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43966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油工中级采油工中级理论知识理论知识一、选择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 1 储集层具有孔隙性和( )两个基本特征。(A)相容性 (B)渗透性 (c)粘滞性 (D)饱和性2储集层中的毛细管孔隙直径在( )mm 之间。(A)1.0050 (B)020.0002(c)050.0002 (D)0.020.00023 凡是能够储集石油和天然气,并在其中( )的岩层称为储集层。(A)圈闭 (B)流动 (c)渗透 (D)聚集4储集层的孔隙性是指储集岩中( )所填充的空间部分。(A)未被固体物质 (B)未被液体(c)未被油气水 (D)被固体物质5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

2、要以( )为主。(A)原生孔隙 (B)次生孔隙 (c)裂缝 (D)溶洞6储集层的绝对孔隙度越大,只能说明岩石中的( )空间越大,而不能说明流体是否能在其中流动。(A)孔隙 (B)毛细管孔隙 (c)超毛细管孔隙(D)微毛细管孔隙7孔隙度是为了衡量岩石中( )体积的大小以及孔隙的发育程度而提出的概念。(A)孔隙 (B)岩石 (c)渗透 (D)盖层8具有孔隙裂缝或空洞,能使油气流动、聚集的岩层是( )。(A)生油层 (B)储集层 (c)盖层 (D)油藏9岩石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称为( )孔隙。(A)原生 (B)次生 (c)有效 (D)绝对10岩石中所有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孔隙度。

3、(A)有效 (B)绝对 (c)相对 (D)总11岩石中相互连通的、流体可以在其中流动的孔隙称为( )。(A)绝对孔隙 (B)有效孔隙 (c)次生孔隙 (D)原生孔隙12. 岩石中的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 )。(A)有效孔隙度(B)相对孔隙度 (c)渗透率 (D)原生孔隙度13. 在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中,一般( )增高,渗透率增大。(A)孔隙度 (B)绝对孔隙度 (c)有效孔隙度 (D)总孔隙度14. 在一定条件下,流体可以在岩石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样)总体积的比值是( )。(A)有效孔隙度(B)绝对孔隙度 (c)相对孔隙度 (D)流动孔隙度15. 流动孔隙度是与油

4、田开发技术有关的( )。(A)概念 (B)特点 (c)方法 (D)知识16在相互连通的孔隙中,油气能够在其中储存,并可在其中流动,这种孔隙称为( )孔隙。(A)连通 (B)有效 (c)总 (D)无效17岩石渗透性的好坏用( )来表示。(A)孔隙度 (B)渗透率 (c)岩石孔隙发育程度 (D)含油饱和度18.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函数关系是有效孔隙度越大,则( )。(A)绝对渗透率越高 (B)绝对渗透率较低(c)绝对渗透率相同 (D)孔隙形状越复杂19. 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能叫( )。(A)孔隙性 (B)连通性 (c)渗透性 (D)流通性20. 当岩石孔隙中有( )流体流过时测得

5、的渗透率叫绝对渗透率。(A)一相 (B)两相 (c)三相 (D)多相21液体在岩石表面的铺展能力称( )。(A)润湿性 (B)铺展性 (c)扩张性 (D)吸附性22. 相对渗透率是有效渗透率与( )渗透率之比。(A)绝对 (B)孔隙度 (c)密度 (D)总23岩石有效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24在岩石孔隙中同时有两相以上的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称为某相的( )。(A)渗透率 (B)绝对渗透率 (c)有效渗透率 (D)相对渗透率25. 在岩石孔隙中,有( )相以上的流体时,岩石孔隙允许某一相通过的渗透率,叫某相的有效渗透率。(

6、A)一 (B)两 (c)三 (D)多26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叫( )。(A)相对渗透性 (B)相对渗透率 (c)相对渗透系数 (D)相对系数27.相对渗透率是衡量某一流体通过( )的能力大小的直接指标。(A)岩石 (B)岩层 (c)油层 (D)地层 28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接近于29. 岩石中所含油的体积与岩石孔隙体积的比值叫( )。(A)饱和度 (B)孔隙度 (c)含油饱和度 (D)含油度30岩石中含水体积与岩石中孔隙体积的比值称为( )。(A)孔隙率 (B)孔隙度 (c)含水饱和度 (D)含水率31.含油饱和度是指

7、在储油岩石的( )孔隙体积内,原油所占的体积百分数。(A)有效 (B)绝对 (c)相对 (D)总32.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层岩石的两个( ),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A)基本函数 (B)基本属性 (c)同一概念 (D)外在属性33.孔隙度与渗透率是储集层岩石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之间( )函数关系。(A)没有严格的 (B)有严格的 (C)成反比例 (D)成正比例34在有效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孔隙直径小的岩石比直径大的岩石( )低。(A)渗透体积 (B)渗透率 (c)渗透性 (D)孔隙体积35. 在地质上把油层划分为单油层、隔层、夹层、( )、油砂体等。(A)层段 (B)层系 (c)油层组

