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45438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易乐理简易乐理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学习乐器或乐理的必备宝典乐理入门一在网上我发现好多兄弟极度缺乏和声学的基本知识,有些人是不下苦功去学习去修行,也有些人是看乐理如同读天书,死活整不明白。不管如何,乐理是一个必须钻研透彻,且又很难入门的学问。拿到乐理书后,似乎那些概念很好懂,却又无论如何也想不透彻,这就是绝大多数初涉乐理的朋友共有的困惑,故此老妖斗胆杜撰一篇“白话基础乐理之-通俗讲义” ,以最浅俗之话跟大家说一点和声学的基本知识,大家就着这篇“药引子” ,在通读乐理时,也许会有一些帮助。但是若不读乐理书只看老妖的文章,我估计也是天书一本,不容易学懂。秉承我的习惯,凡是乐理书上已有的概念,我

2、就不引述,我说的各种概念什么的都是一种领悟中的东西,切不可以老妖的解释作为乐理学的定义,否则一切后果我概不负责。呵呵言归正传。 1、什么是音乐:令人感觉愉悦的声音,就叫音乐。乐者,令人愉快之意。音者,声音也。加在一起就叫音乐。怎么样,比大家想象的包含范围要广阔的多吧,呵呵 在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声音的 3 要素是什么?那本是音质/音色/音量。音量不必多说,小了人们听不清,过大了人体本能的会有生理不适,那么声音的好不好听关键取决于什么呢?是音质!音质的好坏是决定声音是否好听的根本,这就是为什么说好琴是关键的原因,只有你拥有一把好琴的时候你才能真正体会所谓的好声音是什么样的。音色的好坏是建立在音质的

3、基础上的,所以对于乐手(特别是 bass)好音质应是第一追求,当拥有了好音质的时候你会发现好音色几乎是唾手可得,比音质不好的琴要追求好音色要容易无数倍。 2、什么是音阶:说来话长,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了声音的高低中似乎总有一些音是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于是人们把任意这样两个音之间的频率计算了一下,又捉摸了很久,终于发现按照频率把这任意两个音之间的频率分成 12 份,就几乎可以把见到听到过的音乐都鼓捣出来,于是人们把这个发现叫做“12 平均律” ,于是钢琴出现了,钢琴就是基于 12 平均律的理论制造的,所以钢琴的每一组键盘(5 黑 7 白)相加就一共正好是 12 个键,同时人们

4、发现,在音乐中,其实这 12 个键中只有 7 个使用率特高,于是人们把常用的 7 个键做得宽一点并放在一起,另外相对不常用的 5 个键做的窄一点,放到不碍事的地方且用不同的颜色以避免混乱,这就是钢琴的样子的由来。再往后,人们看到虽然那两个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音中间是隔着 12 个键,但是毕竟常用的只有7 个啊,干脆一省事,就只给这 7 个音符起了名字。于是就有了大家知道的 1234567。问题又来了,这时人们发现,在钢琴上只有 34之间和 71 之间是连续的两个键,而其它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常用音符中间都夹着一个不常用的黑键,最后为了大家方便就规定了一些统一的概念,这样就不会糊涂

5、了,比如 1 到 2 之间/2 到 3 之间/4 到 5之间/5 到 6 之间/6 到 7 之间都夹着一个不常用的黑键,也就是说按照 12 平均律来说,它们之间不是相邻的键,但是谁让那几个黑键是不常用的呢,所以大家还是决定把 1 到 2 之间/2 到 3 之间/4 到 5 之间/5 到 6 之间/6 到 7 之间统一叫做全音关系,把 34 之间和 71 之间那种完全相邻的关系叫做半音关系。全音也正好等于 2 个半音相加的总和。但是如何表达音符与音符之间的远近呢?于是就产生了“度”这个概念,比如从 1 唱到 2,一共只有 2 个音符,从一数到二,于是就叫 1 和 2 之间是 2 度的关系,但是

