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41095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中华疆域观念与历代边疆政策以东北疆域为例张碧波以中原王朝为中心的服事制、郡县制、羁縻制,最后构成中华多元一体的疆域观念与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华帝国的统治体系与秩序。古代东北地区的疆域史与边疆政策史均属于中华疆域史的范畴,呈现为东北地区与中华帝国的紧密联系与不可分割。关键词 服事制 郡县制 羁縻制 中华一体作者张碧波,1930 年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 1 号哈尔滨师范大学 16 栋 205 号,邮编 15008O。中华大地本身是一完整的地理单元,东西落差形成三级巨大阶梯,既决定了中华文化起源的本土性、发展的内在

2、关联性,又形成了中华大地极其不同的多种生态环境,构筑了似断实连的多种不同的人文发展机遇和文化区域,从而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的多元一体(即多元与一元的辩证发展)的文化体系。完整性与连续性是中华疆域涉及地域概念时必需关注的问题。 “边疆应是直接毗邻国界的,具有一定历史、人文、经济和自然特点,在行政上具有完整性的连续地域” 。所谓完整性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统一与分裂不断出现,但统一性是中华历史的大趋势,统一时期也好,分裂时期也好,均是中华历史运动的形态表现,并不影响中华地域的完整性,共同的民族心理、中华感情、中华民族共同利益与同质文化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与向心力,使中华地域长久地保持其完

3、整。这是我们考察中华疆域(包括中国东北疆域)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前中华一体的疆域观念中华民族在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是以中华一体、天下一家的整体观念来认识与对待中华大地上的事务(疆域与民族)的。基于此,产生了中与外、华与夷、天下与四海等疆域观念与民族观念。1关于中与外的观念中指中国中原,中原之外谓之外。夏、商、周把自己居住的地区称为中,把自己地区以 马曼丽主编: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2 页。外的(或本族以外的)地区与民族称为外。 “这是后来形成夏与裔、华与夷的思想基础。 ”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中与外的两个不同的区域,但天下一家、中外一

4、体, “整体的区域结构的特点在于它的分割性、联系性和一体性” 。这个整体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统一体” 。2关于华与夷的观念中华古老的疆域与民族观念主要表现在华夏与蛮夷的分界上。 逸周书职方解载:“职方氏掌天下之图,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 尚书大传夏传载:“蛮夷滑夏,寇贼奸宄,则责之司马。 ” 礼记曲礼下载:“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 ” 礼记王制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 ”可知,中国指华夏族及其生活的地域,蛮夷指周边民族及其生活的地域,而华夷之区分,在于文化形态即所谓礼

5、制之不同,华夏行中原之礼制,而蛮夷不行中原之礼制,有其民族的习俗:“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 。 文化、言语、习俗之差异是华与夷的分野,而蛮夷仍在四海之内,即在中华一体之内。3关于天下与四海的观念诗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 ”邦畿、四海,是为“中华一体”的完整的分层次的疆域观。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注:九夷在东,八狄在北,七戎在西,六蛮在南,次四荒者。 诗商颂长发:“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这个“海外” ,指四海之外,“海外”实指朝鲜半岛,有截指以鸟为图腾的嵎夷,即尚书尧典所指:“分命羲仲,宅嵋夷,日饧谷。 ”饧谷即

6、汤谷,指汤谷扶桑十日神话,十日神话产生地即为嵎夷之集居地。 论语公冶长:“子日: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 这个海即指海外之地。 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这个“九夷”就是孔子欲“乘桴浮于海”的海外之夷,实指箕子朝鲜之地,箕子实行“八条之教” ,把箕子朝鲜建设为著名的东方君子国。可知, “乘桴浮于海”的海外在中华疆域范围之内。礼记曲礼二:“君天下日天子” ,注:“天下,谓外及四海也。”则“中国外及四海”均在“天下”范畴之中,即如诗小雅北山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则“天下一体” 、 “中华一体”为中华固有的疆域观念。4关于国与

7、野的观念野,野鄙、边鄙。 “礼失而求诸野” ,国家失掉传统文化,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四海,海外(野)保存着“礼乐” ,可以到四海、海外实现“道” ,故上古有国与野的区分。 “外及四海”谓之野,则野仍在“天下” 、 “国”管辖所及的范畴之内。中与外、华与夷、天下与四海、国与野是对立统一的逻辑观念,均以“中” 、 “华” 、 “天下” 、 “国”为中心,这是中原文化中心观、中原王朝中心观的集中反映,构成了中国历代疆域观念的基本结构。后代的边疆观念与边疆政策均从其中继承、发展、演变。夏代有封国制,商代有方国制,周代有分封制。尚书夏书禹贡对夏代的封国制度“天下与四海”的关系做了系统化、制度化的

8、规定,从中可以看到夏人的疆域观念。“九州攸同四海会同” ,这就是天下观、疆域观。具体化为:“五百里甸服。百里赋 张博泉等: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324 页。 左传襄公十四年。纳总,二百里纳锰,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0 这是上古五服观念疆域观念与边疆政策的滥觞。天下、四海均遵循五服观,是为夏代的疆域观念与边疆政策,影响及于后代。由服事观而构成中央王朝的统治秩序(体系)一直贯穿于中华帝国的全部历史进程之中。服事观与郡县制从夏商以来,以中央王朝为中心的服事观念为历代王朝所继承,虽有变化发展,其中心实质不变。国

