备 1756.4 万公斤,比上年少 64.5 万公斤,已到户 1411.4万公斤,占需用优质稻种量

14、的 73.82%。晚稻浸播种 729.05 万公斤,仅占应播种量的 29.29%;晚稻插秧 8.91 万亩,比上年少 7.33 万亩。可见,我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计划目标的困难很大,尤其是下半年粮食增产的任务十分艰巨。尽管下半年我区农业生产形势严峻,但对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也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支持广西做好防汛抢险和救灾工作,当前全区各行各业和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奋力做好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同时,国家正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有信心夺取抗洪救灾的胜利,有决心夺取下半年粮食增产丰收,把早造因灾造成的损

15、失弥补回来。(二)充分认识抓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粮食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始终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利剑” 。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问题非常重视,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我区 2004 年粮食生产的恢复力度不大, 今年上半年又遭受特大灾害,我区粮食产需缺口将不断加大,我们农业部门责任十分重大。虽然自然灾害发生不可避免,但如果我们做好了防灾减灾工作,将可以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深刻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领导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把党中央、

16、国务院的关怀化为实际行动,并落实到恢复灾后农业生产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去,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战胜困难,迅速组织恢复灾后生产,确保今年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任务完成。三、立即积极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抓好下半年粮食生产防灾减灾工作2005 年,全区计划粮食播种面积 5010 万亩,总产达到 1560 万吨,其中下半年全区粮食生产的指导性计划是:播种面积 2760 万亩(含马铃薯) ,总产量 812 万吨。为实现以上目标,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抓好当前抗灾救灾工作。当前我区的抗洪救灾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抗洪救灾形势依然严峻,而且近两、三个月是我区汛期、暴雨、台风相对集中时期,也是病虫草鼠害的多发季节。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认真总结前一阶段抗洪救灾的经验,更扎实地做好下一步的抗洪救灾工作,做到再动员、再鼓劲、再部署,把抗灾救灾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做好主汛期抗灾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区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现场会会议精神,各地要严格按照张明沛厅长在会上的指示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