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篆刻及其流派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0815302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篆刻及其流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明清篆刻及其流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明清篆刻及其流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明清篆刻及其流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明清篆刻及其流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篆刻及其流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清篆刻及其流派篆刻艺术在明代中叶有了新的突破,文彭、何震可算是明清流派篆刻辉煌业绩的 开拓者。元代赵孟頫的圆朱文篆刻,是其本人书后由匠人刻制。王冕用花乳石、 青田石治印,但记载不详又没有在当时形成以石刻印的风气。文彭、何震在印坛 上一反浅陋怪诞的九叠文,力追秦汉,开辟了明清篆刻艺术的昌盛局面。自此之后,掀 起了一股篆刻艺术的热潮,其主要表现有三方面:一是作家林立,出现了文彭、何 震、归昌世、汪关、朱简、梁袠等几十家;二是印学理论的确立,编制印谱成为风 尚,如集古印谱,是前所未有的。另外时人(包括篆刻家本人)更重视制印谱,使 得印谱如诗集、文集一样,成为个人的一种艺术成就的记载;三是书画已经离

2、不开 篆刻,且要比宋、元考究得多。篆刻作为文人艺事的一种,已为人们所接受,求名 家篆刻也蔚然成风,故书画家、诗人、文学家以至收藏家,无不存印章。清代篆刻在明代文、何之后,在理论与实践上得到更大发展,风格各异派支繁 衍,成为专门之学。特别是清代碑学盛行,碑学书家无不兼擅篆刻,除为我们熟知 者外,金农、桂馥、何绍基等均精篆刻。清代篆刻与其碑学是相辅相成的,早中期 主要的篆刻大家都是安徽与浙江籍的,当然也有侨居扬州的,所以一直有浙派与徽 派之说。浙派指“西泠八家”,徽派又有歙派、皖派之说。在浙派、皖派风靡印坛百年之后,作为篆刻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末篆刻走上了一 条“印从书出“、“印从刀出“、“印外

3、求印“的复合型创作道路。至此,篆刻艺术的形式与审美 体系得以最终形成。自此,篆刻家在创作中所考虑的,是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程度上实现 各自的审美理想。晚清篆刻,可谓是名家辈出,而就风格而言呈现出更多样化的色彩,但 这些又几乎都是以赵之谦、吴昌硕、黄士陵三家篆刻为源头的,而且其中成就卓著者,又 无不是以上三家的结合求之的!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著名书画家文徵明长子。明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曾任两 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他的诗文、书法、篆刻继承家学,书法有青出于蓝之誉。对六书深有研究,据印人传载所用牙章,亲自落墨,请南京李石英镌刻。文彭在印 学上的地位要比在书法上

4、高得多,他是公认的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在在任 南京国子监的时候,偶遇一赶一只小驴替人驮了两筐灯光冻石的老翁,因索取工 资不得,正和人争吵,于是文彭用两倍的价格买了冻石,从此文彭就改用冻石治印。 由于文彭的影响,加上石质印章本身具有的优越性,以石治印便在文人中很快地流 行开来。他的篆刻具有“开朝华而启夕秀“的承上启下的意义,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静清丽为基 调,白文刻意追溯汉法,朱文则取宋元遗风而自出新意。文彭还创立了明代的第一个篆刻 流派-吴门派,或称“三桥派“,该派的健将主要有陈万言、李流芳、归昌世等。他的篆刻作 品,在当时没有编过印谱,原作存世极少,而张灏在万历年间把所藏印编为承清馆印谱

5、, 收有文彭刻的白文印十九方,但这些印章原石,至今未曾发现。作为书画地位均很高的两 京国博,文彭对篆刻的提倡与参与,对于初创阶段的篆刻艺术,其意义是巨大的。汪关生卒年不详,初名东阳,字杲叔,又字尹子。安徽歙县人,久居娄东,于万历甲寅 (1610年)在苏州得一“汪关”铜印,遂改名关,更字尹,并以“宝印斋”名其室。考汪关的艺术活动年代,大约与朱简的艺术活动处同一时期,然二人印风却截 然不同,朱简以险峭写意见长,汪关则多妍雅精严,二人于当时印坛,各领风骚,在篆 刻史上留下了光彩的页。汪关对汉印独有所钟,功夫也下得最深,他以冲刀法直追秦汉铸印,开创了一 种不同于何震的工整典雅的新格局。其篆法严谨,刀法

