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979409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二课时分 析 综 合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1.内涵阐释所谓“文中的信息” ,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信息,而是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2. 考查特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在我省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例如:2011 年江苏卷考查对文中例证所揭示的“捧”的后果的筛选能力2010 年江苏卷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要求选择“符合文意的一项”3. 规律总结从高考的实际可以看出,题目难度不大。 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够识别选项中信息的正误能力。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内涵阐释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文章思路是指按

2、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 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思维过程。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2. 考查特点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作者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 2 - 想法、态度和感情。所以,该考点在我省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成为命题的热点之一。例如:2012 年江苏卷考查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2011 年江苏卷考查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2010 年江苏卷考查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3. 规律总

3、结高考对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内涵阐释一般说来, 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地表达了一个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文章有几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合在一块儿,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2. 考查特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在我省高考中也经常考查。例如:2012 年江苏卷考查对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内容的归纳能力2011 年江苏卷考查对结尾提出的“挖”的深意的归纳能力3. 规律总结从高考的实

4、际可以看出,题目难度适中。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内涵阐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是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也就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的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2. 考查特点我省的论述类文本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例如:2012 年江苏卷考查对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看法的理解能力2010 年江苏卷考查对作者所说“静趣”的理解能力- 3 - 3. 规律总结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2012 江苏卷 )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 13 题。笑

5、的价值 英 伍尔芙有一些事物 , 是在语言之外却又不亚于语言的, 笑, 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 , 笑尽管没有言辞,却是除人以外任何动物都发不出来的。一只狗, 躺卧在炉前地毯上, 因痛哭而呜咽, 或因欢乐而吠叫 , 我们自会明白它的意思, 而不觉有什么怪异之处。然而, 假如它放声大笑呢?假如 , 当你走进房间 , 它不是摇尾吐舌, 表示见到你时的欢愉, 而是发出一串咯咯的笑声咧着大嘴笑笑得浑身直哆嗦, 显出极度开心的种种神态呢?那样 , 你的反应一定是惊惧和恐怖。笑,似乎主要是而且纯然是属于人的。笑因何而起 , 我们几乎莫名其妙, 它何时发生 , 也难以说清。 幽默是顶峰 , 只有最罕见的才智才

6、能登上塔尖, 鸟瞰整个人生的全景。 喜剧则徜徉于大街小巷, 反映着琐细的偶发的事件它那面明察秋毫的小镜子, 映照出在它前面走过的人们身上无伤大雅的瑕疵和怪癖。笑,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帮助我们保持平衡感; 它时时都在提醒着, 我们不过是人, 而人 , 既不会是完美的英雄, 也不会是十足的恶棍。一旦我们忘却了笑, 看人看事就会不成比例, 失去现实感。要做到能够嘲笑一个人, 你首先必须就他的本来面目来看他。财富、地位、学识等一切身外之物 ,都不过是表面的积累, 切不可让它们磨钝喜剧精神的利刃。孩子们往往比成年人更具识人的慧眼 , 妇女对人的性格则常常具有锐利的洞察力。可见 , 妇女和儿童是喜剧精神的

7、主要执行官。这是因为 , 他们的眼睛没有被学识的云翳所遮蔽, 他们的大脑也没有因塞满书本理论而僵死 , 因而人和事依旧保存着原有的清晰轮廓。我们现代生活中所有那些生长过速的丑恶的赘疣 , 那些华而不实的矫饰, 世俗因袭的正统, 枯燥乏味的虚套, 最害怕的就是笑的闪光,它有如闪电 , 灼得它们干瘪蜷缩起来, 露出了光森森的骨骸。 正因为孩子们的笑具有这样的特性, 那些自惭虚伪的人才惧怕孩子; 或许也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在以学识见长的行当里, 妇- 4 - 女们才遭人白眼相待。她们之所以危险, 是因为她们会嘲笑, 就像安徒生童话中的那个孩子,当长辈们都朝着国王那件并不存在的辉煌袍服顶礼膜拜时,

