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常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92972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的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管理的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管理的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管理的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管理的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的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的常识(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讨论要点,1,2,3,如何理解管理?,7个管理的基本概念,结束语,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 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无效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 影响人们有效工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会无奈的离开?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计划为什么没有变化快?管理真正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管理,决策,计划,激励,组织结构,组织,领导,让管理发挥绩效的7个基本概念,什么是管理?,正确理解管理的基本含义:,1)管理所作的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 ;,2)管理是一门学问 :管理不谈对错,谈面对事实,解决问题;,3)管理是

2、一个过程: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4) 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而为一 ;,5)管理就是让一线的员工得到资源并可运用资源 .,我提倡的管理观: 1)用绩效说话; 管理观之一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实际运作中就是要 功劳,不要苦劳;要关注能力,不要关 注态度;要关注才干,把品德作为基本 的条件。 2)等边分配法则; 管理观之二:管理是一种分配,把责任、权力和利益分成 等边三角形。 3)经营大于管理 ; 管理观之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就是经营定位决定管 理定位,要确保管理水平匹配经营水平,千 万不能够让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5)文化管理:解决企

3、业持续经营的问题。,4)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3)组织管理:回答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2)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1)计划管理:回答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管理,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什么是组织?,正确理解组织: 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目标,组织管理的存在是为了提升效率 1)管理是面对正式组织的,所以更多的是权力、责任和目标而 非情感、爱好和兴趣公司是一个家? 2)组织里的人是公平而不是平等; 3)分工是组织管理的根本方法 ; 4)组织因目标而存在。,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工作评价来源于工作的相关者“决不让雷锋吃亏”激励和宣扬组织的成功

4、而不是个人的成功,组织处在不确定的商业世界中,组织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组织的经营环境已经不再是稳定的状态组织中不再存在明确的杠杆,现实的特征,管理者需要学会混沌的思维方式组织需要构建自己的弹性能力在组织内部打破均衡状态实现组织学习,解决方案,组织,组织是为目标存在的。在组织里人与人是不平等 。,什么是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功效,组织结构所要解决的是权力与责任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组织结构的纵向设计是界定权力指令的,同时也就界定了责任和权限;组织结构的横向设计是界定了如何沟通,界定了如何控制公司资源。 组织结构更要依据责任而不是权力来设定 ;组织结构可以重新建立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心理契约 。,

5、组织结构设计原则,指挥统一(一个人只能够有一个直接上司) ;控制幅度(每个人能够管理的跨度,其实是有限 ) ;分工(纵向分工以责任和考核为基础,横向分工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基础) ;部门化(尽可能的把做一件事情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1、策略2、规模3、环境4、技术,组织结构需要配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董事会制非一人领导,部分所有权经营权结合,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就是让权力和责任的关系匹配。,什么是领导?,领导的理解,法定权专家权奖赏权惩罚权统治权,权力,魅力,外貌类似性好感回报知识能力,领导者定立方向推动团队促进改革管理者保持稳定解决问题按章行事,领导者与管理者,领导的技能,核心

6、人才的管理方式 (塑造型领导理论) 三个关键的方面: 具有领袖的气质 能够灌价自豪感,信心和尊重 注意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激起使命感 个人的关心 把每一个下属看作是独立的个人 通过授权、培训和指导提供学习经验 心智的激励 鼓励下属创意地思考 -着重于解决问题和行动前的推理,领导理论的应用 授权 目标不做授权 机构规模、决策重要性、任务复杂程度、企业文化、部属 利用环境 环境相对于你个人的能力来说是更重要。 向上管理 建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关系。 -利用上司的资源和时间; -保持正式的沟通; -发挥上司的长处; -欣赏与信任。,领导,领导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什么是激励?,人为什么

7、要工作? 赚钱 消耗能量 社会交往 成就 社会地位,员工对工作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工作说明指数-薪金-升级-监督-工作本身-同事,满足感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在需求满足和工作绩效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激励并不总是发挥作用 三种情况下第一,工作超量所造成的疲惫。第二,角色不清,任务冲突。第三,不公平。,1、重要性员工重视吗? 符合个人的需求?2、可见度 可见度高? 报酬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明显可见?可见度高的报酬可以满足职工的需求: 得到赏识 自尊3、公平内部:职工认为公平? 外部:本公司的报酬与其他公司的报酬的对比?,金钱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 (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励,涨工资并不会带来满足感,只会降低不满。,

8、决策如何有效?,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决策重点在于:做出决策之后,能不能够确保决策获得真正执行。,个人决策的局限性,四个“人际错觉” 首因效应 晕轮效应新近效应角色固着不易察觉的偏好以前的承诺缺乏创意时间的压力对其它方案的信息不够,群体决策不是最好的决策,群体决策最大的功效是控制风险而非最佳决策。 影响群体决策的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参与群体决策的人数不要太多,第二,每一个参与的人必需全程投入,认真负责。第三,群体成员的背景一定要不一致,年龄、专业,更重要的是责任要分开。第四,在群体决策当中还要避免一些心态,不是真正的响应,而是虚假的响应,第五,要充分地让所有人表达意见。不批评,不评价,不打断,

9、尽可能的发散。第六,不要在意流程而要在意责任。,决策,集体决策,个人负责,而非个人决策,集体负责。,什么是计划?,计划管理是管理最基本的职能,理由有三:第一,计划管理是最重要的两种管理模式之一(绩效管理、计划管理)。第二,计划管理是所有管理的基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第三,计划管理可以解决企业健康成长的问题(长期与短期、变化与稳定、效益和效率)。,目标是不合理的,计划管理有两个最重要的特性:第一,目标是基于对未来的预测而确定。因为目标是对未来的预测,预测无法合理。所以对于目标而言,不是探讨合理性,而是探讨必要性。 第二,确保行动是合理,能够找到资源,以实现不合理的目标。计划从本质上讲是寻

10、找资源的计划,不断的寻找资源以实现目标。,行动才是关键,一个标准的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目的 2、计划的有效期 3、行动的方向 4、控制的程序及方法 何事(活动) 何时(开始和结束时间) 何人(负责什么) 何地(实施活动),目标单纯明确才会有效,第一,彼得德鲁克1958年就明确指出,管理成效取决于目标设置和目标协调。通过目标设置激发动机:既为共同事业而奋斗又为个人需要而努力。 第二,目标管理包括两个部分,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 第三,目标管理核心,是建立个人的绩效目标和标准,很直接让每一个人知道他承担的目标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如何衡量。,为什么“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没有变化快的原因是,计划没有涵盖变化;“战略的柔性”成为人们思考方式;保证计划得以实施的三项重要的安排分别是政策、程序和规定。,计划,计划就是为实现目标而寻找资源的一系列行动。,结束语,员工的绩效是由管理者决定,课后作业,1、目前公司的资源掌握在谁的手上?2、结合工作情况,分析实现500亿战略目标的资源在哪里?3、公司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匹配程度是怎样?4、在组织结构中,员工在发挥什么作用,有多大?5、让管理发挥绩效的课程对你的启发是什么?7月30日之前发邮件给林卫平总监:,也将在内部报纸和刊物上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