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油进口现状_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845609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原油进口现状_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国原油进口现状_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原油进口现状_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原油进口现状_问题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原油进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张晓涛1孙梦然2(1.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北京100081;2.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软件中心,北京100193)【摘要】石油分布的不平衡性使得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石油已经从一种普通的燃料演化为最重要的战略商品,进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 发展。论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原油进口、生产、进口情况,研究表明自1996 年以来我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来源却愈趋集中,主要存进口依存度飙 升、易受价格波动引发支付风险、政治因素带来可获得性风险等问题,提出了 利用石油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鼓励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开发油 气、构建符合国情的石油储备战

2、略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原油;进口着中俄间石油换贷款协议的执行和跨国石油管线的完工,对华出 口可达3000万吨以上。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越来越呈现集中化的趋 势,来自中东的石油比例增多,而来自东南亚的石油减少,形成 中东国家占进口量一半,西非国家、俄罗斯、南美零散分布,构 成另外50%的局面。中东是世界油库,我国对其依赖符合逻辑, 但传统上中东一直是引发国际石油危机的多事之地,这是不容忽 视的问题。其次,非洲在原油进口来源的排名快速上升,西非的 探明储量正呈快速增加的势头,中非间的合作为进口原油提供了 有力保障,但战乱问题在非洲仍然严峻。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能源,已经俨然让人类

3、对这种商 品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石油需求缺乏弹性,并且地区分布不均 衡,特别是开发成本低、高质量的油气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世 界石油资源量主要集中在中东的发展中国家、中南美洲、前苏联 国家和加拿大等。相反,对石油资源需求量较多的国家的石油资 源量却很少,大部分依靠进口。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导致了国家之 间的冲突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 一、我国原油进口量及来源地 建国初期,中国石油产量和供应量十分有限,基本是一个贫油 国。1963年以前,石油消费的绝大部分都从前苏联进口,由于需求 量不大当时也不存在石油安全问题。随着1962年大庆油田等一批油 田的相继开发,中国开始改写“贫油”的历史,并迎来石油生产

4、的 一度辉煌时期。1975年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出口原油,1978年石油 产量突破了1亿吨大关。在90年代以前,我国石油尚能自给自足,略 有结余,进出口原油相抵,何况当时煤炭在中国能源总量中的比例 高达78%,但此情况在1993年发生了根本变化。表1 2000年、2005年、2008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单位:万吨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总署官方网站,http:/ 二、我国原油进口存在的问题 (一)石油进口依存度过高 我国石油储量少、产量低、进口量大,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国 内石油市场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度高,市场供求矛盾十分激烈。 石油的进口依存度问题经常是我们判断能源独立性的一个重 要指标。是指一国石油

5、进口总量在国内石油消费总量中的比重。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对外依存度越高,表明该种商品对对外贸 易的依赖程度越高,与世界市场的关系越密切,从而受世界市场 价格波动的影响也就越大。石油关系着一国经济安全,石油的进 口依存度越高,石油的安全性就越低。图1 1993年至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及原油产量数据来源:国际石油经济1993年至2004年数据,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9. 注:进口量增长率=(当年进口量-去年进口量)/去年进口量 1993年是中国石油工业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一年,我国原 油和成品油出口2399万吨,而进口原油和成品油3

6、315万吨,净进 口量920万吨,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是又 一个重大转折点,中国由原油净出口国变为原油净进口国,净进 口量为222万吨。此乃是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进口原油以来, 原油进口量首次超过出口量。200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创纪录的 突破7000万吨大关,较1999年激增92%。图1说明了这一增长趋 势,2006年至2009年原油进口量增长率都维持在10%以上。 进口原油已经成为弥补国内供应不足的主要途径,这些有关 中国原油进口的沉甸甸的数字业已说明,中国石油生产跟不上国 内石油消费的快速增长,石油资源的基础十分薄弱。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9年沙特阿拉伯

7、、安哥拉和伊 朗仍然为前3大进口来源地。1-11月我国自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 3686万吨,增长12.3%,占同期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20.2%;自 安哥拉进口2809万吨,下降1.1%,占15.4%;自伊朗进口2168万 吨,增长8.9%,占11.9%。近两年沙特在中国原油进口中的地位 迅速提高,第一的位置难以撼动,俄罗斯对华出口原油猛增,随图2 1998年至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 注:原油进口依存度=原油进口量/原油消费量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9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进口原油2.04亿 吨,从

8、而使我国全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的“国际警戒线”。自 从1993年中国首度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其原油对外依存度由当 年的6%一路攀升,到2006年突破45%,其后每年均以2个百分点左右 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为47%,2008年为49%,到2009年突破50%警 戒线,仅仅用了16个年头。2009年发布的能源蓝皮书则预测,104201106中国证券期货名次12345678合计2000年国家阿曼安哥 拉伊朗沙特印尼也门苏丹伊拉 克数量15668647005734643613313195178占比%22.312.3108.16.65.24.64.573.62005年国家沙特安哥 拉伊朗俄

9、罗 斯阿曼也门苏丹刚果数量221817471427127810836986625539666占比%17.513.711.2108.55.55.24.375.92008年国家沙特安哥 拉伊朗阿曼俄罗 斯苏丹委内 瑞拉科威 特数量36372989212314581164105067459013685占比%20.316.711.98.26.55.83.83.376.52010年后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能 源消费大国,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将近70%的石油需求 放在国际市场上,是非常不安全的。 (二)油价波动引发支付风险 所谓支付能力,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国家是否能

