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12950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试析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摘要有效的激励离不开正确的指导,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应用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价值。关键词激励 激励理论一、激励的概述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是指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当激励一词应用于管理,激励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激励作为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活动,它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厚非的作用。首先,激励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能。其次,激励可以使员工形成团队精神,使员工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最后,激励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使企

2、业管理更有条有序。二、几种主要的激励理论(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逐渐增强,一个层次的需要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二)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企业调查中发现,导致对工作满意与不满意的事件是截然不同的。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这些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故称为保健因素。与此相反,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这些

3、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称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说都是起作用的,只是其影响的程度不同。(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亲和)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它是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驱力。权力需要是指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而归属需要则是建立友好亲密关系的需要。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维克托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这一理论,他认为,人的固定要求决定了他的行为

4、,行为方式。工人的劳动是建立在一定的期望基础上的,这样就可以在个人活动与其结果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弗洛姆提出一个公式:激励程度=效价期望。其中,激励程度是指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效价是指个人对所预期的结果的评价高低,即个人在主观上认为结果能满足需要的程度;期望是指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某种结果和结果满足需要的概率大小的经验性判断。三、激励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各种激励理论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它们分别强调了激励的不同方面。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可以创造有效的激励方式。以下我们将结合上述各种理论,对几种激励方式作以探索。(一)物质激励物质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物

5、质追求和经济利益,也是保健因素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所以是永远不能忽视的。在此,物质激励主要指工资、奖金、福利等基本待遇。(二)工作激励工作激励是指通过修正员工的行为、工作时间、工作设计来规范并激发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法。让员工参与商讨与公司有关的行动,会满足员工的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对工作进行规划,使工作丰富化,最终使员工感到工作的意义和赋予的责任。(三)目标激励目标激励就是指组织中大家共同制定组织的目标,并由此确定组织成员的分目标,使组织成员通过完成各自的分目标来完成组织的目标做贡献的一种激励方法。实施目标激励时要注意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太高,这样才能使员工

6、有信心不断努力,才能挖掘一个员工最大的潜能。(四)文化激励文化激励是通过组织文化的塑造,以此来培养成员的共同信仰、共同的目标,使组织成员能够主动积极地为组织目标所奋斗。文化激励主要包括:1.价值观激励。良好的价值观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并对每个成员的目标和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2.榜样激励。鼓励和奖励工作杰出的员工,使其成为组织中其他员工学习的榜样。通过奖励榜样,激发员工的斗志,鼓舞员工的士气,最终使所有员工积极努力地工作。3.荣誉激励。通过给予集体荣誉培养集体意识,从而产生自豪感和光荣感,形成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力量。各种奖励和管理制度,要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形成,以形成竞争力。【参考文献】1芮明杰.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2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3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5.4俞文钊.管理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9.5张钢.管理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