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116069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现代诗与当代造园艺术融合的设想崔 浪(湖南文理学院 城市规划 07102 班 常德 415000 指导老师:姚玲玲)摘摘 要要 : : 从现代园林设计注重其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的特点,以及某些造园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滥用,借鉴古代诗词在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运用,挖掘现代诗独特的魅力与其文化历史价值,提出了对现代诗在当代造园中的运用的粗略设想。关键词关键词:现代造园艺术 ; 古诗词 ; 现代诗; 设想Modern Poem And Contemporary Landscape Gardening Art Fusion Tentative PlanCui lang(Hunan University of

2、 arts and science Urban Planning Class of 07102 Guiding teacher: Yao lingling )Abstract: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current relevance characteristic from the modern botanical garden design, if as well as certain landscape gardeners to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abusivene

3、ss, the model ancient times the poetry in the classical botanical garden landscape utilization, the excavation modern poem unique charm the cultural history value, proposed to the modern poem in the contemporary landscape gardening utilization sketchy tentative plan.Key words: Modern landscape garde

4、ning art ; ancient poetry; Modern poem; tentative plan中国的现代园林是在外来文化借洋枪洋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在洋思想,洋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殖民形式的园林创作。当 1906 年在无锡,金匮两县筹建的“锡金公花园”算是我国自己建造的最早园林了。于是造园家在饱受“崇洋媚外”的批评之后纷纷探讨,寻求“古为今用”之路,竭力将中国古典文化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因为园林只有有了文化,才有了“神”她才是活的,才会具有生命力!这无疑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但是所谓的“故为今用”同样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诸如将古代的诗词生搬硬套的强加在自己的设计中,诸如屈原陶渊明等等

5、会出现两个故乡,甚至三个,诸如在无法考证的时候设计者往往将主观意愿强加于先人 然后在自圆其说. 不得不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亵渎。当我们费尽心思的去挖掘那些古代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不走一条捷径,或许现代诗便是捷径的一种?1 1 现代诗的文化历史价值现代诗的文化历史价值现代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2体裁。其含义包含三个方面(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其流派主要有新月派,朦胧派,九叶派等,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风格或写实,或象征,或抒情。 “诗”者皆因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 “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

6、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因此现代诗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未曾开发的潜能。 正是因为现代诗的这些特点和内涵,以及他 产生的时代背景,她更能够引起当代人的共鸣。如果在园林中融入现代诗, 不论是有形的诗,还是无形的神,一方面能够勾起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过去的回忆,另一方面 也不会让人觉得像古诗词那样遥远而不真实。同样像现代诗人的代表人物徐志摩,艾青,戴望舒,闻一多, 海子,顾城都是我们熟悉而喜爱的诗人,他们影

7、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离我们更近,我们也会觉得更亲切,我们也需要铭记他们生活的年代中国的近现代,不断崛起历经坎坷的时代。2 2 借鉴古诗词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借鉴古诗词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将现代诗运用在造园艺术中,并不意味着不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的造园手法。我们同样需要借鉴古诗词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我大致将其分为三种:2.12.1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与诗词意境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与诗词意境的融合例如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声。诗中以“古寺、高林、曲径、禅房”描写清古寺的自然环境,古寺庙中清幽、恬淡的意境扑而

8、来;“山光、鸟性、潭影”又把寺庙所处的优自然山川得以题写,同时展现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境,把空灵的意境推进了一步;最后, “寂、钟声”静与动的对比,把“空寂”的意境推向极致使意境的层次无限深远。2.22.2 古诗词与古诗词与“人文氛围人文氛围”的营造的营造一提到园林的“人文氛围”,不少人会想到绍兴的“沈园”。因为沈园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南宋词人陆游的那篇钗头凤,及百年来人们根据陆游原作改编的戏剧,使沈园声名远播,百年流芳!相传,陆游年青时与表妹唐琬相爱成婚,郎才女貌。不料,陆母不喜唐氏,强令唐琬改嫁。数年后,陆游偶游沈园,不期与唐琬相遇。此时,二人都有他属。唐琬置酒相待,陆游旧情复燃,