6、1 和 2 之间原本是有一个不常用的半音的,于是人们规定,两个音是半音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远近叫做小 2 度,两个音是全音关系的它们之间的远近叫做大2 度,所以 1 到 2 之间/2 到 3 之间/4 到 5 之间/5 到 6 之间/6 到 7之间的远近关系都是大 2 度,34 之间和 71 之间的远近关系叫做小2 度。那么 1 和 3 之间呢?从 1 到 3,不管你唱不唱那个 2,这个 2的音符也事实性的永远夹在 1/3 之间,出不出声不一定,但它永远存在,所以 1 和 3 之间就是 3 度的关系,同理 2 和 4 之间/3 和 5 之间/4 和 6 之间/5 和 7 之间都是 3 度关系。考虑

7、到半音/全音的问题,最后规定,凡是两个大 2 度加在一起的 3 度音都统一叫做大三度,1 和 3 之间/4 和 6 之间/5 和 7 之间就是大三度关系。凡是由一个大2 度和一个小 2 度加在一起的 3 度音都统一叫做小三度,2 和 4 之间/3 和 5 之间就是小三度关系。再数数看,1 到 4 之间是 4 度,1 到5 之间是 5 度,那么前面提到的那两个听起来就像是一模一样却不在一个高度上的音中间就是 1234567 再到一个高音的 1,数一数,就是 8 度关系。同理,如果从 2 开始往上数 23456712,高低的两个 2 之间也叫 8 度关系。34567123 的两个 3 也是,说了这

8、么长,都是为了对音阶概念的铺垫,这些“12 平均律” “全音/半音”“度”的概念都是最基础的概念,各位一定要深入地整明白,这些基本概念糊涂,后面的乐理就会越来越难学的啊。好了,该说啥叫音阶了,其实,所谓音阶,就是在任意一个 8 度以内的音符的固定排列组合,比如,最最常用的 12345671 的组合,就是一种音阶,67123456 就是又一种音阶,以此类推,所谓布鲁斯音阶/爵士音阶/阿拉伯音阶很多音阶,其实都是在任意一个 8 度以内的音符的各种固定排列组合。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并不是叫 8 度关系的各种音阶内都一定是 8 个音符,比如中国的 5 声音阶就是123561,没有 4 和 7,还

9、有很多音阶模式也是如此。 3、什么是调:这也是个比较长的话题,像上一个问题一样也会涉及若干相关概念,且听老妖慢慢道来。人的名字有大名也有小名,音符也一样,人们给音符起了 1234567 这样的名字以后,发现有很多问题还是表达时容易混乱,于是又给音符起了个大名,1234567 分别的大名叫做CDEFGAB。用来对不同的音乐问题做出定义。又规定了一个全世界人民不分种族不分男女老幼唱着都不高不低不费劲的音高作为最核心的一个 C,于是就有了个人为规定的中央 C 的概念,以中央 C 这个音符为核心的不管往上还是往下的 8 度之间的音阶,就都规定叫做 C调音阶。以此类推,高低之间 2 到 2 的音阶,因为

10、 2 的大名叫做D,所以这样的音阶就叫做 D 调音阶。高低之间 3 到 3 的音阶,就是E 调。下面老妖就把与“调”紧密相关的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分别说一说,那么刚才我说的调的概念其实和大家日常接触的调的概念似乎不是很一样,没错,刚才说的是最基本概念。那么大家日常最常遇到的困惑其实是在清楚了基本概念和以下我要讲的几个问题后即可逐渐搞懂。首先,我们只讲最常用的音阶,特殊的以后再说,在最最常用的 12345671 的音阶组合中,因为最常用,且人类近6 成的音乐,可用此音节组合搞定,于是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自然音阶。同时给音阶中的起始音和结束音(也就是那两个不同高度的 1)起了个称呼叫做音阶中的主音

11、。同时人们发现,12345671的音阶组合在记录音乐时,有不少音乐其实是从 6 起到 6 结束,也就是说是 67123456 的组合,于是人们规定把 12345671 的音阶组合叫做自然大调音阶,简称大调音阶。把 67123456 的组合叫做自然小调音阶,简称小调音阶。因为在 12345671 中主音是 1,它的三度音是 3,主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关系,在 67123456 中主音是 6,它的三度音是 1,之间是小三度关系,所以,前者叫大调,后者叫小调。比如,以 C 为主音的 12345671 的组合就叫做 C 大调音阶,67123456 因为主音是 6,它的大名是 A , 所以 67123

