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总结笔记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96706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卫生总结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卫生总结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卫生总结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卫生总结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卫生总结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卫生总结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卫生总结笔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卫生总结笔记环境卫生总结笔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a)全球气候变暧 b)臭气层破坏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标志物暴露、效应、易感联合作用的类型a)相加作用 b)协同作用 c)增强作用 d)拮抗作用健康效应谱的分级a)生理负荷增加 b)生理代偿性变化 c)生理反应异常 d)患病 e)死亡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a)非遗传因素(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生活习惯、暴露史、心理状态、保护性措施)b)遗传因素(性别、种族、遗传缺陷、环境应答基因的基因多态性)环境污染对人群的危、慢性危害(1)环境污染急性危害的类型: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危害(废气、废水大量排放、事故引发的污染

2、事件、核泄漏事故) ;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慢性危害的类型:非特异性影响;引起慢性疾患;持续性蓄积危环境流行病学的基本内容:1)研究已知的环境暴露因素对人群的健康效应2)探索引起健康异常的环境有害因素3)暴露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环境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研究(生态、现况) ,分析性研究(病倒-对照、定群) ,实验性流行病学的研究及实验研究。暴露的测量:1)外剂量 2)内剂量 3)生物有效剂量大气污染的来源a)工农业生产(燃料的燃烧、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b)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c)交通运输 d)其他(工厂爆炸、火灾)大气颗粒物可分为a)总悬浮颗粒物 TSP100UMb)可吸入

3、颗粒物 PM1010UMc)细颗粒物 PM2.52.5d)超级颗粒物 PM0.10.1逆温的类型:1)辐射逆温 2)下沉逆温 3)地形逆温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比较煤烟型烟雾事件光化学型烟雾事件污染来源 a 煤和石油制品燃烧 b 石油制品燃烧主要污染物 a 颗粒物、SO2、硫酸雾 bHCs、 NOX、O2、SO2、CO、 PANs发生季节 a 冬季 b 夏秋季发生时间 a 早晨 b 中午或午后气象条件 a 气温低、气压高、风速很低、湿度高、有雾 b 气温高、风速很低、湿度较低、天气晴朗、紫外线强烈逆温类型 a 辐射逆温 b 下沉逆温地理条件 a 河谷或盆地易发生 b 南北纬度 60

4、0 以下地区易发生症状 a 咳嗽、喉痛、胸痛、呼吸困难,伴有恶心、呕吐、发绀等,死亡原因多为支气管炎、肺炎和心脏病 b 眼睛红肿流泪、咽喉痛、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头痛、胸痛、疲劳感和皮肤潮红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肺功能障碍或衰竭易感人群 a 老年人、婴幼儿以及心、肺疾病患者 b 心、肺疾病患者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影响a)温室效应 b)臭气层被破坏 c)酸雨 d)影响小气候和太阳辐射 e)其他(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基准与标准的比较基准标准定义 a 根据环境中有害物质和机体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考虑敏感人群和暴露时间而确定的对健康不会产生直接或间接有害影响的相对安全剂量(浓度)b 以保护人群健康为直

5、接目的,对环境中有害因素提出的限量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所规定的相应措施。它是评价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危害的尺度两者的关系 a 标准的科学依据 b 基准内容的实际体现法律效力 a 无 b 有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1)不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潜在的远期危害;(2)对主观感觉无不良影响;(3)应对人体健康无间接危害;(4)选用最敏感指标;(5)经济合理和技术可行。水的化学性指标a)PH 值 b)总固体 c)硬度 d)含氮化合物 e)溶解氧 f)化学耗氧量 g)生化需氧 h)氯化物 i)硫酸盐 j)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 k)有害物质微生物学性状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工业废水 2)生活污

