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1017861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边坡治理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用以指导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设计资料以及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结合我司的人力、机械设备、技术以及实际施工经验,编写了本施工组织设计。二、编制原则1. 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施工程序,信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2. 实行施工、设计、监

2、理和建设单位四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目施工生产工作。3. 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4. 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5. 做好施工设计,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6. 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文明施工。7.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控制。8. 积极利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科学地制定施工方案。*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2三、编制依据1. 本工程招标文件2. 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3. 实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范标准和规程4. 深圳市有关建筑工程文件及规定5. 施工现场文件6. 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和验收规范7. 本企业施工经验、资质条件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地质灾害勘查报告(*有限公司 2010 年 7 月)12.工程测量规范13.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第二节第二节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边坡位于*。原始地貌类型为低丘陵,由人工开挖修建坡脚厂房而形成。边坡总长160m,高 1

4、021.2m。北西-南东走向,倾向北东,为二级边坡。一级边坡:该级边坡坡面采用浆砌石护面,但局部浆砌石已与坡面分离。坡高 4.505.50m,坡度约 75。一级边坡坡脚为厂房,距离坡脚约1.00m。二级边坡:坡高约 5.6015.69m,平均坡度约 43,局部坡度为 50。二级边坡坡面裸露,已发育多处冲蚀冲沟,水土流失较严重。坡项为林地,树木茂盛,两级坡之间为宽约 l4.50m 的马道。根据现场调查,一级边坡水流冲蚀严重,部分浆砌石护坡已经剥离;二级边坡坡面裸露,水土流失现象较严重,可见较为明显的几处冲沟。*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此外,该处边坡主要由坡残积土以及全风化岩组成,部分边坡坡度

5、达60(高宽比为 l:0.58),其坡率大于边坡稳定允许值(1:1.251:1.50),边坡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同时,边坡裸露,开挖后暂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边坡坡顶无截、排水措施,在遇大暴雨或连续降雨的不利条件下,雨水入渗至边坡体内,方面增加了边坡岩土体的自重,另一方面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进一步降低,可能导致边坡失稳,潜在地质灾害将会威胁到坡脚厂区相关人员的安全,需及时进行治理。因此,需对此边坡进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消除灾害隐患。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概况设计概况一、治理范围边坡加固范围为总平面图中的 A1A4、B1B6 范围,总长为 97.5m。二、治理设计1保留原有下级边坡浆砌石护面,采用“锚拉

6、格构”进行坡体加固。边坡最高处共设置 7 排锚杆,第 1、2、6、7 排锚杆长 9m,锚筋直径28mm;其余锚杆长 12m,锚筋直径 32mm,由于坡脚建筑离坡脚仅lm,因此第一、二排锚杆垂直距离为 3000mm2500mm(水平),以保证施工空间,其他锚杆间距为 2500mm(垂直)2500mm(水平),入射角度均为 20。格构梁为“井”字型格构,格构纵、横向主梁截面尺寸均为 300mm(宽)300mm(厚),采用 C20 混凝土浇筑并嵌入土层 200mm,锚杆位于格构梁交点处,上级坡格构间喷混草灌绿化,喷混厚 100mm 并与格构梁顶面持平(下级边坡格构梁浇注于浆砌石表面,且不需绿化)。此

7、外,坡面及马道凹陷处采用砂浆或毛石回填处理。2排水是边坡治理的关键所在,在边坡加固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排水系统以疏排水体。本边坡需完善坡顶截水沟、马道排水沟及排水沟等排水措施。排水沟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砌筑,坡顶截水沟、马道排水沟尺寸均为400mm(宽)400mm(高),坡脚排水沟尺寸均为 600mm(宽)600rnm(高),汇水最终与附近排水系统衔接。*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3.主要工程量统计本边坡治理工程包括土方工程、锚杆工程、格构梁工程、修建排水沟和植草绿化等分项工程。根据设计图纸,主要工程量统计汇总见表 3。主主 要要 工工 程程 量量 表 1项目编号工程项目名称计量单位 工程量1土方

8、量m3*2锚杆工程m*3格构梁工程m*4排水工程m*5植草绿化*6位移监测点*7施工临时防护设施 垂直防护架m*4.主要施工技术要求A A、土方开挖施工、土方开挖施工 要求将坡面现有滑动土体及松散浮土全部清除并符合设计坡率要求,开挖至设计开挖面后应清除坡面凹凸不平土层。对于局部凹陷区,应采用毛石或砂浆回填,要求坡面尽量平整。土土方开挖应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挖的逆作施工法,并尽量缩短开挖暴露时间和减少暴露面积,及时进行支护结构施工,且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天墙后积水侵蚀。施工方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土体崩塌、滑动,及由此发生工程事故。禁止在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区域内临时弃土、停放设备等加载活动。

9、禁止在暴雨和饱水:状态下施工作业。施工时根据本施工图设计,结合实际地形进行测量放线,在坡度变化处设控制点。土石方开挖前,应对坡顶及坡脚控制点坐标及高程进行复核,如发现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导致无法按设计开挖面施工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调整。土方开挖过程中出现异常变形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及时反馈信息,通知有关单位及时处理。*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B B 脚手架的搭建脚手架的搭建(1)搭设材料只允许使用钢门式架或钢管,且有产品合格证,钢管和扣件使用前必须经检测合格。(2)脚手架外立杆内侧必须设置经检测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1.2m 高防护栏杆,以及 0.18m 高、厚度不小于 10mm 的挡

