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863371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姓名:刘建武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针灸推拿学指导教师:赖新生20060401中文摘要研究目的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之一,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倍受医学界关注。失眠中医称为“不寐”、“不德眠”等,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和现代临床报道表明,针灸治疗失眠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治则、选穴方面过于强调镇静安神,把失眠作为个独立的症侯加以治疗,而忽视了对失眠进行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综合调整治疗;在发病机制方面只注重于阴阳、营卫、神等某一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它们在失眠发病过程中相互为用、互为因果的内在联系。因此,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亟需在发病机制

2、、针法、选穴等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人体昼夜阴阳节律失调,阴阳失交是失眠的主要发病机制:五脏功能紊乱,五神失藏为失眠的主要病理基础。失眠是人体昼夜阴阳节律失调、五脏藏五神功能紊乱而致的症候群。它不仅反映了患者夜间“夜不瞑”的睡眠质量,同时也反映了患者白昼“昼不精”的机能状态。因此,对于失眠临床疗效的评判,应该将患者夜间睡眠质量与白昼机能状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调阴阳五脏”针法是在对失眠的中医发病机制全面认识,规范选穴、量化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创立的具有调节人体睡眠觉醒节律的针刺方法。“调阴用五脏”针法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调节昼夜阴阳节律,其二是调理五脏藏五神功能。调

3、阴阳,即调节昼夜阴阳节律选用大椎、申脉与关元、照海穴,根据患者就诊时间不同,分别施于“补阳泻阴”或“补阴泻阳”针刺手法,以顺时调节昼夜阴阳节律。即患者午前就诊时,大椎、申脉行捻转补法,关元、照海行捻转泻法( 补阳泻阴) ;患者午后就诊时,大椎、申脉行捻转泻法,关元、照海行捻转补法( 补阴泻阳) 。调五脏,即调理五脏藏五神功能运用五脏俞配膈俞穴,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六穴以调理紊乱的五脏功能,使气血调和,五神各有所藏。本课题试图通过对“调阴阳五脏”针法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以探究其调节昼夜明阳节律、五脏藏五神功能在失眠治疗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疗效;通过对小鼠睡眠调节以及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内

4、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探究“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以期对针灸治疗失眠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方法。研究方法1 临床选取1 1 6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调阴阳五脏”针法组和传统针刺组。通过E p w o r t h 困倦量表、自评焦虑量表( S A S ) 、自评抑郁量表( S D S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 S Q I ) 、中医证候量表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以及组间对比,观察失眠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以及白昼机能状态的改善情况。2 采用经颅多普勒( T C D ) 检测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 L V A 、R V A ) 及基底

5、动脉( V B A ) ,收缩峰血流速度( V p ) 、舒张末血流速度( V d ) 、平均血流速度( V m ) ,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3 根据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研究对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治疗后6 个月内的随访观察。4 ,采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戊巴比妥钠闽下催眠剂量诱导小鼠入睡率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对比观察“调阴阳五脏”针法对睡眠的调节作用。5 选用P C P A 化失眠大鼠模型,观察“调阴阳五脏”针法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就其在神经递质方面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1 “调阴阳五脏”针法通过“补阳泻阴”,助阳出于阴

6、,使阳旺之时充分发挥其兴奋作用,从而改善了失眠患者的“昼不精”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昼间生活工作质量。2 “调阴阳五脏”针法通过“补阴泻阳”,助阳入于阴,使阴盛之时充分发挥其抑制作用,从而改善了失眠患者的“夜不瞑”状态,提高了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3 经“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值明显改善( P 0 0 5 ) ;但两者与传统针刺组治疗后1 个月内、治疗后6 个月的睡眠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O 0 5 ) ,a n di ts h o w st h el o n g t e r mc l i n i c a le f f e c to f“N e e d l i n gb yr e

7、 g u l a t i n gY i nY a n ga n df i v ev i s c e r a ”i ss t e a d y W h i l et h e r ea r e6 2 1 1 s l e e pr a t ew h i c hh a p p e ni n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 ln e e d l i n g ”g r o u pw i t h i n1m o n t ha n d5 0 2 1 s l e e pr a t ea f t e r6m o n t h s T h e r ei so b v i o u sd i f f e

8、 r e n c eb e t w e e nt h e mi ns t a t i s t i c ( P 0 0 5 ) 。现归纳如下,见表1 6 。表1研究对象性别分布情况表2研究对象年龄分布情况表3 研究对象职业类别表4 研究对象既往用药史( 催眠剂及相关药物)“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5 研究对象病程分布情况表6 研究对象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四、研究结果( 一)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E p w o r t h 困倦、S A S 、S D S 量表得分比较,见表7 。表7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E p w o r t h 困倦、S A S 、S D S 量表积分比较注:与本组治疗前

9、相比,丰p 0 0 5 ;与传统针刺组治疗后相比,A p 0 ,0 5 ;传统针刺组治疗后1 个月内与治疗后6 个月相比,A P O 0 5 ) :“调阴阳五脏”针法组治疗后的“不精神”、“不精明”状态的改善明显好于传统针刺组( P 0 0 5 ) 。提示“调阴阳五脏”针法通过“补阳泻阴”,助阳出于阴,使阳旺之时充分发挥其兴奋作用,从而改善了失眠患者的“昼不精”状态,提高了患者的昼间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2 “调阴阳五脏”针法对患者“夜不瞑”状态的改善患者的“昼不精”状态可直接影响或加重患者的“夜不瞑”。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用于评定被测者最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各成分得分反应“夜

