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86345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破解国家统计局户籍统计数据矛盾之谜关于我国六十年代人口变动问题孙景泽(本文原文是一篇学术研究论文,使用了较多的数学语言和推导,篇幅也较长。为了便于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本文的观点,写了这篇压缩稿。 )本文提要一、 由于我国工业发展和生产大跃进,1956 年至 1959 年期间出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出现重报、虚报户籍人口 1144 万人。这些重报、虚报的户籍在 1960 年至 1964 年期间被注销。由于遇上经济困难,我国在 1960 年 9 月至 1964 年期间进行了城市人口大精简工作,形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大迁移,在大迁移中有 1510 万人口漏报了户籍。上述漏报户籍人口中

2、的绝大多数在 1970 年至 1979 年补报了户籍。由于上述原因,造成 1960 年至 1964 年期间我国户籍统计人口减少 2654 万,这是我国六十年代初户籍人口非正常大幅度减少的根本原因。这一减少与人口死亡无关。二、 1960 年我国户籍人口统计比 1959 年减少 1000 万人,其中 695 万是由人口户籍迁移的原因造成的,与人口死亡无关。由于 1960 年漏报出生人口 420 万,所以 1960 年实际人口比 1959 年至少增加 115 万。三、1983 年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通过汇总全国户籍登记得到的真实数据,没有经过人为的修改和伪造。数据中的所有人口数字都是户籍数字,所

3、出现的所有矛盾都只是表面上的,都可以用本文的方法加以合理的解释。六十年代初我国人口非正常死亡人数,已经包含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死亡率之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1960 年我国人口死亡率因出生人数漏报应当下调,具体下调幅度有待进一步研究。1 引言1983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19491982 年期间我国每个年度人口数字、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以下简称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人口大幅度非正常减少的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 1960 年我国人口比 1959 年减少 1000 万人。国内外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若干研究,其中一些人研究的结果认为我国六十年代初出现了

4、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现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上述研究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那一时期人口出现数千万“非正常死亡”的观点在许多专著和文献中被采用。但也有许多人对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和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人指责 1983 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伪造” 。六十年代初我国是否有数千万人口非正常死亡,这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一件重大的历史公案。这一历史事件虽然过去已经整整半个世纪了,但是,这一事件的真相应当在当代解决,我们不应当把它留给历史,留给后人。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们的观点。2 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矛盾我们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对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整个这一期间

5、人口非正常变动的情况做一个初步的分析。由于这一时期我国国际移民人数极少,所以在本文中我们不考虑国际移民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在不考虑国际移民的情况下,当年岁末人口数减去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应当等于当年出生人口数减去当年死亡人口数。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出现的重大的令人难以解释的矛盾就是:在 1957 年到 1979 年期间中的大多数年份中,上述这两个应当相等的数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我们把这一差异称为某年的人口非正常变化数(这个数在本文的研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即某年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当年岁末户籍人口数上一年岁末户籍人口数)(当年户籍出生人数当年户籍死亡人数) 。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大于0 表示非正常

6、增加,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小于 0 表示非正常减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们把 19541982 年期间人口非正常变化数(按绝对值)超过 100 万的所有年度列表如下:表一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期间大多数年度的人口数,都出现了数量很大的非正常增加或减少的情况。这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出现的令人难以解释的重大矛盾。3 一个被忽视的关键因素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通过户籍登记的办法取得的。在我国,每一个户籍登记的基层单位,每年都要依据户籍登记的资料,统计出本辖区当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迁出本地区人数和迁入本地区人数,并根据公式当年岁末人口数上一年岁末人口数(当年出生人口数当年死亡人口数

7、)(当年迁入人口数当年迁出人口数)计算出本辖区当年岁末人口数,然后将以上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最后由国家统计部门汇总全国所有地区的以上资料,并计算出每个年度全国岁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数据。所以要根据这些数据研究我国六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问题,就必须从“户籍登记”这个最基本的环节入手。实际人口数指某时刻我国真实生存的人口总数。户籍人口数指某时刻我国通过户籍登记的方法汇总而得到的人口总数。在理想的情况下,户籍人口数等于实际人口数。但是在实践中的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的。例 1 假定 1960 年底我国某城市一个工厂关闭,其来自农村的职工一万人被精简返回农村。他们都在当年 12 月

8、下旬办理了城市户口迁出手续,又都在 1961 年 1 月初返回原籍,并在农村原籍办理了户口迁入手续。显然,这一万人在 1960 年底(12 月 31 日 24 时)是没有户籍的,他们不会被计入到 1960 年底的我国户籍人口总数中。这样我国 1960 年底的户籍人口总数就会因此减少一万人,从而导致这一年我国人口非正常减少一万人!由这一例子我们可以确认两个非常重要的事实:1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显示的人口非正常减少,是指“户籍登记的人口数”非正常减少,正像例 1 所显示的那样,这种减少可能只是“户籍”上的“数字”减少,并不意味着一定存在着实际人口的真正减少。而这正是人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普遍存在的一

