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新闻评论423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4540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的新闻评论42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的新闻评论42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的新闻评论42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的新闻评论42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的新闻评论42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的新闻评论4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的新闻评论42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的新闻评论最新的新闻评论 423423警惕校园里的毒花毒草热点快评吴应海9 月 15 日 15 时左右,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中山学校小学三年级部分学生在下午活动过程中发现学校有两棵铁树结了果实。个别学生说这个果实很甜,并相邀与其他同学一起尝食,结果造成多名学生轻微中毒。 (大江网 9 月 20 日)花草虽好看,但不少常见的花草都是有毒的,像软枝黄蝉、红花鸡蛋花、苏铁、刺桐、狗牙花、长春花、红背桂、一品红等,都是含毒植物。随随便便“拈惹”这些花草,极有可能受到伤害,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比如夹竹桃毒性非常高,它的每一个部位都有毒,其叶误食 740 枚可置人于死命。而黄花夹竹桃的种子如果幼童误食 1

2、 粒,成人误食 810 粒就可能丧命。近年来,因误食有毒花草引发的中毒事故不时发生,2012 年,杭州一名 13 岁男孩咬了口“滴水观音”叶子中毒,抢救 8 小时才捡回性命;今年 2 月,沈阳一游客用夹竹桃叶喂羊驼致其中毒身亡按理说,花草可能含毒是最基本的常识,各地中小学在栽花种草,绿化校园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种植毒花毒草,因为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自控能力都比较差,极有可能因好奇而去采摘有毒植物,甚至食用。如果种植了,那一定要把防范工作做到位,既要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人人知道校园内哪些花草有毒,也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让年幼的孩童无法接触到有毒花草。可从江西鹰潭市的这起中毒事故来看,三年级的学生

3、多人食用铁树果实,竟没有一人知道这有危险,这说明该校平时根本就没有对学生进行“花草有毒”的防范教育。这实在是太危险了。校园内种有毒花毒草毒树,但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存大巨大危险,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学校,还有多少呢?我想,这一定不是个小数目,因为“花草杀人”的概率比较低,许多校长并没有引起重视,有的校长甚至自己就是个“花草盲” ,从来没想到这事儿。可已经上演的安全事故证明,一旦出事,后果将很严重,对于相关学生家庭而言,将是 100%的伤害。我们怎能掉以轻心?看来,教育部门有必要下发通知,要求各学校对校园内的花草进行一次大排查,凡是有毒的,要全部找出来,加强防范,绝不让校园内的毒花毒草有机会成为“

4、隐形杀手” 。另外,各地园林部门也应对公共绿化地带的有毒植物进行挂牌“公示” ,警示行人注意安全,提醒家长看管好自家的孩子。近日,有华商论坛网友发帖称,游客为了登城墙“遁地”逃票,从围栏下的窨井钻进钻出免费登城。帖子一经发出后,引来众网友关注,有人戏称,这种新颖的逃票方式完爆徒手翻墙。 (9 月 18 日华商网) 爱钻空子爱占小便宜似乎是某些中国游客的通病。同样在西安,不久前就有记者曝光了一组游客爬城墙逃票的照片,10 多名青年男女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的攀爬身手,令人侧目。这次更绝,居然是“遁地”逃票!无论是翻墙还是“遁地” ,既不文明,也不安全,更给别人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一些爱钻空子的游客看到后,

5、难免会有样学样;如果有小朋友看到,影响更恶劣。 电影疯狂的石头里有这样一个桥段:小偷“黑皮”在窨井里躲了很久,正当他打算爬出来的时候,刚好开来一辆车,压在了井盖上面, “黑皮”怎么都出不来。这对“遁地”逃票的游客来说,难道不是很好的警示么?从窨井里钻进钻出,有时并非弄脏衣服这么点小小的狼狈,就算没有车子压住井盖,谁敢保证不会发生别的意外呢?“上 3 天休 6 天、上 6 天休 1 天、上 2 天休 7 天16 日起工作进入混乱状态!” “请 3 天假休息 8 天” 、 “请 2 天假休息 10 天”中秋、国庆假期来临之前,五花八门的微信提示、 “拼假攻略”便蹿红网络。人们热衷“拼假” , “爱

6、拼才会赢” ,就是为了错峰出游,有一个高质量的假期。然而,硬性的假期设置,让假期数量与质量之间存在不少尴尬与无奈,合理化的休假安排距离百姓有多远?中国自古有云,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休息休假权的落地,既是人作为生产要素的调整,也是公民意义上权益与福利的彰显。数日前,甚至有专家乐观预估, “依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哪怕经济增速低一点儿,如果每年能增长 6%,到 2030 年,我国就可以实行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制度。 ”只是,在丰满的未来面前,现实显得相当骨感。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显示,受雇于他人或单位的劳动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 5.5 天,创业者每周平均从事创业项目

7、的时间为 6.4 天。当此背景下,合理安排好休息休假的内容与节奏,显得弥足珍贵。去年以来, “拼假”成为中国式流行语,各种“拼假攻略”甚嚣尘上,创意的背后,是民众对假日安排的焦虑与怨尤。譬如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根据关于 2013 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今年中秋节休 3 天,国庆节休 7 天,前后有 3 个周末双休日被调整成只休一天。 “混乱工作模式”持续大半个月,惹来不少网友吐槽“太凌乱” 。估计会有不少“马大哈”出现上错班或者放错假的情况。“拼假”盛行,细究动因,无非有三:一是勃兴的休闲需要与捉襟见肘的假日供应之间的矛盾。如果纯粹看数字,我国公共假期每年已有 115 天,几乎占到全年的

