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985126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4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届中国包头稀土P n 发& 论坛专象报告集王彩凤女,汉族,1 9 5 0 年5 月2 31 5 出生r 甘肃,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 9 6 9 年在兰州白银公司参加工作。1 9 7 8 年至1 9 8 6 年在冶金部全国稀土推广应用办公室工作。1 9 8 6 年至今先后在国家经委重工业局、国务院稀上办公室、国家计委工业一司和原材料司、国家发展计划委产业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从事稀土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上作。历任_ L 程师、高级工程师、副处长、处K ;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稀土学术杂志和稀土信息刊物编委会副主任、全国稀土标准化委员会副t 任等职务。参与了促进我国稀

2、上工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工作和重大活动。1 9 7 9 - - 1 9 8 5 年连续7 年8 次筹各和参加了由方毅同志领导主持的包头全田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瑚l 纵筹备并参加了1 9 7 8 年至令召开的全国性稀上工作会议、稀土办公室主任会议、稀土展览会等。组织并参加了“六五”以来的国家稀七行业计划、规划和稀上工业发展等项规划( 2 0 0 92 0 1 5 年) 、稀土上业产业发展政策、稀土行q k 利用外资暂行规定等政策法规的研究起草和编制工作。组织开展了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等重要课题研究;组织编写了中用稀土发展纪实。组织筹备并参加了1 9 8 8 年至今由中日政府间轮流举办的

3、年度中日稀土交流会议。参加了对稀土行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外事洽谈和出国防问考察活动。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专家报告集我国稀土工业发展与展望王彩凤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我国的稀土工业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关心重视下,经过几十年发展建设,我国稀土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稀土工业发展迅猛,建成了采选、冶炼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及稀土应用产品的集科研开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稀土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国,在国际市场上居支配和主导地位,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围际竞争力的优势

4、产业之一。稀土工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一、我国稀土工业发展历程( 一)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和重视稀土工业的发展早在1 9 2 7 年,我国地质学家丁道衡在西北考察途中首次发现白云鄂博这座富饶的矿山,1 9 3 4 年地质学家何作霖从白云鄂博矿石中发现了稀土,但直到新中围成立前,这座富饶的矿山一直沉寂,没有得到开发。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稀土工作非常重视。上世纪5 0 年代,在周恩来总理主持制定的我国科技规划中就包括稀土元素提取;6 0 年代,聂荣臻同志组织开展包头白云鄂博矿的利用研究和稀土推广应用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5、方毅副总理受邓小平同志委托,连续七年八次赴包头领导和组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和科技攻关工作。1 9 8 7 年4 月,温家宝同志在做过大量调研后指出:“应把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出口战略同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同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考虑,制定明确的资源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外贸政策,使之并行不悖地促进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 。1 9 9 2 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 。1 9 9 9 年江泽民同志在内蒙古视察工作时,对稀土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强调搞好稀土开发应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 0 0 1 年5 月3 1 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召开

6、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研究我国稀土工业发展问题,并对下步2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专家报告集工作做出了决策部署。特别是2 0 0 3 年以来,温家宝总理、黄菊副总理和曾培炎副总理多次对稀土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加强稀土资源保护、规范经营秩序和出口管理,认真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稀土发展问题。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稀土工作长期以往的关心和重视,是我国稀土工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 - - - ) 我国稀土工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稀土资源得天独厚,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全。基础储量8 9 0 0 万吨( 以稀土氧化物( R E O ) 计,下同) ,资源量6 7 8 0 万吨,约占世界5

7、 5 ,广泛分布于全国2 2 个省区。包头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铁、稀土、铌等元素的共生矿山,其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基础储鼍占全国的8 7 2 ,超过世界总储量的4 0 ;分布于江西、广东、福建、湖南、广西等南方省区的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独有的中重稀土资源,已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四川和山东也有丰富的轻稀土资源,云南、贵州、湖北等省也相继发现稀土资源。目前我同稀土工业根据资源和市场走向,已形成以北方包头矿为主,四川冕宁矿为辅,以内蒙古包头、甘肃为核心,四川冕宁、山东等地企业为骨干的北方稀土生产体系;和以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为原料,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地企业为主的南方稀土生产体系

8、。我国稀土工业6 0 年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 奠基建设阶段( 1 9 4 卜1 9 7 7 年)1 9 4 9 年底新中国刚成立,国家有关部委就组织北京地质研究所白云鄂博调查队( 后改为2 4 1 地质队) 对白云鄂博进行了大规模地质勘探与研究。“一五”期间,白云鄂博矿的综合利用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5 0 年代初我国稀土科研工作提到议事日程,1 9 5 8 年开始研究建立研究机构。1 9 6 3年国家批准成立了专门从事稀土研究开发的冶金工业部包头冶金研究所( 现更名为包头稀土研究院) ,并为该所建立了7 0 4 厂、8 8 6 1 厂( 今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公司)两个试

9、验厂。1 9 6 3 年和1 9 6 5 年4 月1 5 日,在聂荣臻同志领导和主持下,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冶金工业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了两次“包头矿综合利用和稀土应用工作会议“ ( 简称“4 1 5 会议) 。3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专家报告集1 9 6 4 年,上海跃龙化工厂正式投产,建成了我国第一条以独居石为原料的稀土生产线。1 9 7 0 年,上海跃龙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条生产9 9 9 9 氧化钇的生产线,满足了国内刚起步的彩色电视生产对红色荧光粉的需求。1 9 6 9 年1 2 月,江西省地质局9 0 8 地质队在江西龙南首次发现了大型花岗岩风化壳稀土矿,后命名为离子吸附型稀