10、不暝”的指标。经临床观察及统计分析显示,经“调阴阳五脏”针法治疗后“夜不瞑”状态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 P 0 0 5 ) ;但两者与传统针刺组治疗后1 个月内、治疗后6 个月的睡眠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实验二“调阴阳五脏”针法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诱导小鼠入睡率的影响1 实验材料( 】)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3 6 只,体重1 8 2 2 9 ,购自南昌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 ) 实验药物褪黑素( M L T )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小鼠给药剂量为3 0 m g k g d 。戊巴比妥钠:上海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0 2 0 8 1 6 。2 实验方

11、法按体重将3 6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 组,即空白对照组、阴阳五脏组、褪黑素组,每组1 2 只。实验前分笼饲养适应环境一周,自由进食饮水,室温保持在2 5 * ( 2 ,给予1 2 h 光照1 2 h 黑暗,光照时间为7 :0 0 1 9 :0 0 。褪黑素组按3 0 m g k g d 剂量给药,对照组以0 2 m l l O g 体积灌胃蒸馏水。阴阳五脏组参照林文注”主编的实验针灸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9 年9 月出版) 。取“大椎”、左侧“申脉”、“关元”、右侧“照海”、“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膈俞”穴,以3 0 号1 寸毫针进行针刺。采用G

12、6 8 0 5 电针治疗仪,首先电针“大椎”、“申脉”穴,频率为6 0 H z ,电针时间1 0 分钟,之后电针“关元”、“照海”穴,频率为3 H z ,电针时间1 0 分钟。强度以局部皮肤肌肉轻微颤动为宜。每日1 次,连续1 0 天。各组小鼠的给药及针刺治疗时间都在上午8 :o o 1 0 :0 0 完成。3 组实验小鼠于末次针刺、末次给药5 0 m i n 后,小鼠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1 8m g k g ,凡是3 0 m i n 内动物翻正反射消失达1m i n 以上者,表明已发生了睡眠。实验在安静、通风、室温2 6 左右的环境下进行。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调阴阳五脏”针法可延长戊巴

13、比妥钠的催眠时间、增加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的个数,作用与褪黑素相似,说明“调阴阳五脏”针法具有催眠作用,详见表2 1 。“调阴阳五脏”针法治行失眠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表2 l “调阴阳五脏”针法对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诱导小鼠入睡率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却 00 5 。为进一步探讨作用机理,我们选用目前比较公认的P C P A 化失眠大鼠模型,就其在神经递质方面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二、“调阴阳五脏”针法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W i s t a r 大鼠,雄性,1 8 0 2 0 0 9 ,由南昌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实验药品及试

14、剂对氯苯丙氨酸( P C P A ) ,临用前按大鼠3 0 0 m g k g 用量,用弱碱性生理盐水( P H7 8 ) 配置成混悬液,备用。去甲肾上腺素( N E ) 标准品5 一羟色胺( 5 一H T ) 标准品5 一羟吲哚乙酸( 5 - H A A ) 标准品邻苯二甲醛( O P T )以上实验试剂均由中国医药( 集团) 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提供,进口分装,瑞士F l u k a产品,其他试剂均为分析醇。3 主要仪器8 5 0 一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日立公司产品。动物分组及模型复制将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 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阳五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2 组大鼠于每日上午8

15、:0 0 腹腔注射P C P A 混悬液i m l l O O g ,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 日,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弱碱性生理盐水。与第一次腹腔注射2 8 3 0 h 后,动物出现昼夜节律消失,白天也活动不停,整体观察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不同,表明模型复制成功。广州中医药大学20 0 6 届博士学位论丈针刺治疗方法大鼠腹腔注射P C P A 二天,模型复制成功后,于第三天开始每天早8 :0 0 进行针刺治疗,参照林文注1 主编的实验针灸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 9 9 9 年9 月出版) 。取“大椎”、左侧“申脉”、“关元”、右侧“照海”、“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16、”、“膈俞”穴,以3 0 号1 寸毫针进行针刺。采用G 6 8 0 5 电针治疗仪,首先电针“大椎”、“申脉”穴,频率为6 0 t z ,电针时间1 0 分钟,之后电针“关元”、“照海”穴,频率为3 H z ,电针时间l O 分钟。强度以局部皮肤肌肉轻微颤动为宜。每日1 次,连续6 天。于末次针刺治疗5 0 r a i n 后对大鼠进行脱颈椎处死、取脑。( 唧实验方法与结果1 “调阴阳五脏”针法对失眠模型大鼠下丘脑内N E 含量的影响参照文献方法o ”测定N E 含量。( 1 ) 分离N E采用溶剂提取法分离N E ,将大鼠脱颈椎处死,取脑,放在预先冰冷的生理盐水中,去除脑膜血管。在冰上分出下丘脑,称重;放在预先冰冷的玻璃匀浆器中,加5 m l 酸性正丁醇,匀浆1 2 m i n ,倾出匀浆液至离心管,1 5 0 0 r m i n ,离心1 0 分钟,吸上层正丁醇液2 m l 加入含有1 5m 1 0 1m o 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