9、个重大的盲区。2 国内户籍迁移可以对户籍人口数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一些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使用了一个基本假定:国内户籍迁移对户籍人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例 1 说明了这一基本假定是错误的。正是由于忽视了国内户籍迁移可以对户籍人口数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关键因素,这些研究难以反映那一时期我国真实的人口变动情况。4 国内迁移、出生与死亡漏报对人口非正常变化的影响按照我国法规规定,户籍登记与人口数有关的内容是:出生登记,死亡登记,迁移登记(迁出登记和迁入登记) 。我们首先讨论由迁移登记产生的人口非正常变化。例 2. 假定王1963 年从某市迁出并注销户口,返回农村原籍;他没有立即办理户口迁入手续,而是直

10、到 1970 年才办理这一手续。这种情况称为迁移漏报。容易知道,这一事件导致我国户籍人口 1963 年底非正常减少 1 人,1970 年底非正常增加 1 人。例 3. 假定张在原籍有户籍,1957 年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在原籍没有注销户口的情况下又在迁移后的地方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即他在两个地方同时都有户籍) 。到 1960 年,这两个户籍之一被注销。这种情况称为迁移重报。容易知道,这一事件导致我国户籍人口 1957 年底非正常增加 1 人,1960 年底非正常减少 1 人。例 4. 假定赵为了某种需要,在 1957 年伪造了户口(即对根本不存在的人登记了户口) ,在 1960 年伪造的户口被注

11、销。这种情况称为迁移虚报。这种情况产生的作用与迁移重报完全一样。我们再讨论户籍登记的另外两项内容出生登记和死亡登记。例 5. 假定某人 1962 年死亡,没有在当年注销户口,到了 1968 年才注销户口。这种情况称为死亡漏报。例 6. 假定某人 1962 年出生,没有在当年以出生登记户籍,到了 1964 年才以出生登记户籍。这种情况称为出生漏报。我们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下列重要结论:基本结论: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只取决于户籍迁移过程中所产生的迁移漏报、重报和虚报行为(及其对这些行为的纠正) ,与出生和死亡的漏报(及其补报)行为无关。这一结论表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所出现的我国六十年代初人口非正

12、常减少,不可能是由人口的死亡漏报引起的。然而,这些数据中出现的那些“难以解释的矛盾”都可以用户籍迁移中的漏报、重报和虚报行为解释。5 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的理论分析我们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出 1954 年1982 年期间每一年度的人口非正常变化数和每年年底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累计数,这里每年年底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累计数是指从 1954 年年底起,到这一年年底期间的每年人口非正常变化数之代数和。 (因为 1954 年我国进行了首次人口普查,这一年的数据可以作为标准。 )表二按照上表,我们把 1954 年至 1982 年期间每年年底的人口非正常变化累计数绘制成如下的图: 图 1利用

13、数学方法解读表 2 和图 1(解读方法用了较多的数学推导,从略) ,可以得到以下推断(以下推断中的数据均以 1954 年底为 0 基准) 。推断 1. 1955 年1959 年期间(主要是 1957 年1959 年) ,我国有 1144 万人在迁移中重报、虚报了户籍;推断 2. 1960 年1964 年期间上述 1144 万重报、虚报户籍人口的户籍被注销;推断 3. 19601964 年期间我国有 1510 万人在迁移中漏报了户籍。推断 2 和推断 3 所叙述的情况导致了这一期间我国户籍人口非正常减少 2654 万人。推断 4. 19651979 年(主要在 19701979 年)期间推断 3

14、 中漏报户籍的 1510 万人中的绝大多数重新申报了户籍。这样我们从理论的角度,对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问题做了一个回答。这里,我们完全没有涉及产生这些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简要论述我国这一时期产生人口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这些社会原因产生的作用,正好与我们上面从纯理论的角度做出的结论高度吻合。6 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人口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探析在本节中,我们以我国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会和经济情况为背景,简要论述了这一时期我国人口产生非正常变动的社会原因。需要指出,全面完整地论证这一问题,是需要一部长篇专著才能完成的。在目前这一篇幅不长的文章中,我们只能给出关于这一问题的

15、一个简要的叙述。119561959 年期间人口非正常增加的原因1956 年1960 年期间,由于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和大跃进运动,使得大批农民从农村迁移到市镇,成为工业战线的职工。这些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形成了一只数量巨大的从农村到市镇的户籍迁移大军。根据我国1983 年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 19561959 年市镇和农村人口的变化情况。在表 3 和表 4 中,人口自然增长数是指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出的人口数,户籍人口增长数是指当年岁末人口数与上一年岁末人口数之差,户籍迁移人数人口户籍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数,这也就是当年市镇与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人数,正数为迁入,负数为迁出。由此得到这四年市

16、镇与农村之间的户籍迁移情况,见表 5,最后一列的含义我们下面即将说明。表 5 19561959 年市镇与农村之间迁移情况(单位:万人)由表 3 可知,19561959 四年中,我国市镇人口增加合计 4086 万,其中自然增加(由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产生的增加)为 1076 万,这两个数之差3010 万(表 5 第二列的合计数)就是这几年由农村迁入到市镇并且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口数。这与当时我国确实出现的大批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历史事实是相符的。另一方面由表 5 知道,19561959 四年中,我国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农村办理了户籍迁出手续的人数合计为 1938 万人。这个数字与上面所述的同期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的人数 3010 万人之间出现了 1072 万人的差。这个差额说明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在这四年中有 1072 万人从农村迁移到市镇并在市镇办理了户籍迁入手续,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原籍办理户籍迁出手续,即这些人在市镇和农村同时拥有户籍(其中有些人是虚报户籍) 。 (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