6、坚实挺拔,章法工稳停匀而 富有变化。他的印章主要是取法工稳精美一路的汉铜印和玉印,而又行以冲刀,所 以刀法稳重而灵动,加之其章法上分间布白,严整茂密,十分精到,因此形成了典雅 秀逸的风格,人称“娄东派”。周亮工把文彭以后的篆刻家分为“猛利”和“和平”两 派,推何震为“猛利”派的代表人物,推汪关为“和平”派的代表人物,可见其当时的 名望。倘以精、工方面的造诣论之,明代可说无人与之匹敌。汪关的印作一方面 品味高雅,艺术内蕴深厚,另一万面构造工巧精致可爱。因此,不仅为书画家所重, 而且那为一般人所喜爱。明末许多文人士大夫如董其昌、王时敏、文震孟、恽 本初、归昌世、李流芳、钱谦益、赵文佩等人的用印,大

7、都出自汪关之手。汪关的印完全可用“工笔”来形容之,当然有时候过于精工往往产生雕琢之气; 而汪关的高超之处,恰恰能在精严之下,汰去雕饰之气,给人以自然、恬静、茂丰 的艺术感染力。明末清初的归昌世、甘旸、沈世和、林皋等都受其影响,卓然为 一大家。 高凤翰(1683-1742)字西园,号南村、南阜。五十五岁时因右手病废,改号半亭、老阜、废道人、尚左生、丁 巳残人等,山东胶县人。清代书画家。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篆刻,不受传统限制,生 动而富于妙趣。他的毅力惊人,右臂病废后,书画篆刻全用左手,作品朴拙中有生趣,为 世人所推重。生平爱砚成癖,藏砚多至一千余方,从中选一百六十五方亲自镌刻。拟作 砚史 ,后

8、因右臂病废未能完成。凌霞天隐堂集将他列入扬州八家之一。传世墨迹有 题画诗卷 。高凤翰的篆刻以白文为主,早期以汉印为宗,后期白文笔画丰腴,而且留红极 宽,不拘于法,妙趣横生。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大业,一字小松,号秋盦,别署秋景庵主、散花滩人等,浙江仁和(杭州)人。 西泠八家之一,擅长诗文、书画、碑版鉴别与考证,著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 、 秋景庵 印谱 。篆刻学习丁敬,兼及宋元诸家,工稳生动,有所创新。因为他与丁敬都研究金石学, 兼擅篆刻,当时并称“丁黄“。何元锡曾将二人印稿合揖成丁黄印谱 。他有“小心落墨, 大胆奏刀“一语,深得篆刻三昧。传世墨迹有节临石门颂轴 、 隶书轴等。徐三庚

9、(1826-1890)字辛谷,号井罍山民,又号袖海。浙江上虞人。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他的篆、隶书法, 取法天发神谶碑 ,风格独具。篆刻初学陈鸿寿、赵之琛,四十岁后参以汉篆、汉印结体, 颇见功力,风格飘逸,疏密有致,自成一家,在当时一段时间内,颇为风行。惜晚年作品则因书体过于牵强做作,习气较深。但他运刀熟练,不加修饰,其行楷边款,刀法劲猛, 自然得势,不失名家风范。后人将其作品编有金罍山民印谱 、 金罍印摭等。 何震生年未详,卒于1604年前后,字主臣,一字长卿,亦称雪渔,江西婺源人(明代属安徽徽 州) ,长住南京。何震是明代中叶有很高成就的篆刻家。文彭在南京时与他的交谊密切,情 同师友,两人都

