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771650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除漏电故障提高供电可靠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除漏电故障排除漏电故障 提高供电可靠率提高供电可靠率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规定,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防止因低压电网剩余电流造成故障危害的有效措施,低压电网剩余电流保护,一般采用低压电网剩余电流总保护(中级保护)和末级保护的多级保护方式。剩余电流总保护(下面简称总保护)在躲过正常剩余电流情况下,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尽量选小,以兼顾人身间接接触电击保护和设备的安全。目前总保护的运行维护工作占供电所日常工作量很大的比重,总保护一旦动作,供电方会减少供电量、增加通讯费和交通费、降低供电可靠率;用户方会埋怨农村供电所、怪罪管理电工。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不可能退出运行,一方面

2、要保证总保护的安装、投运、正确动作等“三率“达到三个 100%,另一方面更要做好总保护的运行情况分析,想方设法来排除引起总保护动作的因素,提高供电可靠率。结合理论和实践,将引起总保护动作的原因、判断方法、查找故障点以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总结如下。 1 1 引起总保护器动作的常见原因引起总保护器动作的常见原因 总保护器自身采用电子元器件质量不合格、老化、性能不稳定或保护器内外部的信号检测回路或执行回路等故障,即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自身原因造成总保护器动作。 被保护的线路单相发生漏电(单相瞬时接地、永久接地或断线接地)。 被保护的线路中性线(即 N 线)发生漏电。 多路电源中性线混用。 400V

3、线路附挂的农村高、低压广播线(即农村广播线路与低压电网同杆架设)。“三线“同杆架设,电力线路上附挂严重的情况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2 2 排查引起总保护器动作原因排查引起总保护器动作原因 2.1 判断是保护器自身还是被保护的线路故障 将投运不上线路的交流接触器下桩头出线熔断器的熔心取下,同时断开该出线的中性线,若总保护器能正常投运,则证明故障出在被保护的线路上;若总保护器不能正常投运,则证明故障出在保护器本身,此时应检修或更换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 2.2 判断是因被保护线路的相线还是中性线故障 将投运不上线路的交流接触器下桩头出线熔断器的熔心分相插入(即分别插入 A 相、B

4、 相、C 相熔心),若某相熔心插入后,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不能正常投运,则证明此相线路有漏电故障;若三相分别插入后,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都不能正常投运,则证明中性线有漏电故障,即存在重复接地或多路电源中性线混用故障。 2.3 判断中性线故障是属重复接地还是多路电源中性线混用。 首先将投运不上线路的交流接触器下桩头出线熔断器的 A、B、C 三相熔心全部取下,然后将检测仪量程开关旋转至交流电流档(为防止发生大电流损坏检测仪,检测时将量程开关至于最大量程档),再将检测仪钳口钳入此出线的中性线(N 线)上,若有电流指示,且可能有较大的电流,则证明是多路电源中性线混用;若无电流指示,则证明是中性线重复接

5、地。 2.4 判断是否因广播线影响 待广播有信号时,将供电线路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量程开关旋转至交流 mA 档(即100mA 或 250mA 档),然后将检测仪钳口钳入配电变压器的中性接地线上,此时检测仪指针随广播音量的大小而摆动,即为广播线影响(检测时可把跳闸断电的线路停电)。 广播线引起总保护器动作,主要是由于附挂在电力线路上的高、低压广播线路较长,并不一定是广播线与电力线路的水平距离达不到要求,只有将附挂的大部分广播线从电力线上移走(最好是将附挂的高压广播线移走),才能保证剩余电流动作总保护器正常运行。 3 3 检测故障点的具体位置检测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3.1 检测线路相线发生漏电故

6、障点的方法 通过以上判定方法将已确认漏电的相线插入熔心,其余两相的熔断器及出线中性线均断开,并将确认漏电的相线通电,如图 1 所示。 首先在线路的分支点 L1 处,登杆用检测仪分别钳入带电相线的 1、2、3 点以判断漏电位置,若钳入 1 点时,检测仪有电流指示,则证明漏电故障在 1 点以后;若钳入 2 点或 3 点时,检测仪有电流指标,则证明漏电故障分别在 2 点或 3 点以后的线路上;然后再到已确定的线路段内,按此法以此类推,缩小检测范围;最后对确定的较小范围内的该相绝缘子及该相线上的用户接户线进行检测,以确定漏电的具体部位。 3.2 检测线路中性线发生漏电故障(即重复接地)点的方法 通过以

7、上判定方法将已确认漏电的出线中性线及其余三根相线的熔断器均断开,并将断开的中性线通电,如图 2 所示。 首先在线路的分支点 L1 处,登杆用检测仪分别钳入带电中性线的 1、2、3 点以判断漏电位置,若钳入 1 点时检测仪有电流指示,则证明漏电故障在 1 点以后;若钳入 2 点或 3 点时,检测仪有电流指示,则证明漏电故障分别在 2 点或 3 点以后的线路上;然后再到已确定的线路段内,按此法以此类推,缩小检测范围;最后对确定的较小范围内的中性线绝缘子及中性线上的用户接户线进行检测,以确定漏电的具体部位。 3.3 检测线路多路电源中性线混用点的方法 检测线路中性线混用点只需将三根相线的熔断器断开,