12、456 的组合就叫做 A 小调音阶。那么是不是 23456712 就是 D 大调音阶呢?不是!因为我们前面提出的排列组合概念是以连续音阶之间的半音关系为基础的,比如 12345671 的组合,这 8 个音符之间的连续半音关系是1 到 2 之间是全音/2 到 3 之间是全音/3 到 4 之间是半音/4 到 5 之间是全音/5 到 6 之间是全音/6 到 7 之间是全音/7 到高音 1 之间是半音,也就是大调的组合 8 个音符之间的连续半音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也就是说凡是在一个八度内的八个音符之间从低到高是满足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的,就是大调音阶。同理,小调音阶就是在一个

13、八度内的八个音符之间从低到高是满足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阶组合。所以 23456712 不是 D 大调音阶,23#4567#12 才是 D 大调音阶。大小调音阶之所以听起来很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主音到 3 音的大小三度不同造成的,仔细体会一下,大调音阶给人的感觉普遍有一种开放/庄重/大气的暗示,小调音阶则普遍有一种细腻/感性的暗示,所以多数大开大合的音乐,大气的音乐,特别是军乐/进行曲什么的都一定是大调的,流行歌曲中很多比较大气的作品也都是大调的音乐,同比,很多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浪漫的音乐就都是小调的,而且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有一些音域是特别适合某种情绪的表达的,比如 C/D/F/G 大调

14、就是最适合做激昂/大气/刚性音乐的音域,很多军乐/进行曲/各国国歌就都是这些调式。bE 调是最感性的调式,性感乐器之王-中音萨克斯就是 bE 调的。bB 是最适合伤感音乐的音域,蓝调爵士中最伤感的乐器-低音萨克斯就是 bB 调的。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只是一种听觉上的趋势而已。大可不必机械的套用,从而进入形而上的误区。 4、旋律与和声:凡是以单线条状态连续出现的一段音符,就是一段旋律,旋律有两个必需的条件,一是最少 2 个获 2 个以上音符,没有上限;二是连续出现,即不管是多少音符,不管排列紧密还是疏松,必须是连续的单线条状态,不可以有同时重叠出现的音符。满足以上条件的 2个获 2 个以上音符的

15、总称就叫旋律。和声与旋律正好相反,凡是同时重叠出现的 2 个获 2 个以上音符加在一起就叫做和声。不过好像大家最常见的名词不是和声而是和弦,没错,和弦是器乐演奏和声时的特殊称呼,严格的说,和声的外延最大,和声包括和弦,和弦的内容本质与和声的内容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特指器乐罢了,而和声既包括器乐也包括声乐。一个和声中最低的那个音符有个名字叫做根音,最高的那个音符名字叫做冠音。另外也有一种说法,叫做音乐的两个要素是旋律与节奏,为什么在这种理论下不提和声了呢?是这样的,在这种理论上认为,和声其实只不过是同时出现的旋律相互叠加出现的。不必单独在理论上注明。这也是一种很独特的理解。 5、三和弦:我们其

16、实常说的和弦(为了大家看上去习惯这一段我基本沿用“和弦”的称呼,少用“和声”这个标准称呼)都是三和弦,只是约定成俗的大家都不写“三”这个字而已。为啥叫三和弦呢?话要从这里说起,在本文第三段落“什么是调”的最后,我们介绍了音域的趋势,其实,就是音阶本身,趋势性也是很明显的。我们还用最常见的自然大调 12345671 为例,我们知道音阶的主音是 1,那么我们先议论旋律,用最简单的连续 2 个音的旋律来听,以 1 开始,分别弹出 12;13;14;15;16;17;11;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13;15;11 听起来最顺耳,12;14 次之,16 再次之,17 就听着比较别扭了。这就是音符的趋势性,在更仔细的对比 13;15;11 你会发现,最不打架的是 11,但缺少变化,最美的 13,但又有些过于情调化,最好听的其实是 15 的旋律,既有感情又不失气度。我们再用和声理论印证一下,用最简单的 2 个音的和声来听,以 1 开始,分别同时弹出 12;13;14;15;16;17;11;仔细对比之,你会发现13;15;11;14;16 听起来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