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1015287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11第. . 卷 . . ! 年第 期. 月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 . . . ! 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 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业生产的改进, 农村经济的增长是我国经济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8& 来, 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有何特点, 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 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这是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 以尽快地提高农民收入, 促使农村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需研究的问题。 农民收人变化的特点改革 8& 来, 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 . . . 年与 . , 农业净产值增长了. .= , 农

2、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 8 ?+. 。农业在这 8& 的改革进程中, 不仅在产出方面有较大提高, 而且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是若仔细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是农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不相协调, 落后干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农业收入与国民收入增长差异逐年增大, 形成喇叭状 6 图 9 。在此期间, 国民收入增长了7. , 是农业的 3 . 倍, 这说明农业生产的效益明显低于其他行业。其次是在 . 3 ,. 图. . / . 2 2 2 . 3 2 , 2 2 . 。. 3 0 . 0 3 , , . . . . / + + 3

3、) . 农村劳动生产率 8 ) , 2 元? 人. 劳动生产率与农民收人的关系3 , , 元时, 收入增长明显加快。所以, 要想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必需使农村劳动生产率突破 3 , , 元这一闭值。据) . . . 年资料表明, 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为. / /. 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为. 2 ./ 元, 后者是前者的 2 0 倍 4 农村每个劳动者创造净产值) / /2 元, 全社会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净产值 2 2 2. 元, 后者是前者的. 倍。由这简单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 农村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 3 , , 元, 并低于社会其它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这是农民收入低的主要原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4、第. . 卷因之一。因此, 提高农民的收入, 应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入手, 使每个劳动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以此增加收入。但是, 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涉及到诸多因素, 如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耕地资源、农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水平、农村产业结构、劳动者数量和质量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 形成了目前的农村劳动生产率现状。要实现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就应从这些因素入手, 去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之所在, 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提高农产品价格不是最佳途径提高农民的收入, 人们首先考虑的是提高农产品价格, 长此以往, 农产品价格偏低是人们所共识的, 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政策倾向

5、, 即以农业的资金积累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78 & 来, 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远远地超过了农村和农业, “ 贫穷”和“ 落后”成了农业和农村的代名词, 这也正是长期的低价农产品政策造成的。按理说, 目前农产品价格应该回归其价值水平, 工业和城市也该向农业“ 回报”了, 将工业资金积累适当地投向农业和农村, 为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资金、技术和生产资料, 促进农业快速增长。若农业、农村太落后, 势必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没有农业这个基础产业的稳定发展, 便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 但从目前的情况分析, 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其原因有 6

6、+9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其它行业劳动生产率相比相差甚大。 . . . 年农业劳均产值. 8 元, 而工业为. . = . 元, 是农业的 . 3 . 倍, 建筑业为 . . . 8 元, 是农业的= 3 7 倍, 运输业为. 7 =! 元, 是农业的 7 3 7 倍, 商饮服务业为 , 化肥价格提高 3 , 生产资料价格总是伴随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而上涨, 而且上涨幅度高于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幅度。退一步说, 在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 其它各类生产资料价格能够受到控制, 但农业生产具有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特点, 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影响大, 这就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 资金周转慢, 不仅有经

7、济风险而且还有遭受自然灾害的风险。仅靠提高农产品价格也难以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 679 我国目前正从各方面进行“ 入关”前的准备, 当前国际市场的农产品价格与我国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持平。 “ 入关” 以后, 若我国的农产品价格过高, 必然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地位, 最终也将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由此可见, 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 改善农民收入, 解决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题, 不是一种有效的根本方法。第 期张冬平 提高农民收入主要途径探讨7 农业劳动力剩余量过大是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利用状况来看, 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着隐蔽性劳动力失业或就业不充分, 每个农业劳动力