10、买得起石油, 即石油消费国弥补石油贸易逆差的能力如何。油价上涨对我国十 分不利,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商品价格上涨、消费价格指 数上升,进而导致通货膨胀,并且石油进口成本增加,本国商品 出口受挫。原油涨价还会使数以千亿的国民财富转移到产油国和 国外石油巨头手中。作为需求大国,中国正在以其强大的支付能 力为世界承担高油价的部分成本,防止了石油危机的发生。 (三)海上运输风险增加 即使中国经济实力足够强大,可以承受油价高涨的压力,同 样面临着原油可获得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支付能力具备的情况 下,能不能买得到的问题。气候突然变化、局部战争、文明冲突 等等,都可能带来石油禁运,特别是当我国在某国家或

11、地区大量 购买原油时,通常引发该国或其他国家的不安和阻挠。可见,单 纯依赖原油进口风险极大,难以控制。 (四)政治因素带来可获得性风险 运输问题也相当严重,中国在陆上的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亚 和俄罗斯。但在海上运输通道方面,情况则大大不同。目前,中 国从中东和北非的进口石油都依赖于海上运输,从波斯湾经印度 洋和马六甲海峡的石油运输线对中国来说变得日益重要,马六甲 海峡是国际政治中的敏感地区,其临近的中国南海海域海盗活动 频繁。中国仍然高度依赖中东的石油,但是缺乏强大的海军和海 外军事基地保障这些石油进口航线的安全。 三、我国应对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措施 (一)利用石油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 我国已在

12、2008年5月代替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会无疑成为世界油价波动最大的受害国。石油期货可以为广大企 业提供有效的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的工具。参与石油期货市场交易 目的在于以合理的价格保证石油的持续稳定供应,规避经营中的 价格风险,而不应过多关注获得投机利润。 我国企业参与境外石油期货交易,与在政府严格监管之下的 国内期货市场进行避险交易相比,风险要大得多。我国企业在国 外市场从事衍生品交易,必须遵从国外的法律规范、交易规则, 同时公司持有的头寸、交易成本和资金承受能力等商业机密都容 易暴露在国外投资者眼中,这客观上使得中国公司在于国外投资 者的博弈中处于不利地位,极易被外国炒家盯住,成为其

13、获利的 牺牲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还很弱,混淆保值 和投机的区别。企业一旦跨越了保值的界限,交易目的就发生了 变化,如果风险控制不善,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我国国有石 油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只宜做套期保值,承担可控风险,而不宜做 投机。 (二)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开发油气 通过10多年的海外石油投资活动,我国的石油企业积累了一 定经验,但其本身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海外投资缺乏整 体、长远的策略以及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市场定位,国际化经营 意识不强;投资成本高,为了中标海外石油项目,报价普遍低, 导致利润损失;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人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走 出去”应着手在以上这

14、些方面改进,苦练内功。 鉴于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极易触动 东道国敏感的政治神经,外部因素同样存在强大的制约力。由于 当前国际上资源富集的大油田主要掌握在西方的国际垄断资本手 中,导致我国在海外已获取的资源产地大多分布于政治经济不稳 定的敏感地区。由于国内企业对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法律不熟 悉,投资时可能遭遇东道国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等,大规模的 收购容易引起东道国以及其他霸权势力的掣肘,并可能最终导致 失败。“走出去”时难免要交“学费”,这本无可厚非,但问 题是不能总是出同样的错,交同样的“学费”。石油企业应该从 自身入手,解决好上述存在于企业内部的问题。同时,有必要从 国家

15、层面为该类石油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避免可能遇到的风险。 目前,国家已经成立了专业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比如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专业性政策金融机构,可以在 企业投资前提供相关国家的国别风险咨询,而海外投资险等保险 产品,又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覆盖东道国的政治动乱、外汇汇兑限 制、战争和政府征收等风险。 (三)构建符合国情的石油储备战略 首先,加速制定全面覆盖石油战略储备的相关法规。目前,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着手拟定石油战略储备的相关法规以及一些管 理办法。不久的将来,国家石油储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会 择机出台。这些法律法规应全面覆盖石油战略储备各个方面,使 石油战略储备的建设、管理、运营

16、都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其次,筹资渠道多样化。财政性筹资,由国家划拨财政拨款 和利息补贴;税收筹资,国家可以开征石油战略储备税;债权筹 资,国家可以发放石油储备资金债券,向社会募集资金;国际信 贷筹资,政府可从国际金融机构取得长期低息贷款;自筹资金, 企业依其生产经营活动在内部形成可用于再投资的资金。 第三,储备选址和储存方式多样化。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建设 的一期工程在储备选址上主要考虑运输便利优势,储备基地集中 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储藏成本及安全性能也应作为石油战略储备 基地地址选择的重要因素。 第四,建立油价与储备的联动机制。价格联动机制运行的核 心是政府部门,决策的出台者。主要依靠政府部门下属的相关研 究机构作支撑。他们对市场跟踪研究,主要有价格形势分析和需 求预测分析等相关内容。价格联动机制最直接、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