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09424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数学中的学习迁移规律【摘 要】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否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 从一个情境迁移到另一个情境,从学校课堂迁移到社会生活中。本文探究对高中数学教育具有重 要意义的数学学习和迁移的关键特征,通过对数学学习的思想渗透,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品质等 方面讲述如何促进学生正迁移的形成。 【关键词】学习迁移 数学教学 正迁移 负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学习者在某些材料或活动中,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对其它的学习产生 的影响。 “举一反三” 、 “触类旁通” 、 “温故知新”等都是指出学习迁移的道理。 学习迁移现象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存在。例如:加法的学习影响乘法的学习,有理 数的学习

2、会影响代数式的学习,而代数式的学习又会影响函数的学习,平面几何的学 习会影响立体几何的学习,等等。不仅如此,在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之间也存在着 迁移现象。例如:随着代数知识学习的深入,学生会逐渐把方程知识、不等式知识与 函数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合理的知识组块。在面临有关问题时,通过这些知识的合理转换,形成合理简捷的解决方法。例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02cbxax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转化为解一元二次方程和考察函cbxaxy202cbxax数图像特征的问题。这是数学知识的学习促进数学技能发展的典型例子。 迁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 迁移;另一种是先

3、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起干扰作用,这种迁移称为负迁移。在教学 过程中迁移规律应用得好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根据迁移的规律,应充分发挥 正迁移的促进作用,防止或减少负迁移的干扰作用。一、利用数学学习材料的相似性,提高对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整 合,形成正迁移。学习材料之间包括的共同因素愈多,迁移就愈容易产生。学习的迁移,是学生根 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辨认新的课题,并把新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的过程。 对已有的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尚未认识的某些同类新知识的实质, 并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中去,从而发生正迁移。例如:求的最值。2cos1sin xxy解

4、:y 是分式函数,其结构与斜率公式相似,由此可视此式为定点1212 xxyykQ(2,1)和单位圆上的动点 P()连线的斜率。当 PQ 与单位圆相切时,xx sin,cos切线的斜率就是所求函数的最值。容易求得当时,PQ 分别与单位圆相切,430kk或即。34, 0,340maxminyyk亦即因此在教学中,注意抓共同因素,通过共同因素来促进正迁移,可以增强学习效 果。 在公式法则的导出过程中,能否激活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以建立新、旧知识 之间的逻辑联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注意经常揭示教材之间的逻辑联 系,这将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二、进行适当的心理诱导,形成有利于正迁移的

5、定势定势也叫“心向” ,是先于一定的活动而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定势本身 是在一定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它实际上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性,这种 倾向性本身是一种活动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知识的准备状态,便是一种定 势,它可以促进正迁移的发生,也可能促使负迁移的发生。如果定势与所要解决的问 题相适应,则定势就发生积极作用,产生正迁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定势的 积极作用,循序渐进地安排具有一定变化性的问题,形成促进学生掌握数学规律及形 成数学方法。例如:在对数运算法则的学习中,学生理解法则比较困 yxyxyxyxaaaaaalogloglog)(logloglog难,因为受

6、了下列公式的影响:,产生了思维的“呆板” ,形成了思)()(yxaayaxyxaayax维定势,从而错误地把对数运算定势为:,在教学过程中,)(logloglog)(logloglogyxyxyxyxaaaaaa 如何排除这种错误的心理定势困扰,成为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在教学中先安排了下列一组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并比较大小: )52lg(5lg2lg )23lg(2lg3lg )84lg(8lg4lg68lg6lg8lg510lg5lg10lg23lg2lg3lg通过这组练习,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同时对原来定格的式子产生了怀疑,通过 比较,适当地进行心理诱导,形成正确的思维

7、定势,把正确的法则定格下来,接着给出推导方法,再做巩固练习,从而帮助学 yxyxyxyxaaaaaalogloglog)(logloglog生顺利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又如: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易错误地认为sincoscossin)sin(;二倍角公式易受干扰认为,sinsin)sin(cossin22sinsin22sin这种负迁移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充分注意正迁移及其产生作用的 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减少甚至防止负迁移的消极影响,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 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迁移的影响,要通过旧知识的复 习,用启发、联想、提示乃至暗示等等的

8、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新课题的有关 知识上来,进入有利于学习新知识的状态,形成正迁移的定势。三、注意思想渗透,培养迁移品质数学问题浩如烟海,千变万化,教师和学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一一作解,这就要 求教师交给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钥匙”数学思想。如: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 合思想、函数方程思想、极限思想、化归思想、归纳思想等等都是数学思想的灵魂。 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数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 其思维能力。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地挖掘出隐含在基础知识中的数学思想,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结论的探索发现和推导过程、问题的探究解决过 程,从知识的发

9、生过程中领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只有用数学思想武装起来、具有 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有远见和洞察力,游刃有余地进行知识迁移。四、创设迁移氛围,提高迁移能力一个学生,通过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或辅导,能够了解和掌握许多学习方法。但 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等于学习迁移的形成。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但不能将其应用到具体学习过程中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中,学生 熟知“割补法”求锥体体积的常用方法,但在具体解题时,有一些学生就是不会根据问 题的特点,合适地通过“割、补”来寻找“已知”和“目标”的纽带,从而达成问题的解决。 因此,教师积极创设迁移氛围,有意识地注意给学

10、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 条件,就成为提高迁移能力的关键。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也应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主渠 道。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活动情景,以讨论式、对话式、师 生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模式为手段,活动为载体促使主体参与,协作提高。其次,在课 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各种表现进行灵活处理,给予鼓励,提出激励,给学生 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尤其多给后进生学习和思考的机会。只有真正把握课堂,才能有 效促使学生学会独立地运用已知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方法学习新的、知识结构相同或相 似的知识,对结构不同或差异较大的新知识,也能采用对比、类比、化归、实验等方 法进行

11、内化、同化,构建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产生迁移能力。 教师只有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学生观,树立教师主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观, 形成知、情、意、能和谐发展的学生发展观,才能够创设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给 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生,学习迁移能力 也才能自然而然的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重视迁移教学,就能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 师促进知识的迁移可引导学生上课时主动求知,课后主动练习,使学生逐步做到“疑 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辩”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参考文献】 1毛鸿翔等 , 数学教学与学习心理学M.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88.10 2 章建跃 , 数学学习迁移概述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3. 涂荣豹,王光明,宁连华.新编数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涂荣豹.数学解题的有意义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4):1620 5. 涂荣豹.提高对数学教学的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