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简介评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87941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薛松简介评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薛松简介评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薛松简介评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薛松简介评论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薛松简介评论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薛松简介评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薛松简介评论(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薛松简历薛松简历薛松出生于 1965 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后他立足上海从事创作活动,自 1999 年开设首次个展以来活动频繁,2009 年 3 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并赴欧美各地举办个人和群展,作品也被世界各大基金会、美术馆等收藏,成为备受瞩目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国内展览国内展览: :2011 年 “很美的地方” 其他画廊, 上海,中国;2009 年 薛松个展“温故而知新” ,上海香格纳画廊;2007 年 “晒一晒” ,香格纳画廊主空间,上海;2006 年 薛松个展,北京帝门艺术中心,北京;薛松个展,香格纳画廊,上海;2005 年 “限制与自由” ,武汉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武汉

2、;“异形与幻象” ,上海美术馆,上海;“85 致敬 20051985”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中国美术馆,北京;2004 年 “无关现实!”2004 中国当代艺术,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上海;上海抽象,上海明圆艺术中心,上海;激醒:中法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异度空间中日现代艺术展,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上海;2003 年 薛松作品展 奥迪媒体中心 上海;薛松新作品展 香格纳画廊,上海;2002 年 “不搭界“ 薛松 2002,香格纳画廊,上海;2002 年 行而上 2002 上海抽象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2 年 中国零点材料艺术展,

3、上海,北京;2001 年 “最初的形象“ 艺博画廊,上海;2000 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薛松新作品展,香格纳画廊,上海;“薛松 艺术 50“, 上海;2000 年 “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Futuroe“-中国当代艺术展,澳门;1999 年 “中国新观念艺术展“, 上海;“99 年世界财富论坛-当代艺术展“, 上海金茂大厦, 上海;1997 年 “都市人格 1997“ 艺术组合展, 上海;“中国之梦“-97 中国当代艺术,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1996 年 “薛松个人画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1996 年 “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 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上海;“现实-今天与明天“, 九六

4、 中国现代艺术展, 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1994 年 “94 架上图像展“,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1993 年 “第四届上海青年美展“ ,上海美术馆,上海;1992 年 “薛松画展“, 北京英国大使馆,北京;国际展览国际展览: :2010 年 薛松个展“是历史还是时尚?” ,上野森美术馆,日本东京;“Make in Popland” ,韩国国家当代美术;2009 年 香港艺术博览会;2008 年 薛松个展 “世说新语薛松个人作品展” 季丰轩,中国香港; “新中国当代艺术展” 佛罗里达州美术馆, 美国;2007 年 薛松个展 Art China,德国汉堡;2005 年 薛松个展“ 英国伦敦

5、中国当代画廊,英国伦敦;“麻将”瑞士波尔尼美术馆; “东方”中国现代艺术 西班牙马德里; 2004 年 “薛松“ 香港世界画廊,中国香港;2004 年 “龙族之梦“中国当代艺术展,爱尔兰当代美术馆;2002 年 巴黎北京,Espace Pierre Cardin, 法国巴黎;东+西中国当代艺术展-艺术家之家,奥地利维也纳;中国艺术作品展,库柏魔坊美术馆,德国杜依斯堡;2001 年 “薛松个展“ 英国伦敦当代中国画廊,英国伦敦;“薛松“ 香港世界画廊,香港;“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Munkerup 画廊, 丹麦;“32 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瑞士巴塞尔;“超越“,Walsh 画廊,美国芝加哥

6、;2000 年 “超越界限“,美国;“上海2000“,Walsh 画廊,美国芝加哥;“芝加哥艺术博览会“,美国芝加哥;“薛松作品展“ , 当代中国画廊,英国伦敦;“玛亚艺术双年展“, 葡萄牙;“China 46“-中国当代艺术, 上海、墨尔本、台北;1998 年 “Chinesen Sehen alle gleich aus“ Asian Art Now, 柏林 德国;“东-亚洲前卫艺术“,英国伦敦;1997 年 “薛松作品展“,罗梦画廊,德国;“薛松作品展“,世界画廊,中国香港;“一国两制专题展“, 中国香港;“中国! 现代艺术展“ 艺术家之屋,维也纳;Charlottenburg 展览馆,

7、哥本哈根;Zacheta 现代艺术馆,波兰华沙;柏林世界文化宫,德国;1996 年 “觉醒中的中国“, 波恩现代艺术博物馆, 德国;1992 年 “薛松画展“, 北京英国大使馆;收藏体系收藏体系: :收藏体系一般包括美术馆收藏、公共机构收藏和私人收藏。这些收藏群体体现其现代艺术作品的成熟在国际社会中较为认可。在现代艺术范畴内有着不可或缺的艺术地位。收藏薛松作品的机构主要有:波恩现代美术博物馆,德国上海美术馆,中国南京四方美术馆,中国Sammlung-goetz 私人博物馆,德国慕尼黑CARTIER 当代艺术基金会,法国巴黎比尔盖茨艺术基金会尤伦斯艺术基金会,瑞士朱铭美术馆,台湾长流美术馆,台湾

8、余德耀美术馆,印尼银座美术馆,日本东京东亚银行,香港瑞信银行总部,瑞士日内瓦瑞银Sarasin 银行,瑞士摩根大通银行 亚太总部雀巢公司总部德国拜耳 亚太总部可口可乐公司 亚太总部贝沙湾会所,香港道鐘斯,美国W 酒店,香港(新鸿基集团)新濠天地,澳门深圳银监会,中国专家评论专家评论: :国内外的艺术评论家给予薛松的艺术创作的评价是较高的,这是对他艺术生涯和艺术创作的肯定。举例如下:他选择了人们极为熟悉而又每天在使用的中国汉字,汉字本身所具有的通俗生活的语符,足以代表着东方文化的特征,因此,薛松在这里也是一个智者,他选择了碑文,选择了汉字,然后将这些东西巧妙的与那些人们熟悉的图式有机地处理并结合