9、百感交集。在壁上题写了钗头凤词:“春如归,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等句。 四十年后,陆游又重游沈园,故园依旧,人面全非。不由感慨万分,又写下了题为沈园的诗词:“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惊鸿照眼来。春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猗吊遗踪一泫然”,这是一段催人泪下的“儿女情长”故事。32.32.3 古典园林的取名与诗词古典园林的取名与诗词颐和园排云殿的“排云”二字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湖岸边上的“云辉玉宇”牌楼表示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

10、建筑相辉映的世界。牌楼的南面匾额上写著“星拱瑶枢”,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众星拱卫的神仙之地”。在排云门前,除立有两只造型生动、铸造精美的铜狮之外,还有两侧各摆放了六块不同形态的太湖石,喻意为十二生肖。在长廊西端湖边有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借用了我国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说的一句话:“夫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乾隆建造一艘永不能覆的石船,象徵清王朝的江山永远不会被水覆灭。镜桥取意于唐代诗人李白“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句;练桥取意于南朝诗人谢眺“澄江静如练”的诗句;柳桥取意于杜甫“柳桥晴有絮”的诗句。玉带桥是六桥中的唯一高拱石桥,通体洁白、柔和、匀称,恰如一条玉带,最富盛名。乾

11、隆在咏玉带桥时有“玉河高跨入明湖,春水初生春末都”等诗句。“谐趣园”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战国时代人物)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3 3 现代诗在园林中的运用的设想现代诗在园林中的运用的设想我们同样可以从古典诗词在园林中的运用的三个方面着手。3.13.1 现代园林空间与现代诗意境的融合现代园林空间与现代诗意境的融合例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现代园林空间

12、有时不可能像古典园林那样蜿蜒曲折,人们在高压之下更希望的是简洁明朗的休闲空间。一座桥,一座楼,明月,梦,再加上你,简简单单的几个元素,让你在繁杂的都市生活中不知不觉进入属于你的世界。这样的情境并不会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么遥远。再例如顾城的远远和近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看似不存在在的,其实是被意境给淹没了,是一种最难创造的空间感了。现代诗有时比古诗词更加抽象,那种氛围的营造不着痕迹,浑然天成。43.23.2 现代园林的历史文化情结现代园林的历史文化情结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应该说我们的父辈对中国现近代史是感受和体会最深的,

13、而现代诗正是在那个时候萌芽发展的,那些诗同样承载了许多人的情感。而从现代园林中人们很难再想起那段历史,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而现代诗恰好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海子的面朝大海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给每一条河 每一座山 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诗反映了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人的无可奈何。这也会是当代人会有的情绪。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传递这种信息,让人们想起那些让人感觉美好,富有智慧的东西。再如闻一多的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

14、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我们平时做景观总是情调水要做“活”的,但是倘若我们在某处做一潭“死水”是不是会别具一番味道,是不是更能够勾起人们的遐想?是不是更想了解那个已经远去的时代?3.33.3 现代诗与景观取名现代诗与景观取名人总是会审美疲劳的,当我们一次又一次从古代诗词那里牵强的借用时,虽然韵味还在,但总会觉得不新鲜,总觉得这种古代与现代的对话似乎太遥远了。而现代诗有很多的流派,都有据可寻,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性质,不同主题的景观选择不同的流派,用他们的某个字,某个词,乃至某句话作为景名,其点景的效果应该不会逊色。这也会更符合当代人的一种需求,因为他们的感情是延续的。拿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说

15、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心头荡漾”“一船星辉” 作为水景的名称,用“青草更青处”“软泥青荇”作为大草坪的名字,甚至用“挥袖”当作林荫带。再比如说“残红”“晚霞斜挂”“凹凸的砖骨”“雨巷”“艳影”“柳絮不飞”“山岗高出”等等。这些景名同样具有诗意,但比古诗更通俗, 更亲切,何乐而不为呢?54 4 结语结语综上所述,现代诗在当代园林中的运用是一条可行之路,是将文化有机的融入设计的一条捷径,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或许设想终究会有付诸行动的一天,我期待着!以徐志摩的诗作结吧“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刘沫,刘艺等 .试论中国古典园林与古典诗词之融合N.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第三卷第一期2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味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4饶三春,龚瑛.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与意境J.华中建筑,2008, (2).5余江玲.中国古典文学现代意义初探J.文学教育,2009, (5):32-336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