8、中性线切不可断开,查测步骤同查测线路中性线发生漏电故障(即重复接地)点的方法相同。此种情况在农村低压电力网中不常见。 3.4 检测用户漏电故障的方法 在低压线路送电的情况下,将照明用户的相线和中性线同时钳入检测仪的钳口内,动力用户可将三根相线和中性线同时钳入钳口内(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动力用户的三根相线和中性线最好紧紧拢合后钳入),若检测仪有电流指示,则证明该用户有漏电故障。农村安全用电规程规定电力使用者必须安装防触、漏电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并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此规定有利于低压电力网实现完善的分级保护,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 3.5 检测单台设备漏电故障的方法 在设备正常通电时,将设备的电源线同

9、时钳入检测仪的钳口内(设备的保护接地线不能与电源线一同钳入钳口内),若检测仪有电流指示,则证明该设备有漏电故障;若检测仪无电流指示,则证明该设备无漏电故障。 4 4 检测漏电故障点时的注意事项检测漏电故障点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性能安全、功能齐全、操作方便质量可靠的测试仪器。 查找漏电故障时,要严格遵守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必须在有人监护并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行。 查找漏电故障时,在读取检测仪的数据时,一定要保持人体与带电部位有足够的安全距离,无法读取时,可利用检测仪的机械记忆功能即表头锁。 查找漏电故障时,将查找的导线需要短时间强行通电。 上面归纳了引起总保护器动作的常见故障原因,提出了排

10、查总保护器动作原因的步骤、查找漏电故障点的方法并对排查故障点时的注意事项作了提示。另外,平时应注重加强电气设备维护管理,主要是清扫绝缘子,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修剪树枝,经常测量导线接头电阻,提高三相负荷平衡度、提高设备和线路的健康水平等,能有效地减少漏电故障出现机率,避免总保护器的频繁动作。怎么用钳形电流表检查低压线路漏电和窃电怎么用钳形电流表检查低压线路漏电和窃电判定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本身是否有问题方法是:在配电变压器处,将控制低压线路的交流接触器出线侧相线上的熔断器断开,假如此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能正常投运,则证实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好的。否则,应检修更换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检查判定是哪一

11、相相线漏电方法是:在配电变压器处,将控制低压线路的交流接触器出线侧的中性线断开,然后将已取下的熔断器芯装在其中的一相上后,用钳形电流表测量该相,测得的电流就是该相的漏电电流。按同样方法依次测得其余漏电相的漏电电流。为防止线路上存在相线接地(如有人采用一线一地方法窃电等)发生大电流损坏仪表,检测时先将钳形电流表挡位放在大电流挡位上;假如检测值很小,再将钳形电流表挡位转换到毫安挡检测。确定了存在漏电的相线后,判定漏电的位置方法是:在配电变压器处,将要检查的相线插上熔断器芯,中性线和其余两相的熔断器均断开,登杆用钳形电流表检测带电相线判定漏电位置。为提高效率,登杆位置可选在线路的中部,通过检测判定漏

12、电部位在线路的前半段还是后半段,然后再到怀疑漏电的线路段检测。以此类推,缩小检测范围。最后,对确定的较小范围内的该相线支柱绝缘子进行检测,并对该范围内接在该相线上的用户接户线相线进行检测(可在地面进行,也可在检测绝缘子时同时进行),以确定漏电的具体部位。在低压线路送电情况下,也可对确定了怀疑范围内的低压用户接户线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检测。检测时,单相用户的相线和中性线要同时放在钳形电流表的钳口内,三相电用户的三根相线和中性线也要同时放进钳口内。假如没有漏电故障,这时负荷电流磁通的相量和为零,钳形电流表指示也为零;如有漏电电流时,钳形电流表可检测出漏电电流来。检查用户内部线路和设备有无漏电方法是:在

13、该用户的电源进户线处用钳形电流表测量漏电电流,同时将用户的用电设备、灯具逐个投入退出,通过看钳形电流表检测漏电电流的变化来查找漏电的设备和灯具。假如所有的设备灯具都是好的,或存在漏电的设备都已退出,但钳形电流表显示该用户仍然存在漏电电流,有可能就是该用户的低压线路存在漏电,应视具体情况处理。对于预埋暗敷的管线漏电故障,只能采取换线或重新布线的处理方法。需注重的问题在查找漏电故障时,控制低压线路的交流接触器需要短时间强行送电。查找漏电故障时要注重安全,必须有人监护,并做好安全措施。读取钳形电流表数据时,一定要保持人体与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高次谐波对少数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有干扰现象,可能使其发生误动作。如台区内有中频炉等大的谐波源用户,在检测时应将这类用户退出运行。此方法对查找“一线一地”窃电户非凡有效,其特点是钳形电流表显示漏电电流大,达到几百毫安直至数安培。对未知的窃电户可按上述方法查找,对有此类窃电嫌疑的可直接到其接户线处用钳形电流表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