10、脚板。(3)施工单位在搭设外脚手架或模板支撑系统时,应有相应的设计和搭设方案,并作为施工现场开工前提条件检查的内容,方案中须绘制架体与建筑物拉结方法和基础详图,并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搭设。搭设后,班组应进行自检,经监理、施工单位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C C、锚杆施工技术要求、锚杆施工技术要求(1)锚杆技术参数锚杆锚筋材料:HRB33528、32 钢筋;锚杆倾角:与水平面夹角为 20;孔径:130mm。锚杆锚筋制作锚杆锚筋制作时应先除锈,按设计长度切割成段,需要焊接的,可采用双面搭接,焊接长度不少于 8d。为使锚筋在锚孔中居中,每隔 1.5 米设一对中支架。注浆管

11、管头用胶带封闭,安设在对中支架的一侧,用细铁丝绑扎,管头用胶带封闭,且管头比锚端少 50100mm。锚杆孔口向内 0.5m 的范围内为容易腐蚀的区段,该段锚筋表面涂防锈环氧保护漆(注意锚头锚入格构梁部分的锚筋不得涂保护漆);对于有可能进入地下水的锚固段和非锚固段,应采取适当的防腐蚀处理。锚杆施工I、人工修坡按设计要求进行人工修坡,保证坡面平整。*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II、锚孔定位按设计图纸钻孔,孔位误差10cm。III、锚杆成孔锚杆成孔采用风动干法成孔,成孔时孔深应比设计孔深长 50cm。、锚筋安放锚杆钢筋放入锚孔前应检查钢筋质量与长度,钢筋长必须与孔深相符。安放时要防止杆体弯曲、扭压

12、,不得损坏注浆管和对中支架。钢筋插入深度不少于锚杆设计长度的 95,钢筋外露孔口长度控制在 1530cm。锚时应注意锚杆清洁,如钢筋在搬运过程中粘泥太多,必须清洗后再下。V、注浆本工程锚杆灌浆材料为纯水泥浆。注浆方法为孔底注浆法,所用水泥为普通硅酸盐 42.5R 水泥,水灰比宜为 0.40.5,注浆压力为常压注浆。必要时可适量加入速凝剂、膨胀剂等添加剂。浆液应搅拌均匀,并做到随搅随用,且必须在初凝前用完。注浆完毕后应对孔口处进行补浆,确保孔口处浆液饱满并与格构砼形成整体。本工程所有锚杆均为全长粘结型锚杆,采用 II 级防护构造,水泥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25mm。D、格构梁施工技术要求、格构梁施

13、工技术要求(1)格构技术参数格构纵梁、横梁砼及压顶梁及底梁截面尺寸均为 300mm(宽)300mm(厚),采用 C20 混凝土浇筑并嵌入坚实岩土层 200mm,锚杆位于格构梁交点处。格构强度:C20 砼。(2)格构施工*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在坡面上按图纸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样,人工开挖沟槽,沟槽深200mm。格构制模。格构施工时,须嵌入坡面 200mm。钢筋制安:钢筋铺设时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 30mm,钢筋搭接不小于 35d,箍筋采用 8200。并根据需要预留适当钢筋挂钩供喷混植草挂网。混凝土浇筑:采用 C20 混凝土,浇捣时要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光泽,无干斑及滑移流淌现象。

14、养护:砼终凝后洒水养护 7 天。绿化:格构施工完成后,在其网格问喷混植草。E、喷混植草施工技术要求、喷混植草施工技术要求喷混植草即采用混凝土喷射机把基材与植被种子的混合物按照设计厚度均匀喷射到边坡表面,喷混植草的基本构造为:钢丝网和基材混合物两个部分。(1)挂网钢丝网可在格构制安时一并埋设浇筑,或格构制安时预留适量钢筋挂钩安装。钢丝网的钢丝直径 2mm,网孔规格为 5cm5cm。应特别注意网与坡面之间的距离保持 6cm 左右,挂网的目的是让种植基材在边坡表面形成一个持久的整体板块。(2)种植基材喷播有机基质材料可以凝固胶结在钢丝网面,形成一层可供植物生长的基础。*边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8有机基质材料按表 2 比例混合,混合前应过筛,筛网孔径以 12cm 为宜,把土壤中的杂物和石块筛去,大土块打碎过筛。材料混合可利用机械混拌均匀,通过喷射机把混合好的基质材料,自上而下分两次喷至岩面,基材喷射设计厚度为 8cm。喷射厚度是今后植物生长的关键所在,此环节应随时检查厚度以保证施工质量。表 2 有机基质材料配比表 材料重量比 普通红土或黄土54.0土壤园土或肥土20.0 蘑菇肥6.2有机质锯木屑6.0 三元复合肥0.5肥料长效复合肥0.5 粘合剂普通硅酸盐水泥10.0 PR3 0051.0保水剂SAP 吸水王1.0 PH 缓冲剂碱性中和因子(石灰)0.8(3)喷播植物种子坡面绿化推荐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