6、水 3)农业污水 4)其他(工业的固体废弃物)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及其防治(1)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生活和工业污水中含 P、N 等物质。(2)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藻类物质大量生长,进而使水体溶解氧下降,水体污染。(3)治理:以控制 P、N 等物质向水体排放,及时清除水体中藻类物质和降低 P、N 含量。生物富集:是一个动植物不断在体内累积。生物放大:是通过食较低级的动物,在高级动物体内高度累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a)防止通过地素水传播疾病 b)防止通过地表水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及远期危害 c)保证地表水感官性良好 d)保证地表水自净过程正常进行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原因(1)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

7、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2)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渗漏、出现负压等原因,重新被病原体污染。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水源一次严重污染后,可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短期内突然出现大量病人,且多数患者发病日期集中在同一潜伏期内。若水源经常受污染,则发病者可终年不断,病例呈散发流行。(2)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或接触同一水源的历史。(3)一旦对污染源采取治理措施,并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1)细菌(伤寒、副伤寒、霍乱、副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嗜肺军团菌)2)病毒(甲肝、灰质炎、柯萨奇病毒、腺病

8、毒、轮状病毒)3)原虫(贾第氏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血吸虫)饮用水的常规指标1)微生物学 2)毒理学 3)感官性状 4)一般化学指标 5)放射性指标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指标1)总大肠菌群(每 L 水不得超个 3 个,每 100ML 不得检出)2)耐热大肠菌群(每 100ML 不得检出)3)大肠埃希菌(100ML 不得检出)4)菌落总数(每 ML 不得超过 100 个)影响氯化消毒的效果因素(1)加氯量和接触时间:加氯量取决于需氯量,普通氯化消毒需接触30 分钟,氯胺消毒法消毒需接触 1-2 小时。(2)水的 pH 值:水的 pH 值较低,氯化消毒效果好。(3)水温:水温高,杀菌效果好。(4)水的浑

9、浊度:水的浑浊度越高,消毒效果就越差。(5)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农药污染的危害:1)土壤污染引发急性中毒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3)对内分泌系统和生殖效应的影响 4)三致作用生物污染调查的监测指标:1)大肠菌值 2)产气荚膜杆菌值 3)蛔虫卵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包括: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影响蛋白质、糖和脂类的代谢;调节水和无机盐;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其它:甲状腺激素不足使消化功能减弱,肠蠕动变慢。并可影响造血功能而发生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原因有:(1)缺碘:缺碘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2)致甲状腺肿物质:(有机硫化物:硫氰化物、硫葡萄糖苷、硫脲;某些有机物:生物类黄

10、酮、酚类、邻笨二甲酸酯、有机氯化合物;某些无机物:水中的 GA、F、MG、硝酸盐) (3)其它原因:有报道长期饮用高硬度水、含氟化物或硫化物过高的水以及某些化学物质污染的水而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甲状腺的分型:1)弥漫型 2)结节型 3)混合型甲状腺的分度:1)正常,看不见,摸不着。2)度:看到见,超过本人拇指末节大小到相当于 1/3 拳头大小,或不超过本人拇指末节大小,但摸到结节。3)度:甲状腺肿大,脖根明显变粗,大于本人 1/3 个拳头到相当于 2/3 个拳头。脖根粗。4)度:颈部失去正常形状,大 2/3 个拳头,颈变形5)度:大于一个拳头,多带有结节。地方性克汀病的分型:神经型的特点

11、为精神缺陷、聋哑、神经运动障碍,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黏液水肿型的特点为严重的现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生长迟滞和侏儒。混合型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有的以神经型为主,有的以黏液水肿型为主。地方性克汀病的临床表现:(1)智力低下(2)聋哑(3)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婴幼儿生长发育落后克汀病面容性发育落后) (4)神经系统症状 (5)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 (6)甲状腺肿氟中毒的病区类型:1)饮水型病区 2)燃煤污染型病区 3)饮砖茶型病区氟的生理作用包括:(1)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2)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缺氟可使其生长发育减慢,且使动物的繁殖能力下降 (3)对神经肌肉的作用:氟能抑制胆碱酯酶

