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44562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教师竞聘招考教育学题库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 (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 (创立儒学) (删订六经)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 (不排不发) ,是孔子提出的。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 (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15、 (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16、 (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

2、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被认为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23、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 19

3、世纪中期以后到20 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是 1860 年出版的。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 ,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 (搜集资料) (做出结论)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 (准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 (封建制社会教育)36 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

4、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37 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39 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 21 世纪的(宫廷学校)40 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 (唐代教育) ,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 (欧洲中世纪教育)4 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42、 (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43、希腊 6 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

5、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44 唐代教育有(言学) (么学) 。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45 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 (私学) (书院)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47 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 (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50 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

6、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57、1985 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58、 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7、)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 年颁布的。68、1995 年 12 月 12 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 (教育程度、教育年限) (教育资金支付)

8、(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 (选择) (融合) (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 (心理的发展) (社会适应性)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 (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78 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

9、作用是(不可替代的)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81 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 (个人价值) 85 在近现代西方(康德) (卢梭) (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86 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 (孔德) (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87、 (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

10、育) (政治教育) (道德教育)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 (审美能力)的教育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92、1999.6.13 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97、壬寅

11、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 (初等教育系统) (高等教育系统)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

12、身心和谐发展。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 (二年)或(三年)制。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 108、 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 岁)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 (高级中等教育)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 (高中)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高中) (中等专业学术) (持工学校)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 (单轨制) (分支型学制)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 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 mpa) (教育硕士) (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