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纲要(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门市文化强市建设工作纲要 (20162020 年)为了贯彻落实江门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的战略部署,丰富“中国侨都”的建设内涵,提升“中国侨都”的建设水平,推动侨乡文化的繁荣,以满足侨乡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侨乡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江门“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制订本发展纲要。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
2、文艺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满足侨乡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中国侨都”为品牌战略,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以文化创新为发展动力,以文融城,全域规划,整体推进,促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为打造“三门”建设“三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中国侨都”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二)发展目标。 2 到 2020 年,我市文化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与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特色鲜明的侨乡文化和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体系、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拥有较完善
3、的文化设施、引领潮流的文化人才、富有影响的文化精品、繁荣发展的文化事业、特色明显的文化产业、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各项主要文化指标进入全省前列。通过 5 年的努力,力争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江门的重要支柱产业,将江门建设成为省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国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全球五邑侨乡人的心灵家园。构建侨乡文化品牌建设体系。科学规划“中国侨都”、“岭南儒城”、“文化惠民” 侨乡文化三大文化品牌, 华博文化圈、西江水脉文化圈、学宫文心文化圈、海洋文化圈、世遗文化圈的侨乡核心文化圈建设,以及遗产保护、 传承和开发,形成城市建设与文化渗透相融的建设体系,实现侨乡文化标志性建设工程、打造文艺精品,普及侨乡文化教
4、育,营造深厚的侨乡文化气息,提升世界五邑侨乡文化品牌美誉度,建设全国首个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努力打造国家一级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国内最好的华侨文化研究平台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等重点项目,跻身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突出侨乡文化特色和优势,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发展旅游休闲娱乐、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化用品生产等八大主体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建设一批 3 文化产业基地,重点建设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和设计、江演艺视听设备及器材等九大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总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
5、用大大提高。到 2020 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6%,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建成广东省文化旅游示范区、广东省文化及相关产品制造业集聚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珠江口岸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圈。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把握提高现代文化传播能力的发展方向和主导力量,拓展传播渠道,创新传播技术,构建技术先进,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成为世界五邑侨乡文化传播中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侨乡文化特色,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共服务产品生产供给充足,设施网络齐全,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有力,组织支撑和运行机制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民生工程,到 2020 年,
6、基本建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人民群众需求相匹配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指标居全省前列。构建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有利于干事创业、文化创新的人才环境和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实现从“办文化” 到“管文化” 的转变。二、重点建设项目 4 围绕幸福“中国侨都”建设这个总目标,健全“以文融城”工作机制,在全面做好各项文化工作的同时,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传播、文艺创作、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重点规划标志性、操作性强的建设项目,实施“3+9 行动计划”,即打造 3 个城市文化品牌,大力推进 9 项文
7、化建设工作,经过 5 年的努力,使江门在城市形象、文化积淀、市民素养、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取得全面的进步。(一)三大品牌。1.打造打造“中国中国侨侨都都”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中国第一侨乡”建设的目标注重特征鲜明城市形象的塑造, “中国侨都”建设要注重江门文化工作在全国侨文化建设中领头羊、排头兵的标杆作用,要求文化软实力的培育、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都有一个质的跨越,从而树立起“世遗文化中国侨都”的城市名片。(1)申报国家级“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蔡李佛拳、新会陈皮、荷塘纱龙、台山飘色、台山排球、开平狮鼓、开平民歌等江门五邑华侨历史、侨乡文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合,争取成为文
8、化部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华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进一步确立江门五邑在全国侨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建设中的领先地位,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根、魂、梦”工程提供一个完整的带有标志性的实践园区,为“中国侨都”提供一个国家级文化平台。(2)完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建设。在“四馆整合”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中,重点抓好博物馆的场地建设、文物征集、研究机构建立等工作,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打造成国家一级博 5 物馆,完成一级馆升级的目标,使之成为国内华侨华人博物馆的标杆之一。(3)努力跻身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
