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课的标准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41102072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堂好课的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堂好课的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堂好课的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好课的标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堂好课的标准点击数:1104 次 录入时间:2008-12-5 9:46:00 编辑:zhaomin11什么是一节好课?评价一节课是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此问题,却还没有一个确实的答案,对于好课的标准,见仁见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好课标准。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一堂好课标准五个“实”标准1、是一节有意义的课,扎实的课,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2、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对学生不是少数,应是范围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3、有生成性的课,充实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是有资源也有过程的形成;4、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讲课要做到旁若无人(不是对学生,

2、而是对听课者);5、有待完善的课,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真实的课课后总要反思重建;对于数学,又应该如何判断好课的标准呢?我认为:一、能把数学知识点弄明白;二、能把数学知识点讲明白;三、能把学生讲明白找到与学生的切合点,得到真正的互动,落脚点应在学生身上,真正做到讲明白,注意:避免单一化,要多样化;四、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复杂问题讲明白,伟大的艺术家是简化的大师;五、浑身是学问,不但教授知识,还能塑造人,感染人,能影响人的一生,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学。此外,一堂好课应引领学生学习生活中有价值的数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

3、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数学老师应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其次,一堂好课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课上得好不好,归根到底应该由学生来评价。应把学生的反应当作评价的重要砝码,这样才能给教师以相对广阔的个性展示空间。学生认为爱听或不听会后悔的课就是好课。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师讲课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引起兴趣,学生爱听。另一方面教师讲得的课注重实际应用,紧

4、扣考纲,学生感到听了就会考好。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就得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差异作为教学资源而非障碍,通过差异这个活动的前提,促进生生、师生交流和最大面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就得为学生展示自己错误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为各层次的学生涉及针对性的问题,使其略微不适应,使其落入陷阱,进而在教师建议下,自己主动走出陷阱的道路,求得适应,获得成功。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就应当更加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注重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旧问题的解决到新问题的诞生,必将激励着学生锲而不舍地走向新的探索的征程,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我自己而言,让学生满意而又显现成绩的课堂就是一堂好课。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三个境界:1、有效教学,不能保证这个底线的课是失败的,不能低视这个无效教学2、高效教学,对教学的切实行动和不懈的追求,最大程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目标,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不仅仅知识传授,方法的技巧的领悟,还应是情感,价值观的掌握,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度高。3、魅力教学,它一定是有效的高效教学,还包括人格,个性,学识等综合。首先在于老师的人格和学识魅力,包括课堂迸发力,凝聚力,课堂向心力,是科学魅力超越自我的创新魅力,发展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