8、所负担的耕地面积只有 8 3 ! “, 而一些发达国家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面积 8 ! . 即使是耕地面积很少的日本, 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面积也远远超过我国 6 见表+9 ?+. 。根据农产品生产成本调查资料分析 6 表衰 部分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 . 国家负担面积 国家负担面积中国 8 3 . 左右: 河南省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约为 , 如此大的剩余劳动力比例, 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根源。衰. . . 年种植业劳动力利用惰况# . : . 万人项目每卜 . 用工全国总播种面积占用劳动力数河南省6. 个 9 = 8 3 = 卜一0,.2.+3 一 0./20+, 小麦玉米高梁稻

9、谷谷子大豆红薯小计棉花烤烟红麻小计花生芝麻油菜小计2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3 . 3 . . , . . , 0 3 , ) , 2 , 3 . . 粮食作物. , ) . 0 . ) . ) / / 3 ,月叹! 曰勺,内) 月了,) 丹亡! % ),自) 汽 ,+曰. +.即) / , 即任自今!工, . / ) ) / . ) . / . / + 2 ) + . . 2 . ) ) . . 3 3 . 0 . 3 . / . ) 3 2 0 ) . . 0 / 2 . + 3 / ) , / . 0 / +

10、/ , 3 ) . . ) 2 3 2 0 0 2 , . 2 0 ) . ) . / ) / 0 + 0 / ) . . . 3 / ) 0 . 0 . . . 0 , + . 0 2 2 + 经济作物. 0 . 2 / . 2 . . 2 3 3 , . / 3 . + 3 油料作物合计) . ) + . , . . + . + . 0 ) ) , / . , . 2 0 ) / 因此, 充分利用农业劳动力, 发挥每一个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能力, 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从目前的形势分析,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式是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如能将现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半,

11、则农业劳动生产率便可提高. ) 7 。与此同时转移出的农业劳动力从事其他高效益行业的生产, 从而使整个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河南农业大学学报第. . 卷衰. . . . 年畜牧业劳动力利用情况. 万头, . 万人项目每头用工6. 个 9 全国河南省总饲养数量占用劳动力数总饲养数量占用劳动力数. . =.一3 = ! = 3 7 = 3 ! = . ! . 8 3 8 . . 8 . 3 . 8 . 8 . . . 3 ! 8 ! 3 ! . ! 7 3 = 7 = . 3 . 8 ! 3 7 ! . ! 3 8 ! ! 3 = 8 . . 8 = 3 . 8 合计7 = = 3 . . 3 =

12、3 . . 3 猪牛羊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出来, 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农村经济甚至国民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随着市场经济实施, 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正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采用以结构性转移为主的方式, 即从效益低的生产部门转向效益高的生产部门, 从效益低的产业转向效益高的产业, 以此使劳动力整体利用获得最佳。从农村的产业结构上看, . . . 年我国农村劳均产值 . 78 元, 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3 . 倍, 农村工业劳均产值. = 8 元, 是农业的 8 倍, 建筑

13、业. 7 7 元, 是农业的. 3 ! 倍, 运输业 . . . 元, 是农业的 7 3 倍, 商饮服务行业 . = 元, 是农业的! 3 倍。因此,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次序应为工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总之,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问题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是农业剩余劳动力, 只有使农村中每一个劳动者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 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才能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劳动者才能获得稳定而充足的劳动成果。参考文献国家统计局 3 中国统计年鉴 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 . 河南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 3 河南农村统计年鉴 3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

14、. . # . & +/ )/ 2 . % . 5 & ). & % 2 & )/ ). . . & / & . %/ . 2 . . & . . 2 . . . ). . 6 2 . 2 ) / & . (& . 2 +. . . 2 0 . . & . # . () & +% . (& + 了. ). . (/ )% , . . . . 2. 7 ! 8 8 8 . 9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2 .

15、. % )2 . / )% . & % )2 . 2 & + ). . / % ( ). / ). . & % )2 . & + . . 2 . 2 3 . ( . / . +%/ / 2 . % & % % . +2 ). . 2 . 2 . . & / & . % / & / . & . / . +2 +& 2 . ( ( 2 . % ). )% , & . )% & / ) 2 / / ) +. %2 ( & )/ . . & / & . % / . 2 . 2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2 . . %/ 3 . 2 . % ) & + . % 2 %2 ). .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