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815303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教育学复习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当 代 教 育 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 本途径。 (广义) 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 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狭 义) 2、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1904 年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 ,即“癸卯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 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的多种特征中,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是

2、各 国最重要的特征。 4、东西方的古代教育虽然在具体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差异,但都反应了社会发展水平的 基本特征: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功能 5、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 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证。 6、20 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征: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 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 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中国古代的教育经验、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孔子;代表作:学记 。外国古代的教 育思想(主要是古希

3、腊、古罗马):代表人物:柏拉图、苏格拉底;代表作:理想国 、 雄辩术原理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理性表现为智慧, 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8、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 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规范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夸美纽斯(捷克):大 教学论赫尔巴特(德国):普通教育学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 ; 杜威(美国):民本主义与教育卢梭(法)爱弥尔柏拉图(希腊)理想国洛克(英) 白班说凯洛夫(苏联)教育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和杜威民本主义教育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第二章 当代世界教育 1、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一)

4、政治变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帝 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对峙,形成了持续 40 年的冷战局面。90 年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时代宣告结束。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在艰难的形成。 (二)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经历了恢复、 高速发展、危机、萧条和停滞、缓慢发展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壮大,同时经历 了动荡、分化和严重的曲折。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不断发展。 (三)科技革:以蒸汽 机、电力为代表的第一、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代 表,发生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

5、使人类知识、信息传输和处 理的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这必将导致人类生活方式包括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人口增长:人口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 极不平衡。这对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产生极大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出现了若干新的特点,即增速快、总量大、城市化进程快、流动性强。 3、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重建时期(20 世纪 4050 年代) (二)大发展时期(20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 60 年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黄金年代,其突出标志有三个:教育先 行、教育内涵、教育高速发展。 大、中学生人数激增是发达国家 20 世纪 60

6、年代的显著特 征。 (三)调整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 (四)新增长时期(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高等 教育逐渐成为发展的重点。 4、当代世界教育的特征:规模迅速增大;体制和结构显著变化;内涵逐渐扩大;教育的作 用日益重要;不平等严重存在。 5、双轨制:即 1920 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为贵族及资产阶级子女与劳动人民子女设 立的筛选严格、差异悬殊、互相分离、互不沟通的两个学校系统。 6、多样性模式是指由不同入学条件的学生进入不同类型的高教机构或课程项目,接受不同 类型的教育。 7、正规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 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

7、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培养活动。 8、教育机会的平等的含义:个体起点的平等、过程的平等、目标的平等。 9、教育平等:是个体获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过程和结果的历史追求,其核心是消除因性 别、种族、区域、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状态、社会地位等所导致的对不同受教育者在教育 过程中各用其才各展其长的种种歧视和阻碍。 10、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 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11、教育民主化:是个体享有越来越多的平等的教育机会,并受到越来越充分的以自住和 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形式的教育和教育制度不断转向公正、开放、多样的演变过程。第三章 当代中国教育 1、1953

8、年 2 月 7 日,毛泽东提出了三大任务:要加强抗美援朝的斗争要学习苏联 要在我们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 2、建国后我国学习苏联的主要形式: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各院校邀请苏 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们的 教育工作 3、1978 年我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4、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为社会主 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5、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 6、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并满足高中毕 业后未能升

9、入高等学校的一部分以就业青年的学习愿望。 7、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 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8、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具有不同的层 次结构。 9、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 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教育。 10、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 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帮助学生在小 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学习科

10、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发展思 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个人品质等非智力因素。 11、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让学生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培养学生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养成学生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式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12、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 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工作内容:提高学生感受美、鉴

11、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13、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14、如何评价中国教育的成就? 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提高,辍学力降低,青少年文盲减少 中学阶段驾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在校生人数增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的高等学术教育体系适龄人口入学率提高,成人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教 师培养质量提高,队伍人数增加 教育经费,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财政拨款制度,增加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 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教育经费有了大幅度增 长 。

12、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教育功能可以概括为两大方面: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又称之为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功能与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2、个体发展:是个体从 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3、个体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4、个体发展的特征: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个性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个体发展的 相似性与差异性,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5、试评述:一亮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答:不正确。夸大了遗传的作用,这是遗传决 定论的观点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遗传(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环境(自然与社会环境,促进或制约作用) 、教育(主导

13、作用) 、个体的能动性(动力因 素) 6、教育主导作用的原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引导着个体的发展方向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 工作的教师个体的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因素部分也是受到教育影响的结果。 7、教育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地位的不断的提升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向,反映在 以下四个方面):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教育即发挥人的力量 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8、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 过程。 9、素质可分为三类:即先天的自然素质、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后天的社会素质。10、素质教育

14、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或落实,全面发展 教育史素质教育的内容或途径。二者即不可彼此取代,又不可混为一谈。而全面提高学生 素质这一目标,就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统一。第 5 章 教师与学生 1、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专门职业。 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 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3、教师职业专业训练的内容:专业意识专业态度(鞠躬尽瘁、甘为人梯)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专业品质(广泛的兴趣、乐观精神) 4、教师被有效的把自己对

15、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知识,有效的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 需要有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5、反映教师的职业本质-教书育人。 6、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内涵: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才能的发展专业情意的发展专业 的成熟 5 7、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 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相对 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能够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强调专 业的知识与技能,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责任;行为的表现较有弹性,较能容忍压力, 具有较强适应性;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

16、进行教学的 能力。 8、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新教师的入职辅导、教师的在职培训。 9、学生是指具有发展潜能及发展需要的个体,他们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以学习为其主要任 务。 10、1989 年 11 月 20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体现这一精 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 歧视原则 11、试论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P85-88第七章 当代课程理论 1、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泰勒把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问题: 学校应努力达到什么教育目的?提供怎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教育目标? 如何 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成? 2、英国-斯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