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845047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12.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MA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DM A 系统照射式覆盖解决方式顾宇广州杰赛通信规划设计院【关键词】C D M A 城中村覆盖干扰1 城中村介绍“城中村”即城市里的村庄它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矛盾所造成是我国大中城市中新生的特殊现象。城中村的特点是房屋密度大,土地利用率低;违法用地和违章建筑比比皆是:“一线天”、“握手楼”等“特色”民宅参差不齐:住宅、厂房、仓库连为一体;村内道路狭窄弯曲;人口密度大,构成复杂。由于无线电波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加上地形地物的影响以及城市规划和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中村区域这样会在全局产生短时大量寻呼次数,寻呼不到几率远大干手机群发对全局影响远大于手机群发

2、。当手机所在位置的信号不好时,最近的短时间内也仍然极有可能信号不好也就是说,如果本次寻呼不到该手机,那么马上再寻呼该手机也极有可能寻呼不到。系统对发送失败的重发机制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产生大量寻呼不到的次数,从而严重影响寻呼成功率。优化建议:系统短信群发要完全避开最忙时段,其中包含因发送阻塞延迟至最忙时段的7 隋况。不论短信群发的重发机制是否完善都是在寻呼不到用户后一段时间内尝试重新寻呼那么寻呼不到的可能性必定高于一般的寻呼这对寻呼成功率都是不利的。对于天气预报等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短信完全没必要在最忙时段进行短信群发的重发机制应予调整改善降低寻呼再次失败的概率。对用户来说,迟收系统短信几十秒

3、与几分钟并没有差别,但从信令分析上看却有若根本差别。2 0 0 6 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论文集覆盖问题变得极为困难。从无线信号传播的角度看,无线信号很难通过这些非常狭窄的街道进行传播穿透损耗较大,信号衰减快。因此在村庄的中央特别是在村庄中的路面及低层房屋。覆盖效果更是不能满足通话要求。一般存在以下问题:覆盖不完善:这是城中村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实地的勘测许多区域道路厦低层室内信号接受电平小于一9 5 d B m :过度覆盖:这也是目前一些区域存在的覆盖问题这些区域由于各服务小区重叠区域过大。信号质量无明显差异,主导频不够明确,导致通话质量差。2 城中村的覆盖改善方法及思路我们知道改

4、善城中村这种密集区域的覆盖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法:( 1 ) 调整优化筑物非常密集,车辆无法进八,甚至有很多地方收集不到6 P S 信号,园此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路面测试。为获得第一手详细资料采用室内信号的测试方法进行步测。测试工具采用便携式路测工具。)在测试的同时对目标覆盖区域的特征建筑物等进行拍照,记录现场的场景信息。对得到的网络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解决最终使目标区域达到良好覆盖。( 2 ) 优化流程环境勘测、D T 测试测试数据分析_ 主服务小区分析、覆盖情况分析、投诉分析一+ 覆盖不完善区域定位厦原因分析- + 目标区域勘查及周边基站勘查- 调整优化方案可行性分

5、析- 资源增加方案可行性分析一方案形成- + 方案验证_ 方案实施。调整周围服务,J 、区界定其覆盖区域。减,J 、重叠3 城中村覆盖优化实倒分析覆盖区域;我们以x x 区大塘村为例来进行分析:( 2 ) 分布系统这种方法是目前改善城中村这种区域主要的解决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覆盖范围,减少网络干扰但涉及物业因素过多,施工难度较大,维护不便建设周期长。同时投资也比较大。( 3 ) 局部改善根据现网覆盖情况确定覆盖不足区域增加资源或应用直放站,改善覆盖不足区域;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也同样存在投资、工期及配套问题,使用直放站时需慎重考虑干扰问题。( 4 ) 照射式覆盖这种建设方式有效利用无线手段改变无线

6、传播环境将无法解决的平面穿逯改变为相对损耗较小的垂直穿透可以有效改善此类区域的覆盖问题并可合理控制投资。建设周期短;但对硬件设备要求较高,特别对天馈系统;同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严格控制干扰。在进行优化前,初步确定了优化思路及优化流程。( 1 ) 优化思路通过对城中村的信号情况进行摸底测试获得密集商业区部现有网络信号状况。( 由于城中村中的建 2 0 0 6 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论文集从图l 中可以看到该村周围的基站分布情况从分布上来看在这一个区域有3 个主服务小区分别是海珠大塘第二小区、聚德花园第三小区和海珠上涌第- - 4 :区。具体覆盖范围参见图2 :从覆盖范围圈中我们可以看到。