12、活性。氟斑牙临床表现如下:1)釉面光泽度改变:釉面失去光泽,不透明,可见白垩样线条、斑点、斑块,白垩样变化也可布满整个牙面。一经形成,永不消失。2)釉面着色:釉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颜色改变,浅黄、黄褐乃至深褐色或黑色。着色范围可由细小斑点、条纹、斑块、直至布满大部釉面。3)釉面缺损:缺损的程度不一,可表现釉面细小的凹痕,小的如针尖或鸟啄样,乃至深层釉质较大面积的剥脱。轻者缺损仅限于釉质表层,严重者缺损可发生在所有的牙面,包括邻接面,以至破坏了牙齿整体外形。饮水型氟中毒预防措施如下:1)改换水源:打低氟深井水引用低氟地面水收集降水2)饮水除氟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预防措施如下:1)改良炉灶:改造落后的燃煤

13、方式,炉灶应有良好的炉体结构并安装排烟设施,将含氟烟尘排出室外。2)减少食物氟污染:应防止食物被氟污染,如改变烘烤玉米及辣椒等食物的保存方法,可用自然条件烘干粮食,或用烤烟房、火炕烘干,避免烟气直接接触食物。3)不用或少用高氟劣质煤:更换燃料或减少用煤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中氟含量。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小气候适宜;采光照明良好;空气清洁卫生;隔音性能良好;卫生设施齐全;环境安静整洁住宅中房间的配置:主室(客厅、卧室、书房)和辅室(厨房、卫生间、贮藏室)小气候包括: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常用的生理指标包括皮肤温度(皮温) ;体温;脉搏;出汗量;温热感;热平衡测定小气候的评

14、价指标:1)根据环境因素的测定而制定的:湿球温度、黑球温度。2)根据主观感觉结合环境因素测定而制定的: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风冷指数。3)根据生理反应结合环境因素测定而制定的:湿球-黑球温度。4)根据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情况而制定的:热强度指数、热平衡指数。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1)室外来源(室外空气、建筑物自身、人为带入室内、相邻住宅污染、生活用水污染)2)室内来源(室内燃烧或加热、室内活动、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室内生物性污染、家用电器)室内污染的主要特点: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室内外共存同类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吸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空调引起的室内

15、空气污染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SBS 的特点:1)发病性 2)患病人数多 3)病因很难鉴别确认 4)患者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后,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建筑物相关疾病1)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 2)是病因可以鉴别确认 3)患者离开现场,症状不会很快消失,必须进行治疗才能恢复。办公场所的卫生特点:1)办公人员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小 2)办公人员滞留时间长,活动范围小 3)办公场所分布范围广泛,基本条件和卫生状况相关较大。4)办公场所中存在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不利因素。公共场所的特点:1)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公共场所常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接纳众多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体状况(健康和非

16、健康)的人员密切接触,给疾病传播提供了机会。2)设备及物品易被污染。由于公共场所的设备和物品供公众长期反复使用,极易造成致病微生物污染,如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可通过交叉污染危害人群健康。3)涉及面广。无论城乡,只要是有人群居住的地方,都会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建筑各异及功能不同的公共场所。4)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卫生监督的方式:1)预防性卫生监督(公共场所设计审查、施工监督、建设竣工的卫生验收)2)经常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的内容:卫生组织、卫生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及执行;公共场所内外环境卫生状况;基本卫生设施是否具备;消毒制度、消毒设施是否健全、完好及运行情况;有关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执行情况、对各项指标要求进行监督;通风换气设施的运行情况、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培训及患有禁忌证的从业人员调离情况;抽查部分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和培训合格证;检查卫生许可证情况,是否获得“卫生许可证”及“卫生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城市人口规模:大城市 50W;中等城市 20-50W;小城市小于 20W城市功能分区:1)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