8、(D)断层36油层分布状况、油层性质基本相同,并在一套相似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油层组合是( )。(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夹层37油层是指( )内含有油气的岩层。(A)单油层 (B)隔层 (c)油层组 (D)储集层38当岩石受力发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 )。(A)断层 (B)断裂 (c)裂缝 (D)褶皱 39断层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 )。(A)竖面 (B)交叉面 (c)斜面 (D)曲面40.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 )。(A)背斜皱曲 (B)向斜皱曲 (c)平移断层 (D)裂缝断层41.研究有效厚度的基础资料有岩心资料、试油资料和(

9、 )资料。(A)地球物理测井 (B)地震 (c)射孔 (D)钻井42.有效厚度与有效渗透率的乘积叫( )。(A)采油指数 (B)采液指数 (c)压缩系数 (D)地层系数43.油层厚度 ( )有效厚度。(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包含44.油田开发方案应说明( )、开发方式及相应的措施。(A)驱动方式 (B)打井 (c)投产 (D)注水45.油田开发设计和投产是( )的内容概括。(A)开发原则 (B)开发方案 (c)开采方式 (D)开发层系46.油田开发方案中必须对( )作出明确规定。(A)储量计算 (B)油井试采 (c)井网试验 (D)开采方式47.油田开发原则就是编制油田开发

10、方案时,依据国家和企业对石油的需求,针对油田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 )。(A)采油速度和稳产期限 (B)采油工艺技术和增注措施(c)开采方式和注水方式 (D)开采政策和界限48.规定采油速度和( )是油田开发原则中的重要内容。(A)开采方式 (B)开发层系 (c)布井原则 (D)稳产期限49.开发方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油藏的天然能量进行开采,另一类是采取( )油层能量进行开发。(A)人工补充 (B)自然驱动 (c)天然补充 (D)自然补充50. 在油田开发程序中,要在已控制含油面积内打资料井,了解( )的特点。(A)油层 (B)油藏 (c)油田 (D)岩层51.分区分层试油,求得油

11、层( )参数,是油田开发程序中的重要环节。(A)开发 (B)物性 (c)储量 (D)产能52.在可靠、稳定的油层上钻一套基础井,取得全部资料后,对全部油层的( )进行对比研究,是开发程序的重要内容之一。(A)产能 (B)储量 (c)油砂体 (D)物性53.在油田开发中,同一套开发层系用( )进行开发。(A)不同井网 (B)两套井网 (c)同一井网 (D)各种井网54.把油田内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在一起,用一套井网进行开发称为( )。(A)开发方式 (B)开发层系 (c)开发原则 (D)注水方式55.划分开发层系主要是解决多油层非均质油藏注水开发中的( )矛盾。(A)层间 (B)平面 (c)层内

12、(D)砂体56.在同一套开发层系内,上下必须具有良好的( )。(A)隔层 (B)油层 (c)砂层 (D)储层57.根据开发层系划分原则,在同一开发层系内的各个油层,其构造形态、油水分布、( )和原油性质应接近一致。(A)地层温度 (B)相对密度 (c)地质储量 (D)压力系统58.对于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须具有一定的( ),保证油井具有一定生产能力。(A)采收率 (B)储量 (c)采油速度 (D)采出程度59.油藏的驱动方式总体上可分为( )驱动能量和人工驱动能量。(A)弹性 (B)天然 (c)刚性 (D)溶解气60.二次采油中常用的驱动方式有注水、注气、混相和( )驱动。(A)天然 (B)溶解气

13、 (c)热力 (D)弹性61.油田在初期自喷开发阶段,驱动油气的能量是( )。(A)天然能量 (B)人为补充能量(c)注水驱动 (D)注气驱动62.油田注水具有( )的全部特点。(A)水压驱动 (B)气压驱动 (c)重力驱动 (D)弹性驱动63.水压驱动可分为弹性水压驱动和( )驱动两种。(A)气压 (B)重力 (c)刚性水压 (D)溶解气64.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完全依靠水柱压能驱油的驱动方式称( )驱动。(A)刚性水压 (B)弹性 (c)气压 (D)重力65.驱动类型中( )水压驱动油藏,采收率是最高的,可能达到2560。(A)刚性 (B)弹性 (c)溶解性 (D)露头性66.依靠油区和含水

14、区的弹性能驱油的方式是( )驱动。(A)水压 (B)重力 (c)弹性 (D)气压67.在( )驱动方式下,孔隙内原油的饱和度一般不发生变化。(A)气压 (B)弹性 (c)重力 (D)溶解气68.油藏投入开发时,靠水、油和地层本身的弹性膨胀将油藏中的油挤出来,没有高压水源源不断的推进,这种油藏叫( )驱动油藏。(A)溶解气 (B)弹性水压 (c)刚性水压 (D)水压69.在气压驱动的油田中,井底和近井地带的地层压力( )饱和压力。(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70.依靠溶解气的弹性膨胀能将石油驱向井底的驱动方式称( )驱动。(A)气压 (B)弹性 (c)弹性水压 (D)溶解气71.溶解气弹性能量的大小与气体的( )有关。(A)成分 (B)储量 (c)湿度 (D)密度72.溶解气的( )在开发的某一阶段内,会起主要作用。(A)重力驱动能(B)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