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080879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政史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类型及解答技巧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 周国林 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最基本的内容,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结合体。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原理的考查最终都会落实到一个区域,因此区域地理往往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能力要求高,考生普遍感到难度大,考试得分偏低。因此,重视区域地理复习,掌握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技巧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一、2014 年真题简析与启示例 1(2014 安徽卷 34 题)根据材料和图 12,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

2、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解析】审题时一定要注意不是简述地理位置,而是地理位置的“特点”。甘肃省位于中国大陆中西地区结合部,强调其过渡性特点,是回答本题的关键。图上给出的信息在答案中要充分体现,经纬度是描述绝对位置;三大地形单元是说明相对位置;等温线是说明热量带的过渡;年等降水量线是说明干湿带的过渡。【答案】大致位于 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

3、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势。【解析】考察农业区位分析,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方面分析其优势。自然方面联系到第一问甘肃省地理位置的过渡性特点和题干文字中药材生长条件的灵活性,可以得出甘肃省地形多样、气候类型多样,有利于中药材的多样化种植。社会经济方面,从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和历史经验等,逐一分析,确保答案的完整性。【答案】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

4、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解析】以工业区位分析的方法,考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察必修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学生要将这三项内容与具体的中药材加工业建立联系。生态方面促进中药材种植,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经济方面,延长产业链,带动了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方面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社会得到持续发展。【答案】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

5、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例 2( 2014 山东卷 36 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图 7 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1) 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解析】从图中西非的位置、时令河、沙漠,可推知该区大部分地区降水少。从等降水量线可以看出,富塔贾

6、隆高原是图示区域降水最多的地区。高原地势高,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答案】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解析】从河流流经地区可知河流含沙量大,西侧有加那利寒流自北向南流。泥沙淤积阻塞航道,长长的沙洲像是该港与大西洋之间的一道屏障。【答案】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 ,不利通航。(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解析】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所以措施中应有加强国际合作,合理

7、分配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一般都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耐旱作物,节水灌溉,修建水利设施等措施。【答案】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例 3(2014 新课标 I 卷 37 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解析】此问较简单,从工业区位的优势条件回答即

8、可。【答案】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 ,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解析】该问从气候、劳动力、工业基础、交通等方面回答。【答案】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基础设施薄弱。(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解析】开放性试题,挑一种观点说出合适的理由即可。【

9、答案】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 ;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二、区域地理综合题解题的步骤与方法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答能力要求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并能进行综合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考查内容涉及到自然、人文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所以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必须综观全题,理清题意,确定解题方法。1.认真审题。首先要认真审查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包括文字、数字、图例、比例尺、注记、图形等。区域地理综合题常以地图的形式呈

10、现,必须先读懂地图,才能根据试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去组织答案,所以审题要注重层次性:先根据背景材料确定地理位置;根据试题设问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其次要认真审查试题设问。区域地理综合题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审题要注意准确性,包括考查的知识范围、设问角度、限制性条件等,领悟试题考查的意图,思考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联系,从提供的材料中与设问的内在联系中找到突破口。在审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细节,对试题提供的所有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获取有效信息。2.理清思路。通过认真审题后,获取了解题的有效信息,解题的关键是要理清解题思路。学生提取积累的知识储备,将知识与试题设问成功“对接”,从而解

11、答试题。解答问题时要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资源、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结合试题设问,进行问题解答。3.注意层次。解答区域地理综合题,要注意解题的层次性。学生根据提取的有效信息,结合积累的知识储备,科学、准确、完整的组织答案,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切合题意。4.组织答案。认真审题,理清解题思路,结合获取的解题信息,提取知识储备,组织答案。组织的答案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性,就是试题设问与自己储备的基础知识要准确“对接”,答案要体现出改问题所涉及的地理基本原

12、理、地理基本规律。其次是组织的答案要有逻辑性,把已知条件和试题设问组成一条“知识链”,“知识链”的起点是背景材料中的已知条件,终点指向试题设问,涉及的知识点前后紧密联系,环环相扣。最后是组织的答案要有全面性,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思考,答题时思路要开阔,确保答案全面、完整,避免失分。三、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复习策略高考地理试题中涉及到的区域地理的内容相当多,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形成成因、规律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解释和说明;而系统的地理原理、现象规律、相互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

13、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综合题的学习中来完成。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地理事物出发,进行区域定位。区域定位的方法有好多,如经纬网定位、利用地理事物中的轮廓定位、利用地理特征定位等。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综合题的关键,也是区域地理复习的一大重点。其中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最难的,因为每一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都多而复杂,难以理清头绪。虽然在复习中学生掌握了一些重要经纬线及附近地理事物,但效果不明显。因为这样印象不深刻,也过于呆板。新课标已经明确指出“要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

14、。所以在复习中,不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感兴趣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加深印象。如对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事物定位时,先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台湾和夏威夷,让学生发现两地共同经过的纬线,延伸到北回归线经过的重要地形区,然后总结为“一湾两岛三半岛”,把复杂难记的地理事物用数字概括,加深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指导学生多读图、画图、析图。 读图,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是学习区域地理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也是在进行区域地理复习时最常用的方法。但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复习时应在读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画图,画图是进一步熟悉地理事物的过程。画图的方法有多种,可摹图、临图,也可在空

15、白的轮廓图中默画。析图,是让学生对自己识图信息的整理和加工,是学生对区域地图的真正掌握,学生地理空间能力的真正体现。 3.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 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是受多种地理要素共同综合作用形成的。教学和复习中,要加强地图中多种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让学生理解各地理要素的联系,举一反三,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我国农业时,我国作物的分布,与我国的热量状况、降水分布、地形密切相关,所以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我国热量、降水、地形的差异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4.及时整理归类,归纳概括。地理知识繁杂,但在地图上表现为零星分布,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对同一地理事物的认识不完整、不

16、彻底。因此,教学中,在加强多种知识间联系的同时,还应该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进行归类、整理、归纳、概括,找出其中的规律,化繁为简,有助于提高区域地理的学习效率。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可先从某一气候的分布去归类和整理,然后概括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5.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可划分为若干地理分区,每一分区的地理概况又是以地形和矿产图、气候类型图和物产图等构成,理解各区域的特征就是利用各区域要素状况图理解其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系统化、综合化区域地理的过程,找出其分析过的思路,形成知识网络。综合分析区域特征,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然后综合分析区域人文特征,最后归纳总结。在分析各种地理因素时,要分析出其中的主要因素、优势及限制性因素。对区域特征的分析和综合尽量采用文字形式,这样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负担,有助于学生强化对区域特征的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四、区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