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伤寒论)B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966364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卷(伤寒论)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试卷(伤寒论)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试卷(伤寒论)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试卷(伤寒论)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试卷(伤寒论)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卷(伤寒论)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伤寒论)B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0 页伤寒论期末试卷 BA或 B B 卷课程伤寒论使用班级制卷份数100 考生姓名命题人教研室审核人单位审核人答题纸数2 班级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合计学号评分 分数 阅卷人一、A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备选答案之间也不能出现包含、义同词别的现象。)1、首次全文注解伤寒论的是() A、王叔和 B、孙思邈 C、成无己 D、林亿 E、柯韵伯2、关于伤寒论一书内容的论述下面哪项较为确当?() A、全面地阐述了寒邪所致疾病 B、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疾病和杂病C、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未论及外感温热和杂病 D、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外感热病,兼述杂病E、全面地阐述了外感风寒,兼述外感温热,未论

2、及杂病 3、 伤寒论的六经病证是()A、十二经络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 B、五脏六腑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 C、脏腑经络结构为六经病理变化的临床反映 D、外感疾病的六个不同证候分类 E、外感疾病的六个不同发展阶段4、 伤寒论变证的概念是() A、实证突然转为虚证 B、热证突然转为寒证C、寒证突然变为危候 D、絷絷汗出突变无汗 E、病情不循一般规律发展,而发生性质变化5、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治宜() A、解其表,表解里自和 B、温其里,里和表自解C、先解表,后温其里 D、先温里,后解其表 E、解表温里,表里双解6、 伤寒论中的风温是指() A、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的病证 B、太

3、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的变证C、里热炽盛,津液受伤证 D、阴伤火炽,热动肝风证 E、以上都不是 7、太阳中风证的治法是() A、调和营卫 B、解表发汗,固护卫阳C、调和营卫,益气和营 D、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E、解表祛风,宣肺发汗8、太阳中风证的病机,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营弱卫强 B、阳浮阴弱 C、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不内守D、风寒束表,正气固外,营阴郁滞 E、以上均不错第 2 页,共 10 页9、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根据病机变化,治宜() A、小柴胡汤 B、栀子豉汤 C、大青龙汤D、桂枝汤 E、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 10、桂枝汤方的药物与药量是()A、桂枝三两、芍

4、药六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B、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C、桂枝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D、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E、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二两、大枣四枚 11、桂枝加葛根汤方的药物组成是()A、桂枝、葛根、芍药、炙甘草、大枣、麻黄 B、桂枝、葛根、芍药、大枣、干姜、炙甘草 C、桂枝、葛根、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 D、桂枝、葛根、芍药、大枣、半夏、炙甘草E、桂枝、葛根、芍药、大枣、附子、炙甘草 12、患者顾,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继则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自服发汗药,而汗

5、出淋漓,小便较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当用() A、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B、桂枝加附子汤 C、桂枝加葛根汤D、桂枝新加汤 E、芍药甘草附子汤 13、表证未解,兼脾虚水停之“小便不利”。治疗可用()A、五苓散 B、猪苓汤 C、真武汤 D、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E、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14、太阳伤寒表实证服麻黄汤后“衄乃解” , “衄”的机理是() A、阳气拂郁过甚,损伤阳络 B、壮热耗气,气不慑血C、热入血室 D、肺胃热盛,副血出络 E、麻黄辛温,耗血动血 15、下列端正证除哪项外,均可用麻黄汤治疗?() A、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 B、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

6、绪C、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者 D、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E、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 16、关于小青龙汤药物组成的回答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大青龙汤去石膏,加半夏、细辛、干姜、五味子 B、麻黄汤去杏仁,加半夏、干姜、五味子、细辛C、桂枝汤加麻黄、五味子、干姜、半夏、细辛 D、桂枝汤合麻黄汤加半夏、干姜、五味子、细辛E、以上均不是 17、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方药组成是()A、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剂量的各1/2 B、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剂量的各1/3 C、取桂枝汤与麻黄汤剂量的各1/4 D、取桂枝汤二份与麻黄汤一份而成

7、第 3 页,共 10 页E、取桂枝汤与趣婢汤的复方 18、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 主之。 ” () A、猪苓汤 B、五苓散 C、茯苓甘草汤D、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E、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9、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桃核、桂枝、大黄、厚朴、枳实 B、桃核、桂枝、大黄、芒硝、枳实 C、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生甘草 D、桃核、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E、桃核、桂枝、大黄、芒硝、厚术 20、下列脉证,可辨为抵当汤证者是()A、身黄、脉沉结、少腹满、小便不利 B、少腹硬满,其人发狂,小便不利

8、 C、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不利 D、少腹硬满,其人发狂,身黄,脉沉结,小便不利 E、少腹硬满,身黄,脉沉结,小便自利,其人发狂21、关于太阳蓄水、蓄血证的鉴别要点,下列解答哪项是正确的?() A、一在气分,一在血分 B、一在膀胱,一在少腹C、一无热邪,一有热邪 D、小便利与不利,神志正常与否 E、以上都不是22、根据原文填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 连汤主之”()A、必自下利,脉促者 B、腹痛不止,脉促者 C、下利不止,脉浮者 D、邪热而利,脉促者 E、利遂不止,脉促者2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的病机是() A、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 B、心阳虚,下

9、焦水饮欲动C、心阳虚,又兼脾虚水停 D、心阳虚,又兼虚胃停饮 E、心阳虚,水气上逆凌心 24、炙甘草汤药物组成是() A、炙甘草、干姜、人参、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B、炙甘草、生姜、人参、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大枣 C、炙甘草、干姜、人参、生地、桂枝、麦门冬、麻仁、阿胶D、炙甘草、干姜、人参、生地、肉桂、麦门冬、麻仁、阿胶、大枣 E、炙甘草、生姜、人参、生地、桂枝、阿胶、麦门冬、麻仁、大枣25、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其中的“虚故也” 是指()A、表里俱虚 B、表阳不足 C、阴阳两虚 D、汗后阳虚 E、胃中空虚 26、心下痞满,按之则痛,脉浮滑,