7、目前大塘村的各主服务小区中海珠上涌第一小区由于遮挡基本没有形成对该村的覆盖。这一区域主要由海珠大塘第- - 4 :区提供服务同时。聚德花园第二小区也对该区域形成局部的覆盖。结合该区域现有基站覆盖情况从现场勘察资料图l 现有C D M A 基站分布图图2 各服务小区覆盖范围圈及测试数据分析中知道。目前该城中村存在的主要覆盖问题表现在建筑密度极大,在村子中部接收电平较弱,不能有效覆盖村中道路及低层房屋;同时,由于各服务小区在该区域信号强度相对较弱没有明显主导频导致E e I o 较差。针对以上情况,为有效改善该区域覆盖经分析对比确定该城中村覆盖解决方案如下:调整海珠太塘第- - i j x 区天线

8、下倾。限制其覆盖区域,在大塘村东面坚真花园高层( 高4 5 米) ,采用海珠大塘第- J x 区作为信源。建设移频直放站天线类型选用水平波束宽度为4 5 度、垂直波束宽度为7 0 带零点填充、上旁瓣电平1 8 d B ,增益为1 6l d B i 电调天线天线前后比 3 0 d B ,下倾1 0 0 ,采用照射式覆盖的方式从该区域上空进行覆盖。以下通过建设完成后与建设前的测试数据来进行分析。3 1 覆盖分析如图3 和图4 所示从主服务小区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建设前大塘村由海珠大塘第二小区、聚德花园图3 建设后主服务小区图图4 建设前主服务小区图第三小区、海珠上涌第一小区服务:建设后由海珠太塘第“

9、- “ J x 区和聚德花园第- - - t l q X 提供服务。图5 建设后R x A G C 图图6 建设后R x A G C 统计图如图5 一图8 所示建设前各小区在该区域覆盖较弱室外信号微弱建设后新增直放站加强了该区域覆盖,基本解决室内覆盖。大幅度改善了该区域的覆盖。2 0 0 6 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论文集图7 建设前R j L A G C 图图8 建设前R x A C , C 统计图图9 建设后E c I o 图如图9 和图1 0 所示建设前周围小区在该区域覆盖非常弱,没有主导叛,E P O I o 较差;建设后主导频为P N 2 2 2 E c I O 良好。以上是前

10、向覆盖,主服务小区,手机接收电平,导频强度的对比。综合起来可以看出:建设前大塘村由海珠大塘第二小区、聚德花园第- - - d x 区、海珠上涌2 0 0 6 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论文集图1 0 建设前E c I o 图第- - z 5 区服务;建设后由海珠大塘第二小区和聚德花园第三小区提供服务,由于村中房屋密集穿透损耗较大导致各小区在此都是覆盖弱区,手机接收电平大多在9 0 d B 1 0 5 d B 之间。建设后大塘村绝大部分属于坚真花园直放站覆盖并且前向覆盖良好室外接收电平大多在6 0 d B 一8 5 d B 之间,E c A o 也得到很大改善。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塘村的建筑密

11、度极大。导致信号衰减幅度大、穿透损耗大。而从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式来说,主要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几种方式,其衰减情况又是以绕射和折射最大直射和反射比较小因此从水平方向上进行覆盖时信号主要以折射和绕射为主而从高空进行覆盖可l c 将无线信号主要传播方式改变为直射和反射改善信号的传播方式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前向链路。同时水平方向上整个城中村密集的建筑,必然导致信号强度由外向内的减弱;而照射式覆盖方式将这种水平的穿运转换为空间垂直穿透,从某种方面来说也改变了无线传播环境,这也是照射式覆盖方式的基本思想。一般来说水平覆盖方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缺点:路经损耗加大、R M s 迟延扩散更太、波束覆盖畸变等;而相

12、对水平覆盖方式照射式覆盖方式可以更好解决这些问题。图1 l 和图1 2为水平方式和照射式辐射方式的简单示意图可以直观的看到两种覆盖方式的对比。图1 1 水平覆盖方式示意图图1 2 照射式覆盖方式示意图3 2 覆盖控制分析在解决覆盖的同时需严格控制直放站的覆盖范围,避免对其他区域造成干扰。为此,工程完成后在大塘村周围作了信号测试并从路测数据的主服务P N图和单P N 的覆盖图来证实其覆盖情况。图1 3 是各个小区在该区域的覆盖情况图。从图1 3 可以看出,P N 2 2 2 的服务区域集中在大塘村而村东北面由聚德花园服务,村南面由海珠后窖服务没有产生越区覆盖。图1 3 主服务小区图圈1 4 是海珠大塘第二小区和坚真花园直放站的导频覆盖图:图1 4P N 2 2 2 导额覆盖图从图1 4 中可以大致界定处其覆盖范围。东北边至大塘村八口,西南边至上涌大塘村交界处,这两边都是天线的旁瓣覆盖区域。也是覆盖的临界区域;西边至新窖镇镇府附近,为主瓣覆盖区域。从单P N 2 2 2 的覆盖情况看覆盖范围控制在太塘村内部。综上所述该直放站址、站高、天线下倾等参数的设置很好地适应了该地区特有的无线环境有效地控制了其覆盖范围。2 0 0 6 年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研讨会论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