9、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将大力推进,全国竞争性很大。这是借势打造“中国侨都”的重大机遇。江门的资源在代表“海丝”华侨历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唯一性,在“海丝”申遗项目中江门不能缺席,要力争申报成功。(4)争创“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整合各市(区)的侨文化资源,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五邑大学、中港英文学校、中加柏仁学校、开平碉楼与村落等争创中国侨联的“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形成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园区。(5)完善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有学术研究的支撑。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一直承担着江门五邑和广东省华侨历史、侨乡文化的研究重
10、任,形成了国际学术网络,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拥有良好的口碑,具备打造成国内侨乡文化研究主阵地的条件,要加强投入建设,将中心打造成国内最好的华侨文化研究平台之一。(6)在全市营造侨文化氛围。一是建设大型侨文化主题公园。重点对蓬江区丰乐公园和元宝山公园进行整合改造,建设一个侨乡文化主题生态园林式公园。以侨乡文化为主线,不断扩充其外延,将江门五邑华侨广场、星光公园及各市、区相应的生态公园有机结 6 合,打造具有多个片区、突显侨文化特色的大型主题公园。另外,建设一批侨文化主题公园,建设新会华侨义塚公园、铁路文化公园(江门新宁铁路火车站)、现代工业遗产公园(甘化厂)。二是完成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城市雕塑。制作
11、侨文化城市雕塑,结合 2019 年美国太平洋铁路通车 150 周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铁路华工树立丰碑,建设铁路华工城市雕塑。表达中国政府和家乡人民对 150 年前铁路华工的致敬,丰富市区的侨文化内涵。(7)打造广东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传承中心。武术是中华文化的标志,也是华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门五邑拳种多,国际影响大,是江门五邑侨乡的优势文化资源之一。通过打造“武在江门”武术文化节和建设“广东省侨乡武术文化研究传承中心”,形成挖掘、研究、交流、传承“四位一体”的格局,引领全省甚至是全国侨乡武术文化的发展。(8)结合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品牌,打造江门五邑华侨活动周。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
12、年华坚持多年,已经成为展示江门五邑华侨文化的载体和品牌活动之一,在国内具有唯一性。通过运作机制创新,打造江门五邑华侨活动周,将嘉年华活动集中在一个文化周内举办,调动民间资源,逐步形成本地特色文化节庆品牌。(9)开展“邑商文化”的研究和宣传。通过对自明代以来江门五邑工商业发展历史的挖掘和整理,真正理清其历史脉络和发展逻辑;通过对“邑商”群体的个性特征进行文化观照,描绘出这一群体独特而丰满的时代形象;通过对“邑商”中的杰出人物的成长路、奋斗史 7 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解密“邑商”的“商道”精髓和文化动力;通过对“邑商”文化价值的提炼升华和展示宣传,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擦亮“邑商”品牌。而通过对研究
13、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侨乡创业创新的进取精神,有效促进全社会“重商”、 “亲商”、 “暖商”良好环境的形成,有效激励侨乡广大的企业家以更强的使命感建设家乡,贡献时代,从而为我市创新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2.打造打造“岭南儒城岭南儒城”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陈白沙为岭南大儒,其心学为传统岭南文化奠定了底色,江门学派成为具有岭南特色的儒家学派。陈白沙的学说及其遗存是岭南的文脉,江门是传统岭南文化的发祥之地、形成之地。之后的梁启超、陈垣,是世界级学术宗师,对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的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陈白沙、梁启超、陈垣为江门“三宝”,是江门优势的核心文化资源,借此打造“岭南儒
14、城”,建设岭南文脉之道,已经具备条件。(1)将白沙大道向西延伸到圭峰山,使市区的白沙祠等遗存与圭峰山的陈白沙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茅龙笔资源,连为一体,将白沙大道整治为展示陈白沙文化元素最多的文脉大道,将陈白沙纪念馆打造为“理学国学特色体验馆”,将圭峰山打造“岭南心学第一山”。向南与启超大道相连,将陈白沙传统儒学文脉延伸到近现代的梁启超文化,形成岭南文脉大道的整体感。(2)办好“白沙文化节”,推进白沙小学、陈白沙中学的特色文化教育建设。 8 (3)抓住重大节庆节点,宣传梁启超、陈垣。2018 年在新会纪念梁启超诞辰 145 周年,2020 年在江门纪念陈垣诞辰 140 周年。3.打造打造“文化惠
15、民文化惠民”城市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努力搭建全民追求、参与、建设、享受文艺生活的平台,以“中国舞蹈之城”、 “中国曲艺之乡”等为文化品牌,引导、提升全民文艺气质和文艺修养,提升城市文体发展水平。(1)开展“唱一唱”活动。抓好合唱的发展,打造城市合唱品牌。大力扶持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开展以及健全合唱行业协会的管理。定期举办全市性合唱活动和高层次的合唱交流,重点培育若干支合唱团队,提高水平,参与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积极推进大众曲艺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擦亮“中国曲艺之乡”的品牌。重视曲艺戏剧的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对民间曲艺社团的扶持、引导工作。(2)开展“舞一舞”活动。紧紧抓住全国首个“中国
16、舞蹈之城”的品牌,将其做实、做大、做强。与中国舞蹈家协会合作利用好“戴爱莲”的品牌,举办全国性、国际性的舞蹈活动,规划建设“戴爱莲舞蹈博物馆”。 引入市场化机制,扶持舞蹈产业发展,与北京舞蹈学院等舞蹈专业院校探讨设立江门分校区,积聚舞蹈人才。(3)开展“走一走”活动。将“江门健步马拉松”打造成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健步嘉年华品牌。设立“江门全民健步日”,沿滨江大道建设一批“全民健步”雕塑,彰显城市健步文化。积极引导健步走活动与志愿服务、城市文化建设相结合。全面规划设计城市绿道的文化特色,打造“中国健步之都”品牌。 9 (4)开展“踢一踢”活动。大力推广普及足球运动,举办“足球嘉年华暨国际青少年五人制足球赛”、建立一批市级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推进足球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创建“广东省青少年足球培训试点城市”,争取创建“国家青少年足球培训试点城市”。(5)开展“游一游”活动。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结合“33 墟街”、 “南岸印迹”、 “学宫文心”和“岭南鹤武”的规划改造,扶持“江门艺术部落”的建设,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