9、起来,从而达到一种滑稽和反讽的效果。 刘 淳 (刘淳,CDP 集团副总裁,博士,2008 年 4 月于北京为威廉恩道尔的石油战争写中文序。) 最引人注目,也最一目了然的,是薛松作品中那些被镂空的轮廓,它们是著名的政治人物、新闻照片或者是对名画的模仿,这些作品有种玩笑的、戏仿的性质,却又是佯装严肃的。人们尽可以凭各自的观点去诠释,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作品源于灰尽, 的确意味深长。 吴 亮 (吴亮,生于上海,80 年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90 年代的艺术评论家,顶层画廊主人著有画室中 )中国这一代艺术家有极大的潜力让现代主义同样在中国也产生影响。中国艺术家同样也带来了自己的历史、民族的传统、神秘的文化

10、和艺术家个性和压力相产生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他们极大的潜力而让世人震惊。薛松作为这样的艺术家代表让人注目也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而尤为重要的今日的中国,薛松的影响将更为强烈。 培而霍夫德拿克(培而霍夫德拿克,当代著名国际文化活动家)六十年代人的自我历史的表达在中国是一个被拉长的过程。六十年代人需要时间,去清理记忆、自我改造,认识新时代,学习和重建新特质;他们刚刚为思想乌托邦时代完成自我塑造,对迎来了经济乌托邦要去适应。他们有作为旁观者的清醒和理智,也有大时代的信仰和精神崇尚,但他们缺乏自己的形式和载体。薛松从传统绘画和书法形式中找到了一种方式。 朱其(朱其,1966 年生于上海,著名艺术批评家,独

11、立策展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博士。1990 年代新生代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的代表人物,中国第一代独立策展人。1990年代初开始策划了一系列重要的前卫艺术展,曾策划了中国第一个全国装置艺术展,推出了第一个先锋摄影展,在 1990 年代末提出“70 后艺术”概念,并推出“70 后”一代艺术群体。1990 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本土化和独立展览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并在国内外媒体上撰写了大量中国当代艺术的艺术评论和学术论文。2000 年参与创办中国第一批艺术网站之一“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2006 年创办中英文双语艺术杂志艺术地图。2007 年任首届北京 798 艺术节总策划。)薛松的作品具有广泛的概括性

12、,在一个商业的网络化时代,民族矛盾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来也没有那么经常和持久,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尤其是他的语言运用与这种学术取向的内在关系颇耐人寻思。火烧的各种书籍的流行图像,即有灭而再生、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的意思,又直接切入社会文化的焦点,把国际性的问题视觉化为我们日常性的省思对象。每一天都有“神”在火中再生,每一天也都有“神”在火中毁灭,而火不是祭神之火和神灵之火。我们可以说他是把祭神之火大众化、流行化为他的哲学寓言。 马钦忠(马钦忠,1957 年 12 月出生于安徽合肥,1990 年四川大学文艺学硕士;1990 年1944 年在安徽合肥教育学院任教,教文艺理论、社会学及艺术史;1995 年

13、以后从事自由出版人和独立美术策划人工作;先后担任多种活动的学术委员及评委;主编主持编辑美术书刊 50 余种。)由于艺术家更多的关注社会现实,所以,利用有意识的“烧”以及烧的结果来隐喻“否定”和“批判”的思想内容就显得具有特别的态度:从对传统笔法的轻视与否定,到对国际政治的质疑,艺术家都采用了这个独特的立场。在众多世俗的、完全商品化了的波普艺术泛滥的时期,薛松坚持自己艺术的严肃性,保持了一种稳定的个人风格和严肃的艺术倾向。 吕 澎 (吕澎,1956 年出生于四川重庆,19771982 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 19821985 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 19861991 年任四川戏剧家

14、协会副秘书长;1990 年1993 年任艺术?市场杂志执行主编; 1992 年为“广州双年展”艺术主持; 2004 年,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2009 年策划威尼斯双年展特别机构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 ; 2010年策划在北京举办的“改造历史”展览。 )在这里我们必须关注的是,薛松选择的图案是常见的,标志性的东西。这种常见是指特定的图案在一个共同体中被共同拥有并且被反复使用。共同体的成员对于这个图案所表达的意味,可以无需说明就能理解。薛松从不使用私人的图案素材,他总是把有社会认知度的图案加以利用使之再生。也就是说薛松从个人的视点选择图案

15、素材,而被选的图案素材却具有社会性。进而我们或许能够这样来理解,薛松的工作就是把原本拥有重大意义的常用的标志性图案,转变为一种非物质的形象来对待 清水敏男(清水敏男,日本著名策展人,学习院女子大学教授。2011成都双年展艺术委员会委员)来自火的启示:再生的图像 江梅 / Mei jiang图像的意义,对于薛松的艺术来说,显得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从某种角度来看,他既是 图像现成品的终结者,也是再生图像及其意义的创造者。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薛松的创 作显然是独树一帜的。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二是 作品的文化包容性、批判性和隐喻色彩。前者的产生类似于某种神启,而后者像是神启之 后某种繁茂图景的次第延展。将现成的图像和文本进行选择、拆解、焚烧、重组、拼贴、 绘制,最终形成符合自己需求的新图像,这既是薛松所特有的创作步骤,也是我们读解其 作品的必要过程。在外人看来貌似流水线般的制作程序,实则每一步骤里都包含了艺术家 基于当下文化与现实的历史性思考和判断,以及对包罗古今中外纷繁图像的敏感把握和巧 妙运用。正是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