8、他却直说国王是光着身子的。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 , 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 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 , 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 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真的 ,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 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 杨静远译 , 有删改 ) 1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答: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答: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 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 答:一、 “三步走”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一步:读文审题,明确筛选的标准。读文即整体阅读全文,是答题的基础。 阅读时要充分利用文章的标题和注释,善于通过文章的关键句子进行突破。阅读时

9、须掌握以下两方面内容:审题即审读题干,明确筛选整合的标准和要求。再读全文,可采取逐句快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第二步:紧扣题目,细心查找信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查找信息:1. 投石探波法将题干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 投到文章这个 “水面” 上,以“石子” 为圆心,由近及远,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在一层、- 5 - 在一段、在若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2. 借助标志语第三步:归纳综合,整合作答。组织答案时可采用以下方法:1. 截。 “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

10、本地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2. 改。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 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3.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全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书写时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二、 “五角度”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1.理清文章结构引论(提出问题)并列式、对照式结构本论(分析问题)层进式、总分式结论(解决问题)2. 抓住标志词为了表达得清晰,很多文章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表明前后上下

11、内容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对文章结构、思路的分析。这些标志词有:(1)关联词。不同的关联词表达不同的关系,由此入手便于我们更快地理清结构和思路。并列和、并且、以及关联词递进而且、甚至转折然而、但是、不过、与其相反(2)顺序词。顺序词能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如“首先、其次、再次” , “第一、第二、第三” , “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 “此外”, “同时”等。(3)总结词。“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表示分总关系。此外,还有表范围的词、表解释的词、过渡词等。- 6 - 3.筛选重要句子论述类文章常运用到下列各类句子,如果我们能及时筛选出

12、,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清结构、理清思路。例如:起统摄作用的领起句、总结句,起总结作用的小结句,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各段的中心句等。4. 理清思想脉络局部服从整体, 文章各语段、 各层次所表达的内容总是围绕中心展开的,各语句之间都有一定的语脉, 语脉在内容组合上就体现为文章思路,而文章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形式而已。5.关注内容疏密分析结构时,要认真研究各句段的内容,揣摩其与前后相邻句子或语段的语意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句段一般属于同一个层次。三、 “四突破”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 抓住核心语句突破文章中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

13、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2.寻找主要线索突破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络。精研脉络,把握思路, 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3. 层层概括突破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 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4.挖掘隐含信息突破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基础。 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意义挖掘出来,才能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

14、作品的含义, 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1.抓关键句通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主要抓“文眼”,找关键句和中心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分析中心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 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 7 - 3. 比较辨析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2013无锡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吴中杰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当然要有知识,毋庸置疑,但有知识不

15、一定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精神,这样他们才能成为一个积极的社会群体。我国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一向是很强的。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无不表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但要说到独立精神,就比较差了。 他们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依附思想。大多数文人依附于庙堂,后来也有一些人依附于商家。那时的文化人,叫做士。古代的士与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缺乏后者的独立性,而被人所养。 既然士为庙堂所养,自然也要为庙堂服务,他们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庙堂的利益旋转的。但是到了五四时期,情况就有了变化。科举

16、已经停考, 士人不能再通过这条路径攀向庙堂,而大学的相对独立和文化市场的发育,又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于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催化下,就产生了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群体。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一种时代文化精神,最充分地体现这种时代文化精神的是鲁迅。鲁迅能持此独立精神,与他早期所接受之个性主义思想有关。早在日本留学时期,他就介绍过西方思想家崇尚个性的主张和摩罗诗人争天拒俗的作品,并且提出救国之道。他的抗暴行动,就是这种个性主义的表现。他不但在五四时期反对传统思想时,表现出这种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而且在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 许多新文化人士与权力者妥协,甚至支持权力者的时候,他仍旧坚决维护自由思想的原则, 与旧势力进行搏斗。在斗争实践的基础上,鲁迅对于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了深一层的看法,他认为,知识阶级和权力是冲突的,知识阶级追求真理,权力追求利益。真正的知识阶级想到什么就要说什么,是不顾利害的。当然, 鲁迅后期思想也有很大的变化。但是, 他独立自由的个性主义思想并没有同时被轰毁。 虽然鲁迅此时已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