10、最适宜用()A、大黄黄连泻心汤 B、附子泻心汤 C、小陷胸汤 D、大陷胸汤 E、大柴胡汤27、初诊主诉心下痞满、胸中烦热、口渴,按诊柔软不痛,视其舌苔黄,切其脉关上浮。治宜 ()第 4 页,共 10 页A、栀子豉汤 B、竹叶石膏汤 C、半夏泻心汤 D、黄连阿胶汤 E、大黄黄连泻心汤28、黄某,男性,初患外感,发热,头痛,微咳,服解表药后,上证已除,但大便稀烂,日五 六次,胸闷欲吐,腹胀不痛,投以藿香正气散三剂未效。来诊时,证见胸中烦闷,腹不胀而觉脘部痞塞不舒,嗳气有食臭味,肠鸣即欲大便,便色淡黄,水样便中有不化的食物残渣,无异臭,日五 六次,量不多,脉濡数,苔薄白,宜用()A、葛根汤 B、黄芩

11、汤 C、桂枝人参汤 D、黄连汤 E、生姜泻心汤 29、下列汤证,除哪项外,均具有“脾胃不和,寒热错杂,虚实相兼”的病机特点()A、半夏泻心汤证 B、生姜泻心汤证 C、甘草泻心汤证 D、黄连汤证 E、黄芩汤证30、以下除哪一项外,皆为阳明病的成因?() A、太阳病失治、误治,耗伤津液,胃中干燥而成。 B、少阳病误用发汗、利小便,致津伤化燥而成。 C、燥热之邪直犯阳明。D、湿郁过久,化热化燥。 E、火毒内攻,灼伤阴血。31、枳实栀子豉汤证的病机是() A、热扰胸膈,兼心下痞塞。 B、热扰胸膈,兼心中壅滞。C、热扰胸膈,兼胁下壅滞。 D、热扰胸膈,兼脾虚气滞。 E、热扰胸膈,兼脾胃有寒。32、白虎汤

12、证出现“四肢厥逆”的病机是() A、表寒里热,寒热错杂。 B、上热下寒,寒热格拒。C、邪热深伏,阳气被遏,不达四末。 D、气郁于里,阳气被遏,不达四末。 E、阳气已虚,失于温煦。33、陈某妻,产后三天,开始发热,持续四天未退,伴口渴,烦燥不安,前医以生化汤加减治 疗,反增气急,谵语,自汗出,观其舌质红,苔黄燥,脉洪大而芤。宜用()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小柴胡汤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 D、小承气汤 E、桃核承气汤34、高热十余日后,尚有低热,心烦气短,气逆,纳差,时时欲吐,消瘦神疲,舌红干燥少苔, 脉虚数。治宜()A、枳实栀子豉汤 B、栀子甘草豉汤 C、栀子生姜豉汤 D、白虎加人参汤

13、 E、竹叶石膏汤35、患者于十天前无明显诱因而恶寒发热,咳嗽,经治疗大汗出后,恶寒罢,咳减,但身热不 退,午后甚,入夜尤重,烦躁,时胡言乱语,大便五天未解;近三天来汗少,仅见于四肢,口干苦,腹满不减,舌红苔焦黄,脉沉实。治宜()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B、大柴胡汤C、白虎汤 D、调胃承气汤 E、大承气汤 36、猪苓汤的药物组成是()A、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 B、猪苓、茯苓、泽泻、白术、阿胶 C、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滑石 D、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第 5 页,共 10 页E、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桂枝 37、阴阳急下证与少阴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A、正虚邪实,阴虚热盛。 B

14、、燥热亢盛,阴津欲竭。 C、燥热内结,气机不通。 D、燥热内结,宿食内停。E、燥热内结,热伤气机。 38、小柴胡汤中柴胡和半夏的分量是()A、柴胡半夏各三两。 B、柴胡半夏各半斤。 C、柴胡半夏各半升。 D、柴胡半斤,半夏半升。E、柴胡半升,半夏半斤。 39、下列脉证,不宜使用小柴胡汤的是()A、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 C、阳明病,胁下鞭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 D、呕而发热者。E、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 40、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治宜()A、桂枝

15、汤主之 B、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C、小柴胡汤主之 D、柴胡桂枝汤主之 E、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41、大柴胡汤证中“心中痞硬”的机理是() A、胆热犯胃,升降失常,水气内停。B、邪踞少阳,胸胁不利,气机阻滞。 C、邪犯少阳、阳明,里气壅滞。D、邪热干犯胃腑,胃气不降。 E、热结阳明,腑气不通。42、太阴病误下所致的“胸下结鞭” ,其病机是() A、脾阳愈差,表邪乘虚内陷。 B、脾阳愈虚,客邪乘虚内陷。 C、邪热内陷,与水互结心下。D、脾阳虚寒,下焦水气上逆。 E、脾阳受损,食滞中焦不化。43、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的病机是() A、脾虚失运,统摄无权,水气上泛。B、肾阳虚弱,不能主水,水气上泛。 C、胃虚水停,水气上泛。D、膀胱气化失职,水气内停,致水气上泛。 E、三焦失职,水不循常道而上溢。44、足以反映少阴病特征的脉证是() A、吐利汗出,四肢拘急,手足厥冷。B、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 C、心烦不眠,口燥咽痛,舌红少苔。第 6 页,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