8、三分之一,民众为何还是深感“吃不饱”?原因很简单,2013 年节日及纪念日放假总数 29 天,但实际上法定节假日只有 11 天,另外 18 天都是从周末“挪”过来的。二是呆板的休假安排与个性多元的假日需求之间的矛盾。理论上说,官方的放假安排只是指导意见,各个单位可结合自身特点和员工诉求,适当调整休假期。遗憾的是,各地基本照搬“通知” ,扎堆放假、扎堆出行、扎堆“挤爆” 、扎堆“归队”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以来,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带薪休假的待遇,超过四成人对自己休假状况感到不满或无奈。权益得不到落实,有限的假日又被“一刀切” ,公众自然“意难平” 。三是不变的制度设计与多变的

9、社会生活之间的矛盾。疲惫的“挪假” 、无奈的“拼假” ,智慧与灵光的背后,是公众对假日制度的反弹。今年的全国“”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陶凯元建议启动第二次假日制度改革,适当减少假期时长、提高假期频度,缓解春运压力和节假日扎堆现象。事实上,这些年,有关假日制度调整与变革的各种声音从未禁绝,东“拼”西“凑”的假期,换来连续多日工作,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说, “这折射出目前的假期安排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传承中国的假日文化,需要有稳定而众望所归的预期。但愿中国的民众休假不要总是“爱拼才会赢” ;更但愿假日制度调整,能真正躬身听听劳动者的声音。(摘自人民网) 南

10、京饿死女童案:司法判决并非终点热点快评张贵峰备受关注的南京“饿死女童案”昨日在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被告人乐燕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中广网 9 月 18 日)从“饿死女童案”被媒体曝光,到乐燕最终被绳之以法、判刑。至此,就案件本身来看,似乎已经走到了终点。但进一步就“饿死女童案”所暴露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其中所凸显的逼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来看,事情显然还远远没有结束。这正像在庭审时,公诉辩护双方均一致呼吁的,应“完善立法,健全社会机制” , “这起案件,需要的不仅是谴责,更需要改变” 。 以此案为鉴,首先亟须完善和改变的正是此前舆论早已指出的,对于像乐燕

11、这样已明显失去为人父母资格的吸毒人员,其未成年子女监护权应如何及时变更,并实施有效社会保护。众所周知,尽管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53 条规定,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 ,但其中的“有关人员或有关单位” 、 “另行指定监护人”具体究竟指的是什么、如何实际操作,却一直缺乏细化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而这事实上也是“南京饿死女童案”之所以发生的一个基本社会背景。 在儿童收养上,同样也存在亟须完善和改变的明显法律漏洞。如收养法一方面规定, “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可以作

12、送养人” ,但又同时要求“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须双方自愿” 。这意味着,即使亲生父母确实没有能力抚养子女甚至早已不堪为人父母,但要想顺利实现送养,仍须这样的父母“自愿” ,否则,一旦其拒绝自愿送养,外人即便想收养孩子,也无能为力。如在南京“饿死女童案”中,两名女童死亡之前,邻居们曾“找人家领养,乐燕先答应了,后来她三天两头不见人影了,也就没了下文” 。必须充分意识到,目前在我国,类似“饿死女童案”中两名女童生前处于无人抚养或不合格抚养状态的未成年人,如吸毒、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并非罕见。据此前司法部统计, “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总数逾 60 万” ,其中,45.9%服刑人员表示:“孩子

13、生活状况没有保障。 ”事实上,目前已被判无期的乐燕,由于其“已经怀孕 3 个多月” ,随着其入狱服刑,将来这名孩子一旦生下来,马上就会再次面临无人监护抚养的难题。“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 。因此,无论是“饿死女童案”善后、避免类似悲剧重演,还是全面妥善保障未成年人权益、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 ,尽快完善相关儿童保护立法和社会救助制度,都显得刻不容缓。因势利导实现经济稳中有进羊城晚报讯 18 日上午,省长朱小丹召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全省 1-8 月经济形势分析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主持会议并通报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副省长招玉芳、刘志庚出席会议。朱小丹指出,今年以来,我省经济继

14、续在合理区间运行,延续了企稳回升态势。提前完成全年新增就业人口目标,用电量、企业家信心指数和 PMI 等先行指标稳中趋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月上升,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企业效益指标逐步提高,新增信贷活跃,新增企业注册量呈较大幅度上升。与此同时,我省正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稳增长压力,1-8 月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出现回落,基期压力、汇率压力增大,转型升级处于爬坡越坎阶段等因素都将对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还没有根本缓解。朱小丹要求,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要辩证分析当前经济运行的利弊,坚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原则,找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拿出更有针对性的举措,充分调

15、动经济运行中各种有利因素,巩固去年以来企稳回升态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在消费方面,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信息消费,积极拓宽内销渠道。在投资方面,进一步巩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制造业投资力度,落实好新开工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投资。在出口方面,要落实好各项进出口政策,促进外经贸平稳增长。朱小丹强调,为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抓紧推进申报设立粤港澳自贸区。以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环保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工作,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配套改革,不断强化广东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全力推进商事登记和企业减负工作,认真研究完善投融资体制改革。同时,在扩大开放上下工夫,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围绕新的增长点开展高端招商,推动有条件企业加快“走出去” 。各部门要充分沟通协调,认真研究综合施职的组织形式,形成合力,协同攻坚,全面推进我省各项经济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