10、主张篆刻应依六书为准则,何震曾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 吾不信也“。文、何鉴于明初篆刻极为芜杂,力图变革篆刻流风,正赶上文彭发现灯光石, 可以作印章材料,质材晶莹,便于镌刻得势,自石章问世,篆刻开始盛行。何震初期篆刻受文彭影响,但并不满足于此。当时搜集收藏秦汉玺印成为风尚,参考资 料也越见丰富,使其取法更加广泛。他遍游边塞,结交了不少将官,从大将军到士兵,都 以得到一方他的印为荣。从边塞回南京,名震东南,死后一方印与金同价,足见他的影响。 当时书画篆刻家李流芳评价何震的篆刻作品,“各体无所不备,而各有所本复能标韵于刀笔 之外,称卓然矣“。何震的篆刻成就,在于创新,能“法古而不泥古“

11、,一变当时篆刻风貌, 异军突起,称雄印坛,影响深远。所创单刀款识,错落雄健,自成风格。著有学古篇 、 印选等。 归昌世(1573-1645)字文休,号假庵,江苏昆山人。后移居常熟,明末著名书画篆刻家。诗文得家法,与李流芳、 王志坚称为昆山三才子,亦善书画,书宗晋唐,尤擅草书,丹青法倪黄,山水萧散疏淡;兰竹脱透 空灵,妙趣横溢,意在青藤、白阳之间。篆刻初宗文彭,后从秦汉玺印中汲取养份。他的印章 以情为主,多直写胸意,体现出简静而典雅的个性。朱文印拟汉铜印斑驳锈蚀的效果,其笔画 巴显现内方外圆的端倪,为浙派朱文印开了先河。归昌世治学严谨,博学多才,于艺事上常有深刻思考,治印方面亦极有见地,尝言:“

12、作印不 徒学古人面目,而在探其源。源则作者性灵也。性灵出而法亦生,神亦偕焉。 ”又云:“予自垂髻 好无癖此,每谓文章技艺,无一不可流露性情,何独于印而疑之,甫一操刀,变化在手,当其会意, 不令世知。余勤印固已纵横四方,未尽供识者揶揄也。 ”他的这种美学观在篆刻作品中表露无 遗。明朝灭亡后,他隐居不仕,隔年去世。有自订诗十卷,杂文百篇, 假庵诗草等。 高翔(1688-1753)字凤冈,亦作凤岗,号犀堂,亦作西唐、西堂、西塘,江苏扬州人。扬州八家之一。书法、 绘画、篆刻无所不精,与石涛交谊深厚。石涛死,每年必为他扫墓。他的山水画学习著名 画家渐江、石涛,能自出新意。晚年右臂病废,改以左手书写,更富

13、有天趣。篆刻取法程 邃,构思谨严,不以纤巧取悦于人,形成自己的风格。生平不轻易奏刀。 奚冈(1743-1803)初名钢,初字纯章,后字铁生,号萝庵,别号奚道人、散木居士等,浙江钱塘(现杭州) 人。擅长书法、篆刻、绘画,与方薰驰誉清乾隆年间,世称方奚。西泠八家之一。篆刻推 崇丁敬,却没有丁敬的豪健,拙中求放,偏于秀逸,方中求圆,风格与黄易接近。行书边 款也非常精彩,与蒋仁有异曲同工之趣。著有冬花庵烬余稿 、 蒙泉外史印谱 。 胡 震(1817-1862)字听香,又字不恐、伯恐,别号胡鼻山人、富春大岭长,清浙江富阳庆护里(今环山乡)人。 入邑庠后,不喜制艺,独致力于书法,收藏碑帖、拓本甚富。于魏、晋、唐人法帖,均悉心临摹,得其神髓。又善鉴赏金石、古器,辨别真伪。后得纪昀竹节砚,遂以“竹节砚斋” 名其室。平日爱寻幽探胜,慕桂林山水天下独绝,乃徒步7000里往游。途中典质行李,购 文物铜鼓而归。工书法,精篆刻。他于刻印“日夜攻苦,手不停挥,而目无余子,初未见所许可也”。后 来见到钱松的印章“始大叹服”(引文见应宝时钱胡印谱序 ) 。印章与钱松极为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