10、土矿。1 9 7 0 年,冶金部批准建设江西九江8 0 6 厂( 江西九江有色金属冶炼厂) ,确定以江西离子稀土矿为原料生产有关稀土产品。1 9 7 2 年,为了加强稀土科技人才的培养,根据邓小平同志的建议和指示,兰州大学建立了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稀土化学专业,为全国稀土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大批稀土专业技术人才。1 9 7 5 年国家经委、冶金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在包头召开“全国稀土推广应用会议。全议重申了白云鄂博资源“以铁为主,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方针;研究制定了全国稀土生产、科研和应用十年规划( 草案) 。在这一时期,中国稀土工业由试验室走向产业化,开创了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新纪元。( 2

11、 ) 稳步发展阶段( 1 9 7 8 1 9 8 5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同稀土工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这期间,方毅副总理受小平同志委托从1 9 7 8 年至1 9 8 6 年先后七年八次赴包头,领导和组织稀土资源综合利用和科技攻关工作。1 9 7 8 年成立了全国稀土推广应用办公室,设在冶金部。1 9 7 9 年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冶金部联合研究制定了1 9 7 9 1 9 8 1 年稀土推广应用规划。1 9 8 0 年中国稀土学会成立,与全国稀土推广应用办公室合署办公。1 9 8 3 年在第四次全国稀土推广应用会议上制定了1 9 8 3 1 9 8 5 年稀土工业发

12、展规划。同时,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加强了对稀土生产和应用技术的科研攻关支持力度,推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我国稀土工业的稳步发展。在这期间,以徐光宪院士为首的我国稀土科技人员创新性的提出了串级萃取理论,并于1 9 8 2 年完成了轻中重稀土全分离试验,极大促进和完善了包头矿稀土萃取分离工艺,使我国稀土分离生产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该成果曾获1 9 8 7 年国家自4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专家报告集然科学三等奖,2 0 0 8 年徐光宪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7 0 年代末,我国稀土产品产量仅1 0 0 0 多吨,主要是稀土硅铁合金和氯化稀土等初级产品。高纯单一稀土化

13、合物当时处于试验室开发阶段,8 0 年代初产量不足2 0 吨。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当时处于试开采阶段,年开采量仅6 0 吨。经过“六五”的发展,到1 9 8 5 年我国稀土产量猛增至8 5 0 0 吨,与1 9 7 8 年相比净增7 5 倍。据统计,“六五“ 期间我国稀土生产年均递增达2 7 。这阶段,我国稀土工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 ) 高速发展阶段( 1 9 8 6 年- - 1 9 9 5 年)“七五“ 期间,稀土行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工作纳入了国家计划管理,国家计委稀土办公室确定了“技术改造与科技开发相结合,生产与内外市场开发并重”的工作方针,下大力气开发推广稀土在传统产业中

14、的应用,同时开发稀土新材料,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稀土产业的发展。北方稀土产业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世界级的生产基地;南方稀土产业继上海和广东之后,又在江苏、江西等省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稀土企业,开始规模化开采、冶炼和分离离子型稀土矿。1 9 9 1 年国务院将离子型稀土矿产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1 9 8 6 年,我国稀土产品生产总量达到1 1 8 6 0 吨,跃居世界第一,首次超过了世界第一的美国( 当年产量l1 0 0 0 吨) 。1 9 8 8 年,我国稀土矿产品产量达到2 9 6 4 0 吨,超过美国1 9 8 4 年达到的历史最高年产量2 5 9 5 0 吨的水平,我国成

15、为世界第一稀土生产国。“八五“ 期间,我国稀土生产保持了年均递增2 0 左右的高速度,1 9 9 5 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总量达到4 0 0 0 0 吨,其中高纯单一产品产量为8 5 5 0 吨,占稀土总量的2 1 4 ;矿产品产量达4 8 0 0 0 吨,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7 0 , - - - 8 0 ,产销率基本达到了1 0 0 。( 4 ) 调整优化阶段( 1 9 9 6 年一至今)“九五“ 期间,我国稀土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开始步入企业重组、集约发展的道路。同时,稀土产业在继续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把产品开发的重点引向高技术含量的外延产品、引向各种稀土功能材料。“九五”期

16、间我国稀土产业在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生产保持了稳定发展。党的“十五大后,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国家有关部委5首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论坛专家报告集组织和指导稀土行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稀土工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确定了新时期我国稀土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这一阶段,我国稀土工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在经济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稀土产品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摆脱了“散、乱、差“ 的局面,以新材料为主体的深加工产品已具规模,我国稀土工业的优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稀土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1 9 9 7 年9 月2 4 日,内蒙古包钢稀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稀土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稀土高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近几年又有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等稀土企业分别在香港和A 股市场上市。“十五“ 以来,我国稀土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开拓市场,推广应用,保护资源,合理开采“ 的发展思路,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积极变化,稀土新材料发展迅速,特别是稀土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