9、语周语上载周穆王时,祭公谋父谏日:“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 ” 苟子正论篇中亦记五服观:“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夫是谓视形执而制械用,称远近而等贡献,是王者之志也。 ”可知,周人的服事观在夏商服事观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较前人更为严密而完备,构成以中央王朝为中心的中华一体的政治格局与疆域观念。服事观念具体化为“九州制

10、” 。夏禹“定九州”“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肚、北发、西戎、析枝、渠庾、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 ”则“九州”制、 “十二州”制,是夏或夏以前就已形成的行政区划。九州, 诗经商颂玄鸟作“九有,九州也” 。夏人又称之为九牧, 左传襄公四年:“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万物而为之备。 ”周人则直称“九州” 。“贡金九牧” ,就是九州各地须根据中央王朝的要求而“贡金”贡纳制。贡纳制既表现了服事观的实际内容,也表现了中央王朝与九州各地各族的政治管辖与

11、服务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亦即表现为中央王朝的统治秩序(体系)。逸周书王会解是记录周成王、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的诸侯祝捷大会,其中除记有内台西面正北方异姓诸侯外,依次有“方千里之内为比(近)服,方(二)千里之内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为荒服。是皆朝于内者” 。朝贺仪式“西面正北方”有稷慎、秽人等东北地区及江南地区如东越、欧人等古族古方国。 “正北方”有“义渠” 、 “央林” 、 “北唐戎” 、楼烦以及巴人、蜀人等西北、西南诸族诸方国。 “北方台正东”有高夷、孤竹、东胡等东北古族以及般吾、禺氏、大夏等西方古族古国。 “自古之政,南人至众” ,南方古族也前来朝贡大象。可知,周人确已领有“天下

12、” 、“四海” ,充分体现服事观念中华多元一体的疆域格局。服事观念发展为郡县制疆域观念,是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 史记卷 1五帝本纪 。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其中列东北地区郡县有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置守、尉、监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响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从战国后期,秦、赵、燕均实行

13、郡县制,服事观念演变为郡县制观念,郡县制是这一时期中原王朝(包括隶属的诸侯国的行政疆域)的疆域设置与管理制度。汉承秦制,在东北地区设有右北平、辽西、辽东郡,汉武帝征灭卫氏朝鲜,裂其地为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后并为二郡)。汉武帝时置护乌桓校尉, “护乌桓校尉,汉武帝乌桓属汉,始于幽州置之,护节监领” 乌桓校尉是代表中央王朝掌管乌桓、鲜卑的封爵、赏赐、质子、互市等事务的官吏。东汉安帝时又设“辽东属国”(注:故邯乡,西部都尉,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六城)。可见,两汉时期,在东北地区设郡县,又设护乌桓校尉与辽东属国都尉以统辖东北郡县疆域以及东北各族。这是说,汉代的疆域观与边疆政策是在五服观的基

14、础上,具体化为三种形式:设郡县以直接管辖;设属国以间接管理;设校尉等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羁縻统治。这种疆域观念与措施就成为汉代及以后历代的基本定式。虽然如此,“但分封侯王和对各族首领的封册制度并没有因此而废除,特别是在还没有建置郡县的地区通过种种形式进行封册,还是一种重要方式。但分封朝贡制度已被改造成为封建的性质” 。但是,这其中还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能将郡县制及其行政区划当成国家疆界。 “在中国封建时代,东北地区的疆域是由中原王朝在东北设置的行政区划郡县和中国境内民族分布两个内容所构成。因此,那种以郡县区划为国界 ,而把臣属中原王朝或与中原王朝争横的或几个地方政权争横的国内民族视为国外 ,都

15、是不符合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特点的。 ”疆域与民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疆域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是生活在这块地方的民族共同创造与开发建设的,而这块大地又养育着众多的民族。以中国东北疆域为例,东北地区的古族有三大系列:一是肃慎系列,包括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二是秽貊系列,包括秽貊、沃沮、夫余、高句丽;三是东胡系列,包括乌桓、鲜卑、室韦、契丹、奚、蒙古。此外尚有由中原迁入的华夏汉族。这些民族系列中的古族均为中华民族一部分,均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历史上的中国疆域的开拓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与其他区域的各个古族共同创造了历代中华古国。因此,凡由上述诸民族在其开拓的疆域内建立的各种类型的政权,包括中原华夏汉族北上在东北与朝鲜半岛建立的箕子朝鲜、卫氏朝鲜都应属于中华民族的政权,其政权疆域均应为历史上的中国疆域。根据“天下” 、 “四海”的中华疆域观念,笔者认为中华疆域有两大层次:一凡属中华民族(东北地区则以三大族系以及中原移民)所建立的政权及其政权领域,皆为中华政权与中华疆域,不论是在中原地区建立的王朝、在边疆地区建立的独立政权或地方政权,也不论这些地方政权与中央王朝是藩属关系、朝贡关系(及其程度的深浅有无),均为中华民族政权,其疆域自在中华疆域之内。有论者用“臣服”的时间长短来判断一个国家政权的性 史记卷 110(匈奴传 。 史记卷 6秦始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