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118362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习题集(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发动机原理习题集第 1 章 发动机的性能一、解释术语1、指示热效率 2、压缩比 3、燃油消耗率 4、平均有效压力 5、有效燃料消耗率 6、升功率 7、有效扭矩 8、平均指示压力 9、示功图二、选择题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2、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3、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B、气体膨胀的功为基础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

2、为基础4、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5、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6、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基础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基础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基础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基础7、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8、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

3、、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9、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10、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 (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11、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12、汽油机实际循环近似于下列理论循环的 ( )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13、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范围为 ( )A、4 7 B、7 11 C、11 15 D、15 2214、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近似于下列理论循环的 ( )A、混合加热循

4、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15、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 )A、做功行程结束 B、排气行程终了 C、压缩行程初期 D、进气行程中期16、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17、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假设前提是 (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三、填空题1、P-V 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 _。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过程。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四

5、 冲程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利用的有效程度。6、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相同,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 。7、具有相同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 。四、判断题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 五、简答题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区别。2、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 3、发动机的指示指标

6、有何作用?六、综述题1、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2、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七、计算题1、测量得到某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e 130 ( kW )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 35 ( kg / h ) ,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 be 。2、某汽油机在转速n 5000 ( r / min )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e 120 ( kW )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eq。第 2 章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一、解释术语1、配气相位 2、气门重叠 3、充气效率 4、可变技术 5、残余废气系数二、选择题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

7、启时期2、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 )A、进气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排气损失 D、机械损失3、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4、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5、充量系数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 )A、机械效率 B、流动效率 C、换气效率 D、容积效率6、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

8、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7、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 ( )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C、高于音速 D、亚音速8、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从气门开始打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9、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 ( )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和音速无关10、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9、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11、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 。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量系数12、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也包括 ( ) A、燃烧损失 B、传热损失 C、换气损失 D、机械损失三、填空题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 和 。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排气损失包括 和。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4、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_。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角度中,_ 对充量系数的

10、影响最大。四、判断题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量系数的影响最大。 2、从排气门打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 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 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残余废气密度大,残余废气系数上升。 5、充量系数总是小于 1 的。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 T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 Ts 。 五、简答题1、用什么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为什么?2、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什么?3、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4、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 T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 Ts的原因是什么?5、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2、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六、综述题1、充气效率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主要因素。七、分析题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2、请讨论减少换气损失的措施。第 3 章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一、解释术语1、燃烧速度 2、火焰速度 3、汽油机滞燃期 4、着火延迟 5、过量空气系数 6、空燃比二、选择题1、汽油机爆震燃烧的根本原因是远端混合气 ( )A、被过热表面点燃 B、因温度过高自燃 C